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我要用你的愧疚来达到我的目的

8年前 [07-23 14:00 周四]

    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辨别是与非善与恶的能力,是每个人的规则界线每个人的界线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标准也不统一。因为人类在不断成长中边界范围会不断变化,这有助于自己在心中不断更新情理和道德等有约束性的规则边界,让我们能变地更好去适应生活和工作。试想一下一个人不知羞耻,无惭无愧,没有任何约束与顾忌,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野蛮,导致伦理道德底线无限下滑,最终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这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必要的约束界线,是不能放弃的。简单地说良知是一种清明,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在成长中不断学习更新界线意识。

    激发良知,我的理解是一种清明,一种觉知,然后我们就有了自我的判断,引发无愧和有愧两种情绪体验。当有了是非的判断之后,自己就在问题区域(喜、怒、哀、惧)里。

    无愧---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我清明自己是对的,产生好的情绪体验,如:自豪,自满,高兴等情绪。(喜)

    有愧---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并产生反省,我清明自己是错的,产生坏的情绪体验,如惭愧,内疚,羞耻+内疚,愧疚的情绪。(怒、哀、惧)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为人格缺点、行为错误或者未能尽责、能力问题、外貌长相等而感到遗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譬如羞愧,羞耻,做错事后害怕被人发现的心神不定,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等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以上都是激发良知后体验到的有愧。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有愧感。这是人类个体心理成长和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类适应社会、改善自己的重要方式,但过多过少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譬如,两个人打架的时候,因伦理道德界线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自己有觉知,清明这是不对的),然后停止打架的行为,叫做有愧。

    再譬如,因为他人而感到羞耻。因为自己是从某名校出来的,自己的老师是著名的某某某等,而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做让老师或学校丢脸的事情,最终放弃了恶行,也叫做有愧。反之就是无愧。譬如,没有打架,没有做让老师丢脸的事等。

    举例中能发现,当清明自己是错误的,产生有愧的情绪体验后,自我的行为也会根据自己的界线然后判断做出反应,这是自己协助自己遵守界线的行为。那为什么还会说成是被操控了呢我的理解是,因为我已经觉察到了有愧或者无愧,然后采取行动,譬如停止骂人,停止打人。这是我的觉知,并用行动表达出来了。可此时对方的行为或语言,在描述他的规则界线,此刻我才会觉得被操控。同时伴随着情绪,因为被操控意谓着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必须按照别人的标准做事说话,正常的人肯定是不乐意的,情绪自然就会出来。觉知是自己的,但被对方利用后就变成了被操控。

    譬如:晚上2230左右

    1.我对女儿说:“我累了!我想睡觉”(我觉察到自己应该要睡觉,我的界线是时间不早了,我有疲劳感,需要休息。请你不要打扰我破坏我的界线,你也应该睡觉或者保持安静。)这是我自己察觉的需求,不是她的。

    2.女儿对我说:“妈妈我要穿机器猫裙子。”(女儿觉察到她喜欢的裙子不见了,那是她要的裙子,她可以自由支配裙子是她的界线,所以女儿觉察到自己应该穿裙子,妈妈应该帮我拿。)这是觉察的需求,不是我的。

    此时,双方都有了自己的觉察,并用语言表达出了需求。所以如果把各自的需求,加给对方那就是控制和被控制的角色。如果自己的角色处在被操控的位置,对方是以感情为武器操控我的行为而达到对方的目的,那就是对我实施软暴力。当对方的界限不等于我的界线,此时被操控者的行为就是不自觉不自愿地去做一件事,不是觉知的行为,是被操控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别人按上去的行为,好比贴上去的树叶,不是自己长出来的树叶,不是自发性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无操控的行为。因此需要先做邀请再做协助,我认为协助是我在无问题区做的,而此刻我正在问题区里,因此需要对方协助我。但上例中女儿那么小怎么做邀请呢?只能做自我协助,自己把自己的情况白描出来。

 那么现在就可以说对方的行为决定一切。其实我们是有清明的能力和改变“非”行为的本领,只是当他的说话和行为,让我觉得被操控时,那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就不是自愿行为了,而是被迫被逼的行为。虽然也照对方的界线和规则(你应该照我说的做),但不排除讨好、勉强、无奈的心理体验。当然如果对方的行为和语言,并没有表示出让我觉得被操控那么我们的行为和情绪便是自发自愿的。所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的界线和规则(我可以这么做、那么做或者怎么做,开辟自己的创造力),并在行为中不断自动更新界线,心理体验是学习、自愿、自信的心理体验。

 因此,我说:“我累了,我想睡觉!”和女儿说:“妈妈我要穿机器猫裙子。”其实都是想操控对方,对于1.我合适的做法是邀请,对于2.我合适的做法是协助,这样才不会让双发都错过。这个例子里面邀请和协助是同时存在的,很容易掉进对方的情绪中。为什么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会更让人掉进其中呢?原因还在于内在的小孩,因为创伤是生活中点滴造成的,小时候印刻在我们内心,所以处理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关系时,我们更容易触动内心的小孩,揭开创伤,或造成二次、多次重复创伤。我们每个人都有创伤体验,对方的情绪会让我们同理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童年创伤,由于成长生活中一连串的叠加创伤,再次感受过去所经历的,伤口会打开,会痛苦,会有情绪。又或者说我们一直看到的就是掉进对方情绪的示范,所以我们在那个当下也只会掉进那个情绪漩涡,很难做出正确的处理。我们习惯了心一动,念就起,行为即发的处理模式。我需要学习中间缺少的那个停顿呼吸,先协助自己再做邀请(邀请不等于要求),或者先协助自己再协助别人(协助不等于操控)。外在的行为和语言可能是一样的,但内在的动力是不同的,带着一份觉察和清明,不是操控和服从。

    生命是需要被爱被接纳的,这是在教会自己和别人怎么爱,学会对身边人的关注,对自己的关注,学着保护自己,区分彼此的界线,同时也不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外界的打扰。生活中的“邀请”有可能对方不配合,“协助”也会失败,这是我们必须清晰的。但是不断的练习会让很多事都发生改变,只要你坚持。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