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注情感 着力语言 适度拓展

16年前 [11-09 14:46 周五]

阅读教学中,课文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课文)之一,是师生赖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篇课文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课文-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认知信息的传递,也发生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入手确定教学内容,在表达情感的有关词句段上着力,并适时适当引进课程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一、着眼于情感的纬度优先处理教学内容

   (一)蕴含显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要聚焦情感展示情感

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小说还是记叙文,都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蕴含其中。写文章是情动而而发,读文章则是披文以入情。处理教材,优选教学内容时,要指向课文的情感,以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蕴含显性情感因素的课文,假如不是有心从情感的纬度切入,也可能切入的是课文的内容,而不是课文的情感。请比较教材思考题与老师教学《月光曲》时处理教材的方法。
   
教材: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蒋老师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

课文思考题的指向是课文内容,学生从内容入手学习课文,什么时候能激发起情感还要示学习的深入程度;老师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创造,问题指向课文的情感,贝多芬的情感,学生围绕“贝多芬的感动”学习课文,一进入课文就带着情感学习。

从情感纬度切入课文内容,可以从作者或文本的情感切入,如《鸟的天堂》的教学,快速浏览课文,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有什么感慨?;还可以从自身的感受切入,如《山中访友》的教学,“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美景。”

指向情感,要聚焦情感,撷取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句,打造情感的圆。比如,《月光曲》的教学,在教材处理时,指向“感动”,选取了三个语段,教学中围绕“感动”层层深入地展开。

语段一(走近茅屋时被兄妹的对话所感动):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指导: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就心动了?他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语段二(弹完一曲被盲姑娘的话所感动):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指导:贝多芬弹一首曲子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语段三(被当时的环境特别是清幽的月光所感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
   
指导: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象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引入课外资源——贝多芬的名言: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帮助学生进入贝多芬的内心。

这样的教学,从“感动”切入,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逐渐深入贝多芬的内心。   

(二)蕴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教材内容要发掘情感赋以情感

说明文在于说明事物的特点,蕴含的情感大多是隐性的。比如,《只有一个地球》在说明地球的重要性的同时,表达了对地球的无比热爱;《呼风唤雨的世纪》在说明20世纪科技发展特点的同时,表达了对20世纪的科技飞速发展的由衷赞美。这类课文,或发掘情感,或要赋以情感。请看下面两则教学片断。

片断一:《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导入

师:放松一下,由象形古文字“母”导入,你看到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妈妈,关爱,祖国,伟大,黄河……)
     还把什么也称作母亲?(地球,祖国,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母亲,还是世上万物的母亲。)
    片断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对蕴含隐性情感的课文,教学之初,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情感相吻合的导读,去诱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使其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导读可以是生动的讲述,也可以是精彩的画面,还可以是直观形象的表演、动听的音乐。就像片段一,一导入就赋予以地球以伟大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片段二从科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导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之初的导读,是赋以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蕴含情感的语句,比喻、拟人的语句等,发掘课文的情感,比如《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像“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带有情感的语句,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领会:“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地球太可爱了,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地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还知道哪些地球太可爱,却又太容易破碎的知识?”抓住带有情感的语句学习说明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