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警惕"优秀生"心理失衡现象

16年前 [07-08 17:49 周日]
文/章睿齐

  去年12月19日,山东省济南市某重点中学一初一女生在自家12楼天台跳楼自杀。由于肝脾破裂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这个女生的自杀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震惊: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说,这名学生成绩优秀,平时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是个不错的孩子,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在悲痛欲绝的家长眼里,她是一个"乖乖女",自杀前没有什么特殊的征兆,只是在前一天说有点头痛。不过,最近她可能处于青春发育期,脸上开始长满了"青春痘",有同学开玩笑说她成了个"大丑女"。处理该起事件的派出所的警察说,他们处理的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多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为一点儿小事就想到自杀。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很多所谓的"优秀"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有一位考试成绩总在班上前三名的初三学生说:"我父母对我的成绩有量化标准,并明确对我说,只有达到标准才会有好脸色。我虽然成绩好,可却成天提心吊胆,快乐不起来,看着别的同学都开开心心的,我很自卑。"另一位在全市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高一女生说:"我虽然成绩比别的同学好,可我没他们有钱,没他们长得漂亮,我自卑,我恨他们。"
  显然,这样的'优秀生'其实是应该加上引号的,因为他们的所谓'优秀',大都只偏重于学习成绩上,若替他们的心理素质打分,那肯定是不能及格的。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关注的同样只有孩子的成绩,和孩子很少有心灵的沟通,对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人际交往的和谐、良好的性格,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是少有关注。
  中小学心理咨询案例统计表明,重点学校的"优秀"学生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明显多于普通学校的一般学生。
  东莞市一所重点学校高一女生,初中在班里名列前茅。上高中后,考试成绩排到全年级第10名,这在别人认为很不错的成绩,她自己心理却接受不了。她吃不好,睡不香,每天哭湿枕巾,一天天消瘦下去,终于患了抑郁症。
  广州市某重点中学的一位高三男生,大家公认他是考取清华大学的种子选手,但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没发挥好,被老师说了几句,便认为别人都瞧不起他,后发展到发脾气、砸东西,也患了抑郁症。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学生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呢?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生活上依赖性很强,父母甚至连洗脚水都端到眼前。在学习上,父母又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成绩下滑,而这些孩子自尊心极强,他们以前凭着聪明与勤奋成为班里佼佼者,而一旦学习上抢不上尖",他们在心理上便无法承受。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一旦遇到挫折和压力,便出现心理障碍。
  如深圳市某著名中学有个男生很聪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非常高。上课听讲,他要求自己听一遍必须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住。看书,他要求自己看一遍就必须过目不忘。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要求一定是别人不能回答的。但是在上高二以后,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在穷于应付自身的强迫症状,就像有两个行为对立的人整天在他的脑子里打架,搞得他不能学习,不能与人交往,不能接受任何新信息。至今,他已经患病3年,仍然不能进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只能做些扫地搞卫生类的简单劳动。
  显然,这些天分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惟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

  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路顺风地走过来,一直都是陶醉在成功的氛围和别人的赞赏中,这一方面促使他们更优秀,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而一旦出现他们克服不了的挫折,就会无法忍受,产生过激反应。而学校、家长却关注不到这些问题,他们过高的期望值,更加重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其实,'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要把成绩看淡一些,对'优秀生'不要过多的表扬,过度的表扬会更增加给孩子的心理包袱。而适当批评则是需要的,这是基于'尺有所短'的道理,让优秀生比较全面、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让成绩优异的'一俊'而遮掩其余的'诸丑',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在拼搏自强、奋发上进的同时,以平常心看待名利与得失,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优秀生的适当批评,还可拉近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心理距离,淡化虚荣心与优越感,从而促使其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和学校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孩子和心理健康,更要关注那些"优秀生"的心理健康,多与其交谈沟通,多鼓励,并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家长们尤其千万不要用那种听录音只能听英语,读书只能读与高考有关的书,看电视只能看教育台的方式要求孩子;而老师们再也不要盲目地用"大脑还有95%的功能没有开发","只要有毅力,只要意志坚强,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理论作为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的加速剂。应该尊重人脑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心理发展阶段。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过分地期待超出常人的优秀,好了还要更好,将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切切谨防优秀生心理不"优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