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杨君:农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缺失及对策

7年前 [11-01 13:51 周二]

摘要: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思想保守,观念守旧,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登不得大雅之堂,基本处于缺失状态,造成青春期孩子性知识的十分匮乏,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性意识的正确形成,农村中学生性心理呈现一定扭曲的状况。笔者通过对农村中学生青春性教育现状分析、根源查找,对应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  性教育  现状  对策

著名文学家柳青说:“人生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青春期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者之一。”我国农村人口居多,而恰恰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观念守旧,青春期教育严重缺失,直接危及到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而影响农村的未来发展。农村未成年人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初中阶段是青春期及性教育的关键时期,这里就这一阶段的性教育问题做一探索和研究。

1、农村中学生青春期教育重要而迫切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性意识朦胧,性心理产生。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十分重要成长阶段,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习各种本领的关键阶段。同时,青春期也是青少年最易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甚至容易犯罪的阶段。这一特殊性决定了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如果孩子能够接受到科学的教育,则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反之,错失教育良机,则可能使孩子经受人生挫折,身心受到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畸性甚至反家庭、反社会人格的形成。

生活中,许多初中的孩子被青春期的身心发育问题所困扰,成长压力空前增加。有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有约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其中农村约有1230万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数量达到3亿以上,农村约有1.8亿人。在如此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中,很多人因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在独立意识和性意识的逐渐萌发当中,得不到科学的指导或者得不到指导,使其行为常常出现偏差,而成为“危险人群”。在近年来被关注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可见,农村初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

2. 初中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点是问题产生的基本动因

初中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方面的发展表现为性成熟(或早熟),性器官的发育, 迅速出现了第二性征。男生会有首次遗精,女生会有月经初潮; 在心理方面,总的来讲,初中生的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矛盾的冲突,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出在以下方面:

2.2.1心理的闭锁性与强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

初中生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学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多样化,胜过师生和与父母的关系;少年的友谊具有绝对的忠诚、坦白;有较多的自发伙伴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人际关系中两性距离在形式上依然很严格,内心深处开始模糊地对异性有好感。男生女生都喜欢有异性同学参加的活动,都愿意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

2.2.2性发育迅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学生进入初中便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们不仅身高、体重增加了,而且身体内部的各个机能系统的发育也逐渐接近成熟,尤其是性成熟日趋显著。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这些变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致使心理发展比较幼稚。例如,一些学生的纸条恋爱,冲动性异性交往行为等。

    仔细思考,我们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面临生理方面的“莫名”变化,和心理方面的诸多矛盾,不是完全依靠自己能力所能解决,若不能得到帮助和引导,只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想像或者本能来盲目地寻求一些途径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矛盾。由于初中学生自身发展尚未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要求,必然收不到好的效果,导致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工作。

3 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农村初中生性教育问题更趋严重

在广大农村,因为不懂性科学,很多父母对性教育难以启齿,很少对孩子的面临的性问题进行正向引导。反而,一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打情骂俏,污言秽语,常常会出现一些反向误导。而且在很多农村校园中,几乎都没有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即便开了也形同虚设。这使得农村初中生失去了获得青春期成长知识的正当渠道和重要机会。和城市的初中生相比,农村初中生对自身成长的知识贫乏,因此更容易产生一些青春期问题。

3.1 教育的缺位和越位

由于青春期教育的缺位,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情;不能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正常的心理反应;由于不能获得科学的生长发育知识,并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现代信息特别是一些与性有关的信息大量存在,而学生不能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进行有效判别,这些对初中生来说已经不是神乎其神的秘密.加之学生对性知识的一知半解,使得学生渴望去了解性知识,甚至千方百计地去猎取、去搜寻有关“性”的书籍和资料。这样在农村初中学生的书包里装着许多种类的网游,梦幻等黄色书籍,课堂上老师拼命地禁、堵,学生在课后千方百计地猎奇,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加之社会上各种传播媒体却毫不掩饰地向所有的人宣传着“性”:影视片中拥抱接吻、床上戏都有;屡禁不止的淫秽光盘、游戏盘、性病小广告;甚至一些时装文化都会通过透明装、紧身装、露脐装等传达给初中生们“要表示性感”的信息。教育的缺失使正确的性知识得不到宣传,不健康的、淫秽的物品便乘机而入,成为填补青少年求知欲的精神鸦片。

3.2 社会性观念的影响

青春期教育太多地受到传统思想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人们的思想中,“淫”是极其危险的。它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谈 “性”色变已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就造成一些学校,在实施青春期教育的时候,绕过生理卫生知识,而倾向于道德心理教育。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这种现象更明显。家长们对性视为洪水猛兽,认为青春期性教育会导致初中生较早地发生性关系,担心让初中生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好,害怕由此带来的负效应。他们认为青春期性教育要“顺其自然”,没有必要专门进行,等孩子们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这一方面表现为孩子羞于向自己父母谈及这方面的问题,即使出现青春期的困惑也常常向长辈隐瞒;另一方面家长不好意思向孩子直接询问,反应在自己知识短缺,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当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时,经常会受到家长的误解和不正确对待,致使代沟加深,有的还演变成家庭冲突,直接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3.3 学业负担和青春期恐惑的错误释放

农村青少年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等。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就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欢乐。沉迷网吧、结帮游逛、进娱乐场所、男女生之间的不正常交往。有的孩子几天不回家,告诉父母去同学家,其实是到外面闲逛。在农村,学生完全把文艺作品作为主要的性知识来源。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性的最基本的正确认识,性知识的缺乏,给孩子造成两个明显危害:第一,无知造成压力。例如女孩初潮,乳房发育和男孩正常的遗精、性梦,手淫,以及对异性好感诸问题上,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第二,会使孩子在无知情况下做出错误行为,导致性过错,危及孩子的健康成长。

3.4 家长孩子异性交往行为的不当评价和制止

歌德曾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纯。青春期男女学生之间的爱慕之情,是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由于它是以两性间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是高尚的、美好的。但由于孩子的心理发育不成熟,不善于自我控制这种情感,有的过早地把它发展为恋爱。这个时候就要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施教,引导孩子进行有效的异性间情。而很多家长对此知之甚少,一旦有男女同学交往即当作恋爱予以“封杀”,采取一些不可理喻的措施来制止。这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对异性的正常情感变得扭曲,严重甚至出现变态心理。

3.4.1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

曾见过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生病没去学校,老师就让班级里与这孩子邻村的一个女孩去看一下没来校的原因,女孩去后男孩一人在家,女孩就和男孩坐在房间里说话,男孩家长回来后看自己孩子和一个女孩在房子里坐着,就立马拉下脸对女孩说:“我家孩子学习好,还要考大学,你和我儿子不般配,以后不要再来找我家孩子了,把人家女孩说的哭着跑了。家长的这种行为,不仅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而且对孩子的正常交往造成障碍。

3.4.2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

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高中段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早恋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认为早恋不正经的,是孩子学坏的表现,认为早恋就是追求性生活,是肮脏的表现,因此对孩子漫骂,羞辱,特别对女孩子,认为不知耻的表现,找孩子所恋的对方去骂,骂人家勾引自己的孩子,强烈限制孩子交往,跟踪阻截孩子,一有异性来电话就偷听,甚至于直接污言秽语漫骂,阻止再次交往,家长越骂,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就越要寻找精神的寄托,走的更远。以至于害了孩子。

一种认为是正常的表现,说明孩子长大了,自己那个时候也是那样,有了对异性的向往,特别对男孩子,认为孩子能自己找女朋友是孩子的本事,念不成书了谈个对象回来结婚,在这事上男孩又不少什么,因此不闻不问,甚至于到外面夸自己的孩子能耐。以至于使孩子较早辍学,较早结婚,造成农村的早婚早育现象严重,降低人口素质。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给孩子的健康成长留下隐患,使孩子的成长步履艰难,甚至会使他们步入歧途。如何改变现状,怎样使孩子成龙成凤,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笔者有以下看法。

4.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共同构建农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体系

   以优良的社会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性,带动并引导家庭做好关键的家庭教育,共同构建农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体系。

4.1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与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相比,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优势,但由于农村家长的自身文化修养差、教育理念的缺失以及教养方式简单粗暴,很难担负起青春期性教育这一重任,因此农村青春期性教育首先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4.1.1使青春期教育走上课堂。

编制适合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读本。让孩子的性心理健康发展,对孩子的第一次遗精、初潮等正常的生理现象予以科学的解释。同时让孩子确实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教会这些在艰苦环境中长大却早熟的孩子如何去做,并且做的更好,鼓励学生要有远见,发掘自身的潜力,激励学生要为家庭做贡献,为将来谋出路,为事业策划人生。

4.1.2学校应为青少年创造更多适宜的集体活动。

学校应多开展男女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为男女生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径,促进学生的性心理能够正常 发展成熟,提高学生的异性交往心理健康。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联谊活动、主题班队等活动,把学生的精力﹑兴趣转移到设立的兴趣小组中来,让他们在正常的交往中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建立正常的异性友谊,促使他们早日踏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4.1.3设立心理咨询室

让专业的心理指导师进行心理的疏导﹑迁移﹑和沟通,使学生在适当时机极限催化﹑最佳时机心态异化﹑最佳选择的自我内化,使学生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成长。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学生了解自己发育的健康指标评价,普查后为学生建立性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性健康状况评估,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尽早预防并给个别学生提供相应建议,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如早恋问题,消除学生的疑虑,同时可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尴尬,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就业的影响。

4.2 家校联动,共同施教

当然青春期性教育仅仅靠学校是不可能做好的,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办家长学校、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等多种方式给家长注入教养理念,教给家长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知识,教会他们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方法,带领家长做好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

4.2.1让家长学校名符其实

教育从来都不单纯是学校一方的责任,家庭教育责无旁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对青春期性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一旦把孩子交给学校,一切均由学校老师负责,家长就可以轻松一下了。这是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是青春期教育的巨大隐患,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会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队伍的整体素质,让家长摒弃错误观念,对家庭教育有正确认识。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身心发育的肥沃土壤,一定不能缺失。同时使家长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化。用规范的制度去约束家长,使农村家长把家庭教育当回事。

4.2.2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有了基本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再架构家校沟通的桥梁,形成与孩子沟通的平台,更充分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

4.2.2.1定期召开家长会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家长会时,事先请几个比较善于教育孩子的家长做好准备,在家长会上彼此交流育儿经验,同时形成与孩子沟通的一个良好平台。在与家长沟通时应重视对孩子的表扬,少挑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优点,而且在家长心目中,他的孩子总是最好的。做教师的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才能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4.2.2.2经常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家访时针对该孩子的具体特点一起商量教育方法和对策,做到个别孩子个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家长共同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家长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下去教育孩子,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家庭教育。

4.3 家长要切实担负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为子女树立人生的坐标

由于性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与隐秘性,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比较亲近、随意,不象教师与学生之间那么正式,所以对于有些不便向教师提及的涉及自身的问题,如自身的生理变化、恋爱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等,孩子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家长提出,而家长也可以基于对孩子的深刻了解,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具体指导。因此家长切实担负起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

4.3.1父母要切实关注孩子成长

父母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及早告诉孩子一些性知识,使孩子在身体变化的时期能从容应对,与孩子一道读有关青春期方面的书。如《预备青春期》和《正当青春期》。读完这两本书,就大致可以知道青春期孩子面对那些困惑,然后对照自己的孩子来想一想自己该怎麽做。主动和孩子谈一谈性,谈一谈爱情,告诉孩子一些他需要掌握的科普知识。

4.3.2对孩子进行示范性教育。

给孩子系统的性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两性性别角色的特殊含义,以完善自己的个性着手,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男性或女性;以及如何处理两性之间的交往,正确对待友谊,爱情与婚姻。孩子对异性的态度不仅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正确教导,也同样来源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父母要扮演好家庭和社会中的性别角色。父母及其亲友,邻居异性交往行为要检点。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体贴与关怀、以及适当的爱的表示,如拥抱、亲吻等等,都会让孩子体验到温馨而自然的情感。父母双方相互支持、共同追求,也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懂得新时代的男女是独立、平等的,都有权力为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而奋斗,实现一种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

4.3.3坦诚相见,善于沟通

当孩子发生问题时要坦诚相见,找恰当时机,以坦诚、关切、严肃、认真的教育方法及措施。可以举一些例子,谈谈别人早恋带来的危害,早恋失败后的教训等,尽量能克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家长平时要常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各种情况,以真诚帮助之心使孩子说出心理话,帮助孩子分析利弊,以长远目光调整自己行为。告诉孩子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把解决问题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应该让孩子知道少年青春情怀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反应,要学会用理智处理感情。婚姻是神圣而严肃的事情,学生时代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及培养能力上。学生身份,精力、能力、条件都不具备“恋”,大多是出于对对方好感而言,未来道路很长,难以预测因素多,这种感情难以稳固,反而带来伤害。相信,通过家长、老师的正确配合指导,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4.4争取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

增强社区对学生教育的作用。促使社区成员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与正义感,使人们之间在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情感沟通和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营造一个“人人关爱”的“大家庭教育”环境。

4.4.1营造优良的社区文化环境。

优良的社区文化环境包括社区和谐、休闲文明、注重公德、爱护环境、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等。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必须建好社区文化教育阵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社员评选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片蓝天。

4.4.2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挖掘好社区历史、名人、模范人物和优秀家庭等教育资源,举办青春期教育的相关报告会,树立孩子正确的性意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社区环境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

4.4.3净化好社区社会环境。

青春期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但是对不良社会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抵抗力和辨析力仍然很低,不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可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

相信,只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能够协调、配合起来,共同做好农村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给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以及良好的交往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现代农村父母只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指导、教育孩子,就能有效缓解和避免青春期的亲子冲突,与孩子共享快乐、健康成长。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