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跟随孩子的节奏

9年前 [04-09 21:24 周四]

         文\卓红

      这天,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位妈妈推着婴儿车不紧不慢地走着,婴儿车里坐着一个约一岁半的孩子,指着路边花园,咿呀咿的想表达什么,妈妈则完全没有理会,自顾自地推着婴儿车往前走,很快就要走过花园了,孩子仍不放弃,一边执着地指着花园,一边大声地咿呀叫着,很想让妈妈停下。见此情境,我禁不住快步上前,对妈妈说:“孩子可能想看看花吧?”妈妈没有表情地说“他想耍石头”。说完,继续推着婴儿车往前走去。看着这对母子离去的背影,我有点点失望!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讲了道理,孩子明白了,甚至可以准确地复述出来,但却做不到。很多时候,我们会责怪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缺乏自信心,殊不知,这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有意无意中,用说教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忽略或剥夺了让孩子亲自感知事物的机会。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知识渊博,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不能直接通过别人的讲述而获得,必须是与客观物质世界直接接触,与人相互交往中获得,这个过程,也是满足孩子天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的过程。因此,和孩子(特别是小龄段孩子)在一起时,一定要时时观察孩子的注意点所在,跟随孩子的节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触碰物质世界和与人交往的需求。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回到上面的事例,妈妈可以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将孩子从婴儿车中抱下来,让孩子自己行走。让孩子闻花香,摸石头,听石头敲打出来声音,让嗅觉、听觉、肤觉等多感觉通道一并接受刺激。即使手脏了、衣服脏了,都没关系。坚持这样做,孩子不仅动作会更灵活,还可以从多方面认识接触不同物体;不仅为孩子进一步的智力发展准备了条件,还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妈妈此时确实有非常紧急的事,必须带着孩子尽快离开,也绝不可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而应对孩子表达同理心,用孩子能理解的口语或肢体语言告知原因。

 

只要有心,只要留意,跟随孩子的节奏,自然界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教室,到处都是教材和教具,每个爸爸妈妈都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