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儿子的“六一”日记 ---谈谈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

16年前 [06-07 00:11 周四]
            “六一”那天学校布置了一篇日记,这是学校要求孩子写的第一篇日记。儿子开始潦草地写了几句,我看了很不满意,便把它擦了,对他说:“你应该比这写得更好。”儿子想了想,很快就在本子上又写了几句话:“今天,我期待已久的六一节来到了。猜猜我们二年级组举行了什么活动?哈,是看《忍者神龟》的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四个忍者神龟形侠仗义的故事,非常精彩!这真是个快乐的六一节啊!”
         儿子一口气能写出这个水平,让我大为赞赏,顿时觉得原来自己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昨天,儿子回来订正语文作业中的看图写话,图画画的是几只蚂蚁站在一起好像正在商量什么事情。老师给他一开始写的话批了60分,回来他得重写。儿子仍然只想了一会儿,就在本子上重写起来:“在深深的蚁穴里,蚁王正在召集臣 民们开会,他说:‘臣民们,暴风雨就要来到了,你们赶快准备搬家吧!’......”几句话写完,虽然还不是很完美,却也反映出孩子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而且话语间体现出儿童的童真。今后只要好好引导和鼓励,按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孩子的作文应该会写得不错。
        其实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写作文是个很大的瓶颈,很难通过补习等方式得到提高。我听到不少亲戚或朋友抱怨孩子的作文写得不好,也有请我辅导辅导提高作文水平的,说句实话,我的辅导收效甚微,不论我怎么启发引导,孩子的脸上总是一片茫然,于是乎辅导的结果就是我说一句,他写一句,一点原创性的东西都写不出来。学校的老师比我更了解学生,干脆就叫学生去背些范文,能应付考试就行了,对于这种做法我当然不能认同,可是冰冻乃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提高确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天赋,可能天赋之能是有些的,但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个朋友曾经向我传授经验,说他们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不仅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了,还经常读些长篇的小说给孩子听,读故事的时间是他们家庭最幸福的时间。我听了很受启发,于是在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开始在睡前给儿子读些长篇的小说了,比如梵尔纳的科幻小说和狄更斯的《苦儿流浪记》等等。一开始也不管儿子能否听懂,反正每天读一到两章成了儿子睡前的必修功课。我倒不是为了刻意去培养儿子的文学修养,而是希望睡前读故事能成为他童年一个温馨的回忆。但二年级的儿子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文学熏陶而表现出对阅读特别的爱好或写作方面的特长,而是喜欢漫画书和一些诸如冒险小虎队之类的书籍,这多少有点让我感到沮丧。但是,儿子“六一”节的这篇日记让我感到原来我们家长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他们就像一颗颗的种子种植在孩子的心中,总有一天他们会发芽,甚至开花结果。
  那些从来不关心孩子阅读,平时讲话也不注重措辞的家长如何能指望孩子能写好作文呢?
  下面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家长,他们是怎样培养出作文写得好的孩子来的呢?
  首先是阅读。一个有着好的阅读习惯,拥有大量课外阅读量的孩子作文基本都不会差。一个同事的女儿在市里作文竞赛中得奖了,他说他从二年级开始就每个星期六带女儿到图书馆去看书,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下来,现在女儿已经读初中了。要给孩子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让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和自由去读书。
  其次是讲故事。童年时父亲拉着我的小手在夏夜里一边散步一边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温馨画面。有位同事告诉我他在接送儿子上下学时,就像备课一样都会准备好要讲的故事,现在他的儿子已经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
  再次就是有意识地启发和训练。一位女儿在香港大学就读的同事向我传授经验时提出,他女儿小时候每画完一幅画,他就会启发女儿给这幅画讲个故事。
  第四就是设计成功的经历。投稿或参加作文竞赛都会增强孩子写作自信心和激发兴趣。当然投稿未必就能发表,竞赛未必能拿奖,可是如果家长做个有心人,进行一些安排和设计,让孩子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同事告诉我,他儿子小时电台有个节目叫**老师教作文,他每天让儿子听这个节目,儿子也很佩服这个老师。于是,他便千方百计找到这位老师,并把儿子的作文寄给他,希望他能给与点评。老师后来果真进行了点评,还约请他当众朗读。这件事就足以支撑孩子带着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对待他的每篇作文。
  最后,一些小小的指导技巧。朋友介绍她女儿作文开始也写不来。后来她让女儿先把要写的东西先写下来,然后指导她自己选择其中一到两样写,删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并适当地调整顺序。通过这样的指导,孩子就对作文概念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就是用通畅的语言讲述一到两件事情。让孩子带着欣赏、趣味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每一个小小的事件。我时常会给孩子讲一些生活中的小趣事,比如他们刚带上红领巾时,有些小朋友还没有适应,进学校大门时敬礼会敬错,带着红领巾却敬绿领巾的队礼。儿子听了便会咯咯地直笑,觉得非常有趣。这样就会启发他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乐趣。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