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育孩子首先不能输在家庭教育上

8年前 [06-21 15:11 周日]
 

回顾几个月的学习,今天就顾晓鸣老师《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写上我的思考。其实听顾老师对十大理念的解读,已多次,一次次的聆听,每一次一样的内容,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动,不一样的收获。现在又坐在案边,视屏、教材、笔记,一古脑儿涌现,又一次的学习开始了。

(一)曾经的痛:

60后的我们,是学校的领导和骨干老师,女儿姗姗来迟,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信心满满:我们爱孩子,我们有知识,我们有能力,人家孩子行的,我们的孩子也一定要行!人家孩子上幼托,我们上小班;人家孩子在大班,我们孩子上小学。我们让孩子学跳舞,学书法,学钢琴,全然不顾孩子的需求,不顾孩子的感受。

我闺蜜的孩子,有的学习优异,有的学有一技之长,我们家是排行最小的,集各家所长,我们的孩子应该是最好的。人家孩子会的,我们的孩子都要会。殊不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生命的独立体,她的成长自有她自己的规律,再说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都不同,我们复制其他孩子的成长模板,且累加堆砌式学习,教育孩子的初心就是错误的。孩子再聪明,怎么可能样样喜欢,样样学好呢?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低级的育人错误就发生在我们身上!

自然,孩子学习受挫,慢慢自卑懦弱,学什么都不感兴趣,我们更是指责谩骂,家庭教育一度陷入僵局,谈孩子学习就色变,亲子关系紧张。聚焦孩子问题,永远解不开问题的症结,永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静心读书,才明白,原来,孩子的问题,根在父母。拿自己的想法给孩子设计,透过教育孩子,是想证明自己是谁,用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满足内心那个膨胀的自私的自我。孩子成长这么痛苦,孩子不健康,不快乐,我们那张虚设的脸不要又何妨?分数可以不高,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可以不学,切断弯曲走过的几年,一切归零,还孩子到她自己的生活状态中,做她喜欢的自己。孩子不是很优秀,但她很快乐;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尽管只有一小片,但蔚蓝,充满阳光。

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做最优秀的她自己,孩子才快乐。教育孩子要赢,首先做家长的不能输在家庭教育上。我们原来很优秀,现在的工作很出色,但这一切与教育孩子成才无关。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爸爸妈妈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面对全新的孩子,为了一辈子的永恒的职业,为了减少家庭育人错误,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二)家庭教育是系统过程,父母要提高家庭教育的意识:

几个月前的一个夜晚,21点左右,我正准备洗漱休息,手机响了。“老师,我是初三的某某某,我心里很难受,老师,你有时间和我说说话吗?”听着孩子的声音,脑海里一个清秀腼腆极度内向的男孩很快浮现了出来,初一上过他的课;初二找我沟通过一次,孩子爸爸妈妈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外地来上海打拼,现在双双事业有成;上小学前,孩子随爷爷奶奶在老家,轻松快乐;上学了成绩不佳,同事的孩子都很优秀,父母脸挂不住,外出不与同行,心里很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学校里家里少言语,内心很痛苦。当时我联系了孩子的父母,希望家长多关注,多关心,有抑郁倾向,建议去专门机构确诊。父母没采纳意见,保证孩子没事。

现在进入初三,面对中考,学业任务重,择校压力,孩子不堪忍受,而且认为他的存在,是整个家庭不愉快的根源,爸爸妈妈什么都好,如果没有他,他们还要好,拟好遗书,想死。在最痛苦的时候,能找我说话,我知道这孩子还有救。长达40分钟的交流,孩子基本稳住。

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是关键。从小宽松的隔代教养,与父母远离;上学环境的改变,父母出现,突然的严厉管教,学习的任务,父母忽视了孩子的适应能力的培养。父母的要强,与其他孩子的攀比,学习的困难,父母的否定,孩子的自我认同发生了错乱:我不是乖孩子,我什么都不行。父母关爱缺失,自我评价低,常年的压抑自责,想自杀,抑郁症状已非常典型。挽救孩子,说服父母,马上到正规医院诊治,刻不容缓。我第一时间约孩子父母,说明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在医院治疗的同时,和父母沟通,孩子问题的成因,父母的问题所在,父母接下来的改变。孩子的父亲真诚感谢我的帮助,坦言:原来认为做父母只要拼命挣钱,给孩子铺路;想不到,由于自己的疏忽,自己的冷漠、专制,害了孩子!老师,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吗?家庭教育只怕你不想不为,什么时候都不晚,有时间上中华家庭家庭教育网,学习自救!

孩子那么小,这么稚嫩,伤不起!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关爱呵护!高学历的父母,一旦醒悟,立马改变,效果骤显。陪伴孩子积极治疗,肯定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适时找孩子聊天,分数已不重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现在孩子的音乐天赋凸显(遗传父亲的,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音乐制作,乐器演奏,有模有样)。一家人和睦快乐,走向未来。

(三)提升家庭教育素养,把真爱给孩子

两个月前,3年级的班主任,让我给一个孩子做做工作,孩子不肯吃学校的饭,到中午不舒服,要求家人带回家。听老师简单介绍,这孩子的行为:厌学。找来孩子谈谈,了解到,前一段时间,体育轻度骨折,休息过几天;后发烧在家休了一周。现在吃不下早饭、中饭,胃不舒服,我想回家。身体不好,在家你在做什么呢?看看电视,有时还玩游戏。原来家里比较宽松,上课做作业当然无趣多了,累多了。看着孩子苍白的脸,瘦弱的身子,我打开电脑,给他看给吃早饭的重要性,不吃早饭的危害,并了解他喜欢吃的点心。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吃饭要得病,要影响智力,影响发育……让爸爸妈妈每天做好的,是人一日三餐,灌输有效。

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把孩子父母请到学校,了解孩子成长环境。父亲公司经理,工作加上照顾市区年迈父母的原因,平时不回家,对孩子极度宠爱,为弥补不在家的缺憾,双休日在家,一分钟不离的悉心照看,百依百顺,还唯恐照顾不周;内心极度担心焦虑。妈妈,外公外婆对父亲的做法不满,但拗不过。一周5+2,对孩子照看的反差特别大,孩子渴望父亲的溺爱,渴望父亲中途回家,而达到这一愿望的最佳途径就是生病。起先的猜测不尽对,回家看电视还是外显的东西,它背后还有原因。好在那父亲是真的爱孩子,爱孩子总得盼孩子好,我提了2条建议:第一到医院给孩子确诊,到底有没有病;家人教育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注意真爱与溺爱的区分。临走,让家长加了我的微信群,隔三差五传递中华家庭网上的资源,时不时地沟通我的学习心得。

之后那父亲又来了两次。周一父亲送孩子到校门口,孩子突然说胃疼,脸泛白,要回家。父亲坚持把孩子送到教室,并和班主任做了沟通,如果孩子真的长时间不舒服,打他电话。之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表示破天荒第一次拒绝孩子看似合理的要求;这几天家里的一些改变;等等,看看孩子是真的不舒服,还是假的。我们谈好了,班主任老师电话不来,那父亲自言自语:奇怪,孩子还真的可以装病?

奇怪的事可多着呢!你改变一点点,你的孩子变化超乎你想象!

第二次来,孩子的父亲坐了足足1个多小时。从孩子昨晚要吃肯德基事件说起,说孩子哭了将近1个小时,说他忍痛的坚持,说最后全家制定的合约:肯德基,不是健康食品,一周最多吃一次,同时满足一周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无不良表现。父亲好感慨:老师,之前我真的错了!爱孩子,不是随孩子心,随孩子欲,爱没有边界,不讲规则,我反而在害我孩子!

恭喜那位父亲走出了爱的怪圈!自我觉察,自我改变,孩子才有希望!现在的双休日,父子在一起游戏,运动,完成作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时间。父爱让孩子健康,使孩子快乐,陪伴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责任,这才是真爱!

     昨天收到孩子父亲的微信:“在您的帮助下孩子进步很大,谢谢您,何老师!我们全家希望孩子一直这样开心的成长!”

其实真正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你们的改变,才是孩子改变的开始。感谢家庭教育的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让我家庭和睦,让众人受益!让我这个老师做得滋润,家校合作又多了渠道,教育孩子又多了一招,轻松管用:问题孩子,首先问题在父母;改变孩子,首先提升父母育人素养;父母学习,找中华家庭教育网。

如果没有用现代家庭教育武装和改造了我,提升了我的育人素养,我无法想象如今我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无法用“对不起来道歉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无法挽回的和拯救的。

学习家庭教育最难改变和战胜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这就需要我们用空杯的状态,敢于否定自我,为自己的育人素养来一次革命性的改变,把家庭教育当成“信仰”去追求!接受家庭教育的洗礼让自己“重生”!家庭教育的践行,我还只是开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