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靈的探索(转)

14年前 [11-03 22:50 周二]

  心靈之美,是形容不出的那種美,也是美中之最美

「萬法唯心造」,你想你是快樂的,你的心情就會好起來

「淨化心靈」,就是解除心靈的累贅,尋求生命的祥和、寧靜 

 建立一個心靈的家園,釋放你無窮的潛能,進而探索心靈的奧秘

 「冥想」中,你釋放心靈無窮的潛能,而有所「突破」、有所「頓悟」  「明心見性」,就是要除去心頭的塵埃,顯現光明的本性

 「聖人」的心永遠清明,所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心靈之美

「心靈」相對於肉體,是人的「意識所在」,生命成長的「深層面」。

 心靈之美,是形容不出的那種美,也是美中之最美。(林語堂)

 追求「心靈的境界」,就是要你做一個「覺醒」的人,赤裸裸地去體驗生命的真諦。(陳怡安)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意為內心不應受外物干擾而生起變化。

 佛說:「萬法唯心造」,你想你是快樂的,你的心情就會好起來。

 佛說:心隨境轉必生煩惱,心不隨境轉即能離苦得樂。

 佛說:「省察內心,汝即佛」。耶穌說:「天國在你心中」。

淨化心靈

「淨化心靈」,就是讓內心單純,也就是道家所謂的「心齋」。以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做好「心靈環保」。

「淨化心靈」,就是解除心靈的累贅,尋求生命的祥和、寧靜。於是,我們的「覺性」得以提升,進而能掌握最佳的「生命契機」。

 淨化自己的心靈,你就能清醒地思考,也能學會自我控制。(鄭石岩)

 心不役於外物,則清明;役於外物,則紛亂。

 不受人惑,始得解脫;不與物拘,透脫自在。(臨濟大師)

 我越往內省視,發現內心可淨化的東西越多,心靈的喜樂,也隨之滋長。

 讓內心單純,就是澄清你的心靈,提供你無窮的能量;於是,你的「生命境界」得以提升,並且懂得生命和大自然的奧秘。

 讓內心單純,將對個人的成長提供無限的可能。它能朗照你的人生目標,讓你過想要的生活,並擴充你的視野,讓你發現世間的一切原來都那麼美好。

 我們的心靈在淨化之後,不再貪得無厭,而是無限的寧靜、寬廣。所以老子說:「儉故能廣」。

心靈的家園

給自己一個「獨思」的環境,在那裡你可以建立一個「心靈的家園」,你可以悠游於心靈的大海,釋放你無窮的潛能,進而探索心靈的奧秘。

「獨思」的環境,可以是你的斗室、你的書齋、關起房門的臥室、也可以是郊外能夠極目遠眺的山丘、有淳淳流水聲的溪畔、或是波濤壯闊的海邊。甚至在圖書館的一隅、捷運的車廂內,都是你可以獨思的地方。

 只要你有能力切斷外界「有形」的干擾,達到「平和」的心境,你就可以對吵雜的環境「充耳不聞」或「視而不見」。而對優美的環境,則能陶醉於那自然的美景或仙音之中,使其更有助於你的「獨思」。總之,看你個人的選擇,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你獨特的、能夠作深層思考的環境。

 建立一個「心靈的家園」,可能比你屬世的家園更重要,在那裡你可以得到安寧,顯現靈明,思考問題,而有所覺悟;或者當你受到創傷,你可以回到那裡療傷止痛,養精蓄銳,調理好自己,做再度出發的準備。

 當你察覺到「心」在貪婪、嫉妒、憤怒,那就是你該回到心靈的家園去「反省」的時候;當你從心靈的家園出來,該是一個心境平和、充滿靈性和智慧、一個「脫胎換骨」的你。

「明心見性」

 心靈的內涵是「知、情、意」。「知」是知識、潛能;「情」是感性、愛心;而「意」是理性、意志。「知、情、意」形諸於外則是「智、仁、勇」三達德。

 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該是一顆光明無塵的「聖人之心」,凡夫的心靈則常被世俗的塵埃蒙蔽;「貪婪」使你煩惱,「嫉妒」使你心懷敵意,而「憤怒」使你失去理智,於是你做出錯誤的思考和判斷。所以佛家說要「明心見性」,就是要除去心頭的塵埃,顯現光明的本性。

 「明心見性」的步驟恰好是儒家「定、靜、安、慮、得」的修養功夫。

 欲要明心,首先要定和靜,「定」則不亂,「靜」是冷靜,然後心靈趨於一種光明祥和「安」的境界,就是「明心」。

 心明之後,才能顯現人心靈明的本性,即是「見性」。然後「思慮」問題而有所突破,即有所「得」。

「明心見性」是要花費一生一世去成就的修養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倖致。但一個人如能專注於對「明心」的努力,堅持不懈,則必能日有進境;一個人不斷地除「無明」、破「我執」,便終能走上「智者」或「成佛」的道路。

(註:成佛並非成仙,佛不是神仙,而是「覺者」,即覺醒的人。)

 

「漸悟」與「頓悟」

「聖人」的心永遠清明,所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中庸)

 

 「凡夫」以至「智者」,為使心境清明,都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那是禪宗神秀「漸悟」的法門,也正是儒家「定、靜、安、慮、得」的功夫。

 

 禪宗六祖慧能「頓悟」的法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人的一生,總有幾次「頓悟」的境遇。「頓悟」發生於「當頭棒喝」、「大災難」的來臨、或「冥想」的狀態。

 

 「當頭棒喝」使你頓時清醒、「大災難」使你痛定思痛,「冥想」使你發揮潛能,你都有機會有所「頓悟」。

 

 「頓悟」的狀態是:你面前的一座「寶山」之門突然開啟了,你進入了一個新奇但並不陌生的世界(你的潛意識),看到你夢寐以求的「寶藏」;你會感覺它是那麼親切和熟悉,因為它本來就屬於你的,你只是把它尋回而已。

 「頓悟」的狀態也可以是:上帝突然在你心中耳語,聲音雖小,訊息卻異常清晰,而且字字扣人心弦,你只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

 「悟」有漸悟、小悟、大悟、徹悟之別。這些都是從「迷惑」到「覺醒」不同的層次,而禪宗之「頓悟」則專指大悟或徹悟,尤指對人生的體驗。

 「漸悟」是理性思考、推理的成果,「小悟」即通常所謂的「靈感」,而「大悟」與「徹悟」則是一個人在豁然貫通而「覺醒」之後,對人生的體驗有了最大的「突破」。

 由許多禪宗公案裡,我們看到當一個人「大悟」或「徹悟」的時候,那是一種靈魂的「震撼」,悟前與悟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就像基督徒的「重生」一般,一生也只有一、兩次這樣的際遇。

 「徹悟」通常是人生的「分水嶺」。譬如一個江洋大盜由「徹悟」而由「惡」變「善」,「放下屠刀」而「立地成佛」。

 「漸悟」來自理性思考,是悟的常態;而「頓悟」則來自非理性的潛意識、或潛能,發生於偶然的機緣巧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漸悟」與「頓悟」二者並不矛盾,並非兩個極端;人的心靈在「漸悟」的過程中蓄積能量,而在「頓悟」時突然釋放能量,二者相互輪替,是相輔相成的。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譬如我寫這篇文章,事先閱讀了許多參考書籍,就是「漸悟」和蓄積能量的過程;然後才能釋放能量,引發了撰寫本文的許多「靈感」,那就屬於「頓悟」。本文的「原則」或「大綱」來自靈感(頓悟),而細節則由推理(漸悟)來填充完成。

 你不斷地蓄積「能量」,就會有較多的機會產生「頓悟」。當你靈感充沛、思緒源源不絕的時候,你會發現「靈感」也並非絕對不可求的。曹植的「七步成詩」,就是「靈感可求」之一例。

「悟」的主體是自己的心,生活上的「悟」就是從「慾念」的執著中解脫出來,看到生命的究竟和生活的本質,也看到真正的自己。(鄭石岩)

「靈感」是小的「頓悟」

  「大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靈感」是小的「頓悟」,則隨時都會發生。

 「靈感」來臨的那一剎那,通常是「不思而得」,它來自非理性的「潛能」。當它從你頭腦的深處突然迸出,就像你在草叢中突然看到一隻兔子跳出來一樣。

 一個小孩子,心思單純,點子(靈感)也就特別多,雖然大部份的點子可能都是不切實際的,例如說「眉毛長在手指上可以當牙刷」;而一般的大人,就是少了那份天真,於是靈感也就相對地減少。

 當一個人被各種成見、經驗束縛,做事「一板一眼」,就鮮有靈感產生了。

 「靈感」一來,你會突然覺得有個「好主意」;那種感覺,就像你突然打開了諸葛孔明的「錦囊妙計」一樣,令你驚喜不已!

 但是,不是每個「靈感」都是真正的好主意。來自「潛意識」的靈感,還要經過「理性思考」的驗證。經過「理性」驗證之後,你才能確定某個靈感真的是個好主意,也可能發現那是行不通的。

 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中有無數的「發明」,許多重大發明的背後都有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敗記錄,然後才獲得成功。那百次、千次的失敗,就都是「行不通」的靈感。但也唯有那百次、千次的靈感,才能成就一次光輝的「大突破」。

「冥想」是一種自由思想狀態

「冥想 (meditation)」是一種「頭腦清醒」,而又不受「外務干擾」的自由思想狀態。

 「冥想」中,你的思維不受任何拘束,可以想得更深遠、更徹底,釋放你「心靈」無窮的潛能,而有所「突破」、有所「頓悟」。

 只要你能切斷外界有形的干擾,你即可進入「冥想」的狀態。

 你可以由「獨思」、「靜坐」、「午夜夢迴」進入冥想;甚至,也可以在「如廁」或「洗澡」時進行冥想。

 當你坐在桌前,攤開紙、筆想要寫一篇文章,你可能覺得腦中雜亂無章,甚麼也寫不出來,於是你決定先去洗個澡再說;當蓮蓬頭的水絲沖在你頭上,沒有了有形的紙和筆,你卻突然文思如潮湧,一篇文章就此成型。

 當你如廁時,在那狹小的空間內,你和外界是隔絕的。你身體在辦事,頭腦卻是自由的,可以專注於思考某樣事情,而有所斬獲。

 筆者在美求學時的畢業論文,就是在一次「如廁」中,奇蹟地突破了陷入僵局已歷月餘的瓶頸,完成了最重要的中心理論,進而很快地完成論文全文。

 在「冥想」中,你有豐富的「靈感」,經過理性的綜整,即可做出許多「重大決定」,例如要不要出國深造?該作較保守或較冒險的投資?你心中本來的一些雜亂的想法,在「冥想」中都能「順利成型」。你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小難題,通常也都能在「冥想」中獲得具體的答案。

 

「天堂」與「地獄」

「冥想」中,你心明而顯現本性,但本性未必皆善;你有時顯現其「善」,有時卻顯現其「惡」。

 所以,「冥想」並非好處無窮,有時也是有壞處的。重要的是在「冥想」之中,必須心持「正念」;一遇到「邪念」,不要繼續深入,一定要馬上避開。

 聖經說:「聖靈和魔鬼都常駐你心」,也就是說,人心並非「常善」,而善、惡常常只是一線之隔。所以你在「冥想」中,能看見上帝,也能看見魔鬼。

 「冥想」中,如果你看到上帝,他會告訴你「寬容」、「原諒」你的敵人,使你原有的一些「暴戾之氣」散於無形。如果你看到魔鬼,他會教你一套你「百思不得」的「報復」方法去對付你的敵人,也許那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

 「天堂」與「地獄」都在我們心中;當善心開啟,你就覺得安適、喜悅,此名之為「天堂」;但當你善心封閉、惡心開啟,於是你覺得煩惱、痛苦,此名之為「地獄」。

「佛心」與「良心」

很多人認為「良心」就是極善之心,也就是佛家所謂的「佛心」、或基督徒所謂的「聖靈」。所以人心最內層的良心都是相同的,這也是「性善」論者的依據。

 但實際上,良心不同於佛心,佛心只有一個,即「無我執」之純善之心,等於無塵之「明鏡」。而良心仍是人心,有很多不同的標準。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程度上是有差別的。正如見人溺水,有人立刻躍入水中去救人,有人只在岸上吆喝,也有人視若無睹。

 人的「良心」等於「佛心」加上人性中之「惡性」,所以良心因個人惡性之多寡而人人不同,等於各種不同程度蒙塵的明鏡。

 佛家把「惻隱之心」發展到「悲天憫人、及於萬物」,那是「仁」之極致。佛家遇到萬惡的殺人之徒,也要給他「放下屠刀」的機會,那該是良心的最高標準,也就是「佛心」。

 「佛心」只代表「出發點」極善的行為,是「感性」之極致;但對現實的世界而言,則未必絕對的「對」。對或錯有時還要由「理性」來檢驗行為的結果,不能光看行為本身的善或惡。佛門子弟有因放生而導致殺生,姑息小惡而造成大惡,就不能說是絕對的「善行」了。

 

 殺人本來是「惡」,但法家主張「殺一儆百」,使更多的好人免於被殺,其結果是「善」。所以一個極「理性」的法家和一個極「感性」的佛家,對「殺人者」的看法和處理方法,會有天淵之別,也就有不同的良心標準了。

 

 法家與佛家的差別,也說明一個人的「個性」會影響「良心」的判斷。有人嫉惡如仇而「仗義行俠」,有人有菩薩心腸而「修橋補路」,取捨間根據的是不同的良心標準;但一個「去惡」,一個「行善」,其結果同樣是「善行」,該也無法分出孰高孰下吧!

 

 其實「佛心」並無善惡,「人心」才有善有惡。我們從「人」的境界去看「佛心」,那是顆極善之心;一旦我們超出「人」的境界,跳到更高的層次去看「佛心」和「聖人之心」,那該是一個無善亦無惡的境界;即佛法所云「不思善、不思惡」,也就是「佛性非善、非不善」;聖人的境界是「不勉而中」,同樣也是無善無惡的。

 

佛」和「聖人」的行為永遠是「正確」的,但不是從善、惡的角度去考量,所以不會有「善行造成惡果」的情形發生。佛家的許多「極端」感性的行為,偏離了「中庸之道」,該是「人為」的作法,不能和「佛法」混為一談。

 

好人和壞人的良心

「好人」的良心和「壞人」的良心也有很大的差別。好人不會故意去做壞事,有了一點點「無心之過」也要內疚很久。

 

 好人的良心也未必永遠如一,當性命交關的時候,好人也會自私地只顧自己;而少數臨危不亂,仍秉持「捨己救人」之心的好人,簡直就是「聖人」了。

 

 壞人的良心,由「壞」到「極壞」,也有很大的差別。有些是「盜亦有道」,而有些卻是「無法無天」。像有些小偷,偷了別人的皮夾,只把錢拿走,而把皮夾和證件寄回,那就是小偷「盜亦有道」的良心。

 

 一個惡人第一次殺人時,也會有不忍之心而稍作猶疑;當他想到「不能有婦人之仁」,還是一刀殺下去時,那幾秒鐘的「遲疑」也就代表他的「良心」了。

智慧人生的道路

   正因為每個人的「良心」都蒙有塵埃,在「智慧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就要不斷地修這個「心」;務要「時時勤拂拭」,保持「心鏡」的清明,以求做到「明心見性」。也就是要做到佛家的「除無明、去我執」,和儒家的「定、靜、安、慮、得」的工夫,確實地去發掘和體驗生命的真諦。

 

 窮個人一生之力,我們未必能達到「聖人之心」或「佛心」那種境界;但我們相信人有無窮「潛力」,人生有無限「可能」,一個人表面的才智愚劣並不能限制他最終的成就。只要我們多一分努力,就會多一分收穫;多一分悟性,就能多掌握一分生命的契機,生命也就多一分圓融。

 

    只要我們「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進,只要我們的「努力」夠多,「堅持」夠長,也必能致千里之遙。到那時,個人也才能自豪地說:「我已盡力,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来源:

http://022.21rcw.com/t_show_information45147.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