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谈谈群体交往中的控制与被控制(转)

8年前 [06-17 17:35 周三]

不知为什么,在我的课程中,或者邮件咨询的问题里,家长关于孩子控制别人怎么办或者自己的孩子是否被别人控制之类的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不论是控制的还是被控制的,都会让父母觉得不舒服,相比较而言,控制性的孩子家长,大部分是因为担心别人指责自己教育有问题而烦恼,但是对孩子在控制过程中展现的领导才能(目前大部分人认为领导就是控制别人)还是觉得欣赏,但对于被控制的孩子,整个家庭都会觉得很着急。我们今天撇除其中折射的目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不谈,仅仅说说这个现象吧 。

 

    我想,首先大家要对什么是控制性交往有个了解。很多时候,孩子们之间的活动不是我们成人世界想象的那样,特别是6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价值观或者人生观来介入他们的活动。孩子在交往从呈现的模式无非来自两个:一为先天气质、二为家庭环境影响,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儿童之家的孩子中,如果2.5岁-3岁左右的孩子,之前没有去过任何传统园或者早教机构的,那他身上的交往模式就更容易被观察出来。比如火相的孩子,先天就有很强的控制欲,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帮助或者引导,一直到成年,这个控制欲都如熊熊烈火般的灼伤别人,也灼伤他自己。再比如水相的孩子,就需要通过跟随活力四射的对象来引燃自己内心的火苗,这种形式跟随是和被控制有绝对的区别的,如果有家长为此而焦虑,那倒是要反省一下自己内在真正不舒服的是什么。

 

   那如何判断孩子处于控制他人的交往模式中,或者是被他人控制呢?这需要比较专业的眼光和长期的观察,我们不能通过一两件事情就来下判断,也不要轻易下这个判断。我大致介绍两个观察角度,供大家参考,希望我的文字能尽量表述我想表达的。

 

 1、  看孩子游戏的目的。如果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主动掌控,而其他孩子愉快跟随,孩子们的目标都在游戏本身而非游戏中的人,那就是正常交往模式。相反,如果孩子游戏或者活动本身的兴趣不大,目标是去掌控某个人,那家长就要做更多的观察。比如,孩子A,看见别人的孩子玩滚轮胎,他立刻过去,把别人的轮胎按住,要求别人按照他的要求来滚,遭到拒绝后动手打人,老师介入处理后,A不再滚轮胎,而选择离开。另外有个孩子B,同样看到滚轮胎,自己立刻也拿起轮胎投入活动,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更多的玩法,以至于很多孩子都开始跟随他,此时有人破坏游戏规则,B立刻介入,说明游戏规则,要求对方遵守,如果遭到拒绝,B可能会动手,老师介入处理后,B会选择继续滚轮胎。这两个相似的事件中的孩子,有着非常相异的动机。

2、  看孩子的神情。游戏中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本能来决定各自在群体中的位置。身体弱小的孩子往往小脑子很好使,也就是俗话说的“有心眼儿”,而个子大的孩子,却常常靠身体的本能冲出去。群体中双方的强和弱根本就不是我们成人的脑子判断的。如果孩子神情平静、眼神清澈稳定,基本就处于正常情况中。比如两个孩子一起玩,A拿起一个东西,B一把抢过对他说“不是这样玩的,要这样玩”,A很愉快的等待并跟从了。此时我们除了欣赏A的宽容和智慧,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但如果孩子表情显示出害怕或者委屈,却不敢表达,依然长期跟随一个孩子,此时是我们需要继续观察并加以引导的。而这种引导,更多的不是靠语言,而是靠内心。我们老师常常会站在这个孩子的身后,用手掌慢慢抚摸她的后背,帮助他把情绪舒缓出来,有时候一个拥抱就足够了。我们也会询问这个孩子“老师带你去玩其他的好吗?”,但我们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依然不愿意离开那个让他不舒服的孩子,我们也不会强求,我们相信在这份交往模式里,一定有这个孩子成长需要的东西。此时,我们就要去寻找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因素,解决一个问题更多的不是对这个问题下手,而是去看问题背后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但如果一个班级中存在一个小霸王,孩子们对他都是害怕隐忍,这个问题就需要老师去解决了,涉及到园所教育,不在这里详述。

 

可能有人要问,那如果我们通过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

第一、   请相信,孩子绝对不是故意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交往,他是凭着本能和无意识做的。因此,请不要用我们的语言去唤醒他。我很不赞成告诉孩子“他在控制你,请你告诉他,不要控制我”,或者说“你不能控制别人”。好嘛,本来孩子自己不明白这是什么行为,现在他全明白了,明白之后,他就能做到吗?不能。我们说,大脑知道是一回事,行动做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妈妈抱怨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了。所以,这是第一步,不要把你的判断说出来,把你的焦虑丢给孩子。更何况,如果你判断错了,这种说法就更糟糕了。

第二、   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让孩子有犯错的机会,慢慢来,相信孩子。相对而言,控制欲强的孩子更容易遇到交友障碍。慢慢地,你会发现,其他孩子都不愿意和他玩,孩子会体会到孤独。此时,你要用爱去和他联结,讲一些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内心出现一幅图景,他才慢慢能体会为什么会这样。让孩子看到,力量并不是一个坏东西,而是看你如何使用,领导力是需要学习的。同样的,跟随也不是一个坏东西,而是如何平衡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这个世界,没有跟随者也就无所谓领导者。

第三、   最重要的,是去审视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是一棵树,除了本身树种的影响因素外,小树能否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最为关键的是环境。控制欲强的孩子,往往家里存在彼此控制的情况,不是老人控制小孩,就是妈妈控制爸爸,虽然看上去大家都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可孩子天天面对的就是那样的交往方式,他该如何学习。而被控制的孩子常常是自我发展受阻的孩子,因为遵循安全感或者被接纳而压抑自己的需求,也有一种情况是家里的规则过多,孩子通过跟随强者获取力量。不管哪种情况,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照出家庭百态。

 

希望我今天杂乱地浅谈能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最近常常处于不想写东西的状态中,也很害怕文字不能表达出我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还请大家包容。最后,非常强调一点: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是不同的,相信孩子,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自己体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成长自己,完善家庭。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