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转]老师眼中的孩子和家长眼中的孩子为什么不一样?(周玉萍)

8年前 [07-15 22:42 周三]
 我经常看到家长找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非常客气地说:“老师,我的孩子是不是又惹祸了?”对于这样的问话感慨颇多。可以说他对自己的孩子毫无信心,也可以得知这个老师是经常报忧不报喜的。老师找家长已经成为对很多家长的一种暗示:孩子惹祸了。

    悲哀!我很是怀念曾经上学的日子,信息工具不是很发达,老师都是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家的家访。和家长交流时,既和家长说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也和家长说孩子存在哪些不足。而且,还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这样的家访,即使家长没有方法改变孩子,但是,总是会让老师对孩子有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了解,家长对于老师的印象也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是,现在信息交流工具这样的发达了,可以说交流比以前方便了许多,而老师和家长看待孩子的眼光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分析原因:
    1、双方不了解孩子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只通过在家或在校的表现不足以说明这个孩子是好还是坏,孩子之所以家校两重天,我只能说我们不了解孩子。首先,我们不了解孩子为什么在家听话,在学校调皮?其次,我们不了解老师所指的不好是以什么定义的,老师也不了解我们家长所说的好是哪些方面的好?再者,我们不了解孩子他们成长的规律,有些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错误,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和正确的引导,孩子自己会成长起来。

    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是我们和孩子交流、谈心的时间太少了。家长见到孩子往往很公式化地说:“你今天在学校表现好吗?被老师批评了没有?”也许这些家长还算好的,有的甚至一句话不说,还有的是一个星期才见一次面(由于忙于做生意,把孩子放在托管中心)。家长却是对老师寄托了很大的希望:“老师,我们太忙了,实在没时间管他(或她),你多费心了,帮我们看着点。”“孩子有错,您就使劲管,使劲打!”
    2、对孩子信心不足
    对孩子信心不足最明显的表现是家长表面上是决心管孩子,一定要协助老师一起管教,而实际上呢?家长内心已经给孩子下了“无可救药”的定义!我们该协助的人是谁啊?孩子现在有“困难”,谁来协助他走过来呢?你的信心就是孩子的未来,你对孩子都没有信心了,用冷漠失望、冷言冷语对待孩子,孩子对自己也不会有信心的。
    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是家长和老师的育人素养不够。抚养教育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负好责任,我们需要具备能力和信心。对孩子失去信心,也是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够。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要把责任和错误都归咎到孩子一人身上,也不要把责任都揽过来承担,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理智看待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智慧——育子智慧。对事不对人,有问题就去面对,就去解决问题好了。
    3、对好坏的评价不一致
   有的家长认为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凡事都要听话,这样很容易抑制孩子积极地思维和想象力。有的家长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别的方面都是次要的,这样很容易以点盖面,忽视了孩子人格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的老师认为上课注意听讲、成绩好的孩子是好孩子。这些认识都不免有些偏狭。孩子不爱听课,不好好学习是有他背后的原因的,以这个为好坏似乎对孩子也不公平。所以,我们家长要分析老师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是否中肯,是否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教育,是否希望家长配合他把孩子教育的更好而不是单纯的想要告诉家长你的孩子是如何如何不好。

    4、环境的差异对孩子的影响
   有句话说:环境造就人。环境影响人。孩子之所以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有不同,大都是所处的环境影响的。
   有的父母比较严厉,孩子害怕,在家里就显得乖乖的。但在学校里,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变得比较活跃,比如爱说话、爱搞小动作;有的父母正相反,疏于管教孩子,孩子在家里比较自由,很淘气,但在学校里出于某种原因,孩子可能就显得很听话。

    解决方案:
    1、多了解孩子
    除了和孩子多交流,给与孩子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还有什么更好的了解渠道呢?交流,不是只问必答,我们可以随便聊聊,可以交流思想,可以询问情况,可以一起看书读报,有声的交流,无声的交流,眼神上的交流,身体上的交流等等,都是交流方式。我们要伺机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目的只有一个:促进感情,增进了解。
    2、多给孩子理解和关爱
    当老师和家长反应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表现时,家长要冷静对待,切忌回到家中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孩子在学校可能要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来自老师,也来自同学。由于缺少经验,孩子更是在做着各种尝试和挑战,当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或者是“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孩子最想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理解和关爱。如果家长总是不了解原因,把错误都归在孩子一人身上,孩子就会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听自己解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爱说了。
    3、老师批评孩子,家长要保护孩子。
    理智地分析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回家不能总批评孩子。孩子知道老师经常批评他,就会对老师产生厌恶的心理,不喜欢这个老师,也不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这就事与愿违了。家长一定要尽量多地站在孩子一边,要理解和保护孩子。即使是孩子错了也要先表达理解和爱护,然后再轻松地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再次重复对孩子永远的爱和信任。保护孩子,也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4、检查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家长从自己的教育方式上来反思一下对孩子是不是过于严厉还是过于溺爱?家长也可以通过从孩子的表现
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谎、骗人,是因为您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击他人,是因为您对他的讽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您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坚强,惧怕困难,是因为您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
有以上三种状况就说明您的家庭教育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有以上四种状况就要随时注意您的教育方法了;
有以上五种状况就说明您的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必须请专家指导了!

    5、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
    加强交流,才能彼此了解。通过交流,家长也能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出现问题,早发现早想办法处理,不至于问题大了,才去交流沟通,这就加大了沟通的难度和解决问题的难度。
    6、适量刺激,激发斗志
   这是对一种长期处于关爱和保护之下的孩子来说的,家长的理解,孩子却没有意识,没有激发出对学习的重视,那么家长可以采取一种强制的方法,适当刺激孩子的自尊心,唤起孩子沉睡的心灵。前提是,家长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彼此信任,家长了解孩子心里的承受能力。

 

 
 
Re:老师眼中的孩子和家长眼中的孩子为什么不一样?(周玉萍)
[ 2010-5-10 13:06:32 | By: 陈虹(游客) ]
 
文章写得太好了,我很喜欢。
现代家庭确实缺少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对孩子总是一味的职责和埋怨,在孩子身上“寻找”所有的错误,从不在自己身上查找原因。只要老师找家长,家长就会认为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不问清原因,就对孩子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轻则一顿臭骂,重则一顿毒打,这样不仅对孩子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了的仇恨,同时也对老师产生了敌意,以致造成了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出了不一样!
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孩子的保护伞,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u/5615/archives/2010/201059224423.html晓岩整理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