主页

普通话朗读技巧(转)

13年前 [06-03 17:07 周四]

普通话朗读技巧 
 


一、准备阶段

(一)理解诵材,读准字音

1.理解诵材

(1)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朗诵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清楚地表达诵材的内容,所以必须对所朗诵的作品,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理解及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把听众带到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中去。朗诵者对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事略、思想以及写作动机、意图等,都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领会,对文章的内容愈了解,便愈能运用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听众。他要弄清文章到底是以写人为主,以写事为主,还是以写意见、感受为主?写人是写什么人,写事是写什么事,写意见、感受是写什么意见、感受?也可以结合文体特征分析,如果是故事、小说,要掌握人物性格,分清哪是主要人物,哪是次要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的态度如何?弄清所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注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使文章中所叙述的形象、细节在自己脑海中产生清晰而完整的概念。如果是说明文,便留意分析它的层次、结构,怎样把知识、概念传达出来。如果是议论文,便看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怎样通过引论、论证、论据、结论把主张展示出来。

(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主要看法、主张、感情或倾向。研究写作的背景,通常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朗诵者首先必须深入阅读文章,从层次、段落的分析入手,先找出段意,然后通篇考虑,分清主次,加以综合。论说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中心思想,往往表达直截了当,易于把握。有些复杂的记叙文,特别是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观点比较隐蔽,感情比较含蓄,如不细加揣摩,实在不容易领会。有些文章,标题与内容并不一致,需要细心分析才能掌握它的中心。有些作品,文字浅显,而含义隐晦;有些则字词艰涩,而主题明确,阅读时不可一概而论。假若诵材备有前人的注释或近人的评论的话, 应该博采 参考,以帮助理解。节录的诵材,除非独立成篇,否则必须披阅原文,以了解它的上文下理,避免断章取义之弊。

(3)分析段落、篇章结构。不同的文体,朗诵的要求便有所分别,如抒情文注重表现情感的流畅抒发,议论文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突出其议论精密的一面。所以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然后再细致地分析段落。文章每个自然段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只要抓住中心句,便能找出段落大意。段落可以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可以由总结和分说的关系组成,可以由因果关系组成,也可以由层递关系、并列关系组成,必须理清脉络,区分主次。研究了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后,便能掌握篇章的结构,理清全篇的脉络,这样朗诵时便能步步迫近,使听众也容易投入其中。

(4)分析字、词、句和修辞技巧。一般诵材,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要仔细分析它的一字一句和文学技巧表现,朗诵时才能巨细无遗地表达出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个句子有四种事物,即“鹂、柳、鹭、天”;有四种颜色,即“黄、翠、白、青”。这两句是工整的对偶,“两个、一行”是数量词对,“黄鹂、翠柳”与“白鹭、青天”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对,“鸣、上”是动词对。如果兼论平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二句是“仄平仄仄仄平平”,基本上是符合平仄规定的。

再举一个例子,在朗诵复句时,如果能够把分句间的关连词的作用加以分析,也是有助于准确的语气表达的,如“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与其……不如……”是联合关系,“虽然……可是……”是转折关系,“如果……就是……”是条件关系,“因为……所以……”是因果关系等等。

2.读准字音

我国文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朗诵时把字音读错了,轻微的则破坏作品的“美感”,严重的会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弄歪曲了。普通话读音有全国统一的审音标准,一般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根据,但是上述两部字、词典都在不断修订,我们要注意依据最新版本。此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朗诵时,对于人名、地名的读音、古音、外来语译音等也须加以注意。

(二)领会具体感受

感受是指朗诵者由视觉对于文字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它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体会的过程,它包括眼、耳、鼻、舌、身方面的感觉和时间、空间、运动方面的知觉。当然,感受的作用在于把朗诵者的思维引向情感,它只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我们看到“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样一些文字,仿佛看到了雪花片片、夜幕低垂,而且有寒意侵人的感觉,这便是视觉和触觉方面的感受。我们朗诵一篇作品之前,必须重视文字刺激给人的感受。

(三)揣摩态度、感情色彩

语言文字是思想交流的工具,但它的生命力却在于蕴涵着态度感情。朗诵时,态度感情是它的根基。朗诵者经过对作品的分析、感受,必须作出评价和反应,他要揣摩原作者的态度和感情色彩,然后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以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

(四)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诵材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所包含的各种态度分寸、感情色彩混和后的总的趋向。任何作品都有它本身的基调,上至政府颁布的文告,下至广告的文稿,都不能例外,前者的基调是严肃的、肯定的、不容置疑的,后者的基调则是娓娓动听的、对其后果则是不置可否的。至于文学作品的基调就更多变化,那就要视乎每篇作品的独特风格而定了,这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

每一篇作品的基调是一种整体感,是部分、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达,即具体感的总和。没有整体感,具体感容易支离破碎;没有具体感,整体感也会空洞无物。因此,朗诵者必须事先深入、细致、认真的去理解、研究和体会作品中蕴涵的情调及其整体的精神倾向,把握基调即是把握作品的整体精神倾向,一篇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态度感情可以是纷繁的,作为一个朗诵者就必须分清作品内容各项情节的主次、轻重,不可被一些次要的枝节或局部的情节混淆致使整个作品精神轻重不分、主次不明,这样就会歪曲了原作。例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中,其基调是豪放的、轻快的、活泼的,虽然有局部内容作者表示对人生苦短的慨叹,出现了缓慢的、低沉的情调,但在映视之下,反而更显出全文那种豪迈、奔放的感情有一泻千里的气概。又例如鲁迅《一件小事》中对所谓国家大事,“子曰诗云”的憎恶、愤激,都是对总的感情色彩的反衬,它的基调是深沉的。

作为一个朗诵者,他要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亦即是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态度感情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这个转化过程可以说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造。如果没有深入体会,把握作品基调,朗诵者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进行阶段

进行朗诵时,声音技巧方面,一般从停顿和相连、重音和轻音、速度和节奏、语气和语调四方面入手。然后再加上眼神的运用、面部的表情、动作的设计、台风、仪态等的配合,便能声情并茂、透彻淋漓地把原作品再呈现出来。下面依次分述:

(一)停顿和相连

1.停顿的作用

(1)呼吸换气的自然需要。

(2)表示区分、转折、呼应、递进等各种联系。有助于分析语言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使听众有咀嚼、消化、思考、回味的机会。

(3)表示强烈的感情。停顿,与其说是自然的需要,毋宁说是人为的声音的技巧。朗诵时,由于呼吸换气,不得不有停顿,但声音虽然停顿了,文章的气势和文意却不能停顿,这便是所谓“声断意连”,这时候,情感在气势的支持下,填补了声音的空白,令作品增强了内涵,更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2.停顿的分类

(1)逻辑停顿。逻辑停顿即根据语言逻辑而停顿。停顿要自然、合理、适当,不能违背平常的语言习惯。随意乱停,不仅使句读难明,更会“读破句”。朗诵时,短句子一般按标点符号停顿就可以了,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子,则要根据文意,划分语组停顿。以下举例说明:

以上每一处停顿,都是根据逻辑意义划分的,每个中心语和它的修饰部分都有停顿间隔,这样可以引起听众注意,紧扣下文:“赵州桥”怎么样?“全长”多少?“宽”多少?“桥的设计”怎样?“施工技术”如何等等,从而给人以交代清楚、概念分明的感觉。

(2)感情停顿。停顿除了根据语言逻辑而停顿外,还可以不受语言逻辑的制约,而只是根据心理的需要而作出停顿,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来决定停顿的长短。它常用于激动、回忆、疑虑、思考、沉吟不决等地方。试看以下例子:

①父亲,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②他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光荣地牺牲了。

③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难过得|掉下泪来。

以上三个句子,第一句表示悲愤,第二句表示沉痛,第三句表示惋惜,情感都非常真挚深厚,停顿的时间愈久,表示情感愈浓烈。

标点符号与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呈以下关系:

标点符号其实只是表示书面语言的句子结构关系和句子的语气、语调情况,朗诵时不能完全根据上表所指示的停顿时间而停顿。此外,在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得按需要而停顿,以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明确,使感情抒发更细致动人,上述感情停顿便是明显的例子。

(二)重音和轻音

停顿和相连,主要针对诵材句段的分合;重音和轻音要解决诵材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重音和轻音一般以句子为范围,句子中关键性的字词,表达情感的所在,都是重音和轻音的地方。重音不是“加重声音”,轻音更不是像普通话的“轻声”,重音和轻音其实都是出于表情达意上的需要,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用轻重音技巧加以处理,用意在于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使听众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加深印象。

重音的表达方法,有时是加强音量,有时是拖长音节,有时是一字一顿,主要便是读大调值、增强音势;但也有一种重音轻读法,它是有力地转读,从音量上说,它是轻弱的,但却要求语气凝重、深沉感人。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加强音量

女孩穿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两辆马车冲过来,她赶紧避开,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又叫一个男孩拾起来就拿着跑了。

2.拖长音节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3.一字一顿

第二天寒冷的早晨,这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4.重音轻读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三)速度和节奏

朗诵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便叫节奏,它在声音表达过程中,呈现规律性的回环往复的特点,并且由原作品的思想感情所带动、与原作品的基调相一致。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是语言速度的根本,好像兴奋的感情便使语流加快,悲痛的感情常使语流变慢,快慢的感觉表现在句中词或词组的停顿与相连上面,也表现在层次、段落的变换转折上面。试看下面一例:

大渡河是长江的一道支流,两岸都是蜿蜒的高山,河宽三百多米,水深十几米,我们去时刚好遇上暴洪,只见湍急的河水闪着青光,喷着白浪,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哗哗的水声。

这一段文字的速度节奏变化很大,开始用普通速度叙述,“刚好遇上暴洪”一句逐渐由慢过渡到快,“只见湍急的河水闪着青光喷着白浪”气势急激猛烈,速度最快。“哗哗”是象声词,读时要尽量惟肖惟妙。最后一部分追述历史遗迹,发思古之幽情,速度缓慢,令人低徊不已,通篇速度变化,节奏没有一定,朗诵时必须仔细揣摩原作品的思想内容,然后加以恰当变化。

(四)语气和语调

我们朗诵时,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也有外在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等声音形式,这便是语气。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用意,即使同一句子,用意不同,语气也会各异,表现出来,便是各种高低抑扬、缓急顿歇的语调。

朗诵时,语调基本上有升调、降调、直调、曲调四种,下面依次分述:

(五)眼神、表情、动作和台风各方面与声音技巧的配合

1.眼神的运用

戏剧表演时,眼神多与对手接触;演讲时,眼神多与听众接触。朗诵时,眼神可以一方面与听众流通交流,加强表达效果;也可以集中凝想、进入诗境之中。朗诵者与听众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除了借助声音的表达外,最主要是眼神的运用。朗诵时想像力的发挥是其中主要的条件,朗诵不同于相声、戏剧,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多少是要受到限制的,所以要准确贴切表达想像,只有尽量利用我们最灵活而最不受限制的眼睛,等到眼睛无法表达时,才乞灵于表情、动作、手势等的帮助。

朗诵的其中一个条件是不看诵材,这除了要求朗诵者熟悉诵材外,主要是朗诵时必须运用眼神传达思想感情,如果双眼要看着诵材,又怎能与听众“眉目传情”呢?我们朗诵李白《静夜思》这首诗时,“床前明月光”视力平射,“疑是地上霜”目光向下转移,“举头望明月”视力远射向上,“低头思故乡”眼神更下垂作沉思状。凭上述四种变化,想像力便能活灵活现了。这是集中凝想、进入诗境的表现。朗诵者如果未能达到这个较高的层次,眼睛也不可东张西望,而必须照应全场,控制气氛,作为声音的辅助,发挥与听众交感共鸣的作用。

2.面部的表情

朗诵是声情的艺术,诵材感情突出的地方,须用面部表情加以摹拟出来。诵材中所表现的原作者的态度和感情,朗诵者必须仔细揣摩,贴切表达。木无表情、干燥枯涩,固然是朗诵的大忌;表情过火、矫揉造作,也属过犹不及。

3.手势和动作

朗诵要不要动作,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强调朗诵的文学性的人,认为加入动作只表示声音技巧不足,惟有乞灵于手势和动作。强调朗诵的综合性的人,认为朗诵是文学、歌唱、戏剧的三结合,在朗诵的过程中,必须设计手势和动作的配合,以求曲尽其妙、声色艺全。上述两种意见都稍嫌偏激,《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只要是忠于诵材,出于自然,那么手势和动作都应该是被接受的。小学生站在台上,肢体很容易随意摆动,双手也不知道应该放到什么地方才好,如果能够设计一些手势和动作可以配合诵材表达,应该是值得鼓励的;何况很多诵材本身已富有动作性,我们更应该进一步要求设计手势与动作以求配合。

下面几点,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1)设计的手势和动作,必须与诵材紧密配合,不能生硬堆砌,以免产生反面效果。

(2)手势和动作要少而清楚,适当自然,并且优美合度。

(3)动作范围要小,一般限于胸前,手臂挥得太远便会缺乏力量,垂得太低就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

(4)腰部以下一般不应有所动作,顿足尤其不可;一来破坏美感,二来影响呼吸。

(5)身体不能经常移动,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只有在段落的大停顿或文意转折的地方才可移动,以表示进入另一阶段或层面。

(6)动作要精心设计,在声音发出之前表现出来,以起暗示和引导的作用。

4.台风和仪态

朗诵者态度必须优雅自然、彬彬有礼;行动不疾不徐、安祥镇定;表现诚恳,使听众感到亲切、舒适、接纳而没有不快。日常能注意举止行为,修饰仪表、端正态度,自然能够被人接受,信心亦会大增。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一)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
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二)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三)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四)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3.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
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更多资料:普通话学习网http://www.pthxx.com/index.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