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父母为孩子而改变,直面现实问题

5年前 [12-08 22:17 周六]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庭。通过四次与孩子、家长的沟通,孩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孩子变得懂事了,变得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各方面表现的都非常积极主动、乐观、自信。就在孩子的问题好转的时候,于明爸妈之间又发生了“战争”。好在这次两人意识到“战争“一定会影响到孩子,所以夫妻二人决定去于明的奶奶家去发泄       

 事后于明父母背着于明约我一起想谈谈夫妻间的矛盾。于明的妈妈是市级医院里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有时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因为医院里的病号特别多,每天都要查房,约病号做手术等。而且医院对职工的要求也较严格。有空闲时还要学习、考试、做课件讲课等。平时也经常上夜班,相当辛苦。所以工作上的压力比较大,再加上于明妈妈平时做事雷厉风行的性格,说话嗓门比较大,大声说起话来像吵架。于明爸爸也是上班族,但相对来说闲暇时间多,家里的事管的多些。工资相对于明妈妈要少的多。性格也是比较好强,做事比较偏执,得理不让人。

    以前两个人三天一小吵,一个月一大吵,有几次闹到去离婚的程度。每次吵架两人都互不相让,于明妈妈都喋喋不休的唠叨。而于明爸爸刚开始时忍着,最后忍不住了就骂人甚至打人。两人各说各有理,都说对方做的不对,都认为对方应该让步。事后两人几天心里都不舒服互不理睬,但是两人都没有进行自我反思。所以夫妻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我们三人坐在客厅里,这次于明妈妈和爸爸是奔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谈话的。首先,于明妈妈说:“我的性格比较要强,有时在医院里有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哪天情绪不好,压力过大,回到家想向老公倾诉一下,却把自己不好的情绪以吵架的形式发泄到老公身上,但是老公不理解我,导致我感到他一点也不关心疼爱自己的老婆。所以我就开始抱怨接着我们夫妻俩开始互相埋怨。还有平时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就吵架。很多时候我都认为老公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少,说他时他有时还骂人打人,让我接受不了等等” 。

    于明爸爸的倾诉:“于明妈妈说话太强势,经常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比如逛街时我与朋友说句话,她我不会说话并且当场批评我,我当时感到特别没有面子。她下班回来不高兴了就拿我当出气筒,你上班我也上班,我还要管家里的事情,就因为你工资比我高,平时便对我指手画脚批评斥责我。她也不让我辅导孩子说我不会管孩子。有一次在街上当着好多人的面质问我,说我没有她挣得钱多,这太伤我的自尊了,我也是个大男人呀!也有尊严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如她意,动不动就要与我吵架、离婚、要她的工资卡。我也比较要强,只要她与我吵架我一定会奉陪到底,一定分出个胜负来”。  ·

分析:两人都说出了心里话,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一念之转天地宽,凡事只要想解决必有解决的办法。谈话中了解到于明妈妈从小跟随姨妈生活,她内心里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她,嫌弃她做的不够好,才让她送给姨妈家抚养,导致她成年后形成要强的性格。而于明爸爸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家庭里。父亲在家里是大男人主义,平时做事说一不二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斥责,大骂母亲。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于明爸爸骨子里也有大男人主义,平时非常在意自己的尊严,面子遇事自然不会相让。这就是于明爸爸妈妈的矛盾冲突的原因所在。我告诉于明爸爸妈妈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只要自我去觉察完全是可以改变的。于明爸爸妈妈对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充满信心。

 给于明妈妈的建议:

第一、我告诉于明妈妈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提离婚,不要在生气的时候要工资卡。因为人在冲动的情况下人会丧失理智,会激怒对方,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在外面要给足老公面子,让他在外人面前有尊严。

第三、于明妈妈你嗓门大,以后有什么问题小声一点,心平气和的与对方沟通。把对方往好的方面想,因为在你固有的思维中想到的不愉快的事情十有八九会发生。

第四、平时在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烦恼及时向老公诉说,给他说你需要他的安慰、理解、支持。

第五、有事好好说本着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原则谈话。

第六、让老公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不开父亲的陪伴。

于明妈妈很认真的记在心里,并当面表态愿意接受,做出改变。

给于明爸爸的建议:

第一、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没必要分清谁对谁错,即使分清了胜负,弄得鸡犬不宁两败俱伤双方不欢而散。

第二、以后在看到于明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要主动表示关心,比如拥抱一下并说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给我说说。

第三、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骂人、打人。遇事往好的方面想,凡事必有最好的解决方案。

第四、让家充满爱,温馨需要一家人共同努力营造。

于明爸爸表示真诚的接受,并表示愿意让爱人监督。

最后,双方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谈话。我也替他们为了孩子愿意改变以前的错误的行为认知而高兴。同时为自己能得到他们的信任而感到欣慰。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