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一次聊天的启示

9年前 [06-18 16:13 周三]

一次聊天的启示

文/赵云红

      事件回放: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做完作业的儿子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我现在要把一首好听的日语歌曲的歌词用罗马音翻译后打印出来,我一定要学会这首歌。”记得当时我也是用手机兴致勃勃地在群里参加着讨论学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风一样地闪开了。几分钟后,他拿着打印好的歌单再次来到我面前,一副想和我聊天的样子。想起学到的在孩子需要时一定要给予关注的话,我放下了手中的电话,决定放弃自己的学习,来陪儿子聊天。
      “那么快就打印好了?来让我欣赏一下,罗马音长得什么样子。”我主动表示了自己对罗马音的兴趣。
      儿子把手中的纸递给了我,我一看,笑了:“这分明是英语单词嘛,怎么会是罗马音,和日语有什么关系?”
      儿子急了,一把抢过我手中的纸,有些不屑地对我说:“不懂了吧,别看他长得象英语单词,读出来可完全不一样。”
      “那你会读吗?”我好奇地问。
      “当然,不信我读给你听。”儿子说完照着纸上读了起来,还真是日语的读音。
      “快,把你那歌曲找来我听听,看看是什么感觉。”我立时来了兴趣。
      当歌曲开始播放后,我傻了眼,歌曲的旋律很快,看着歌单上的罗马音,我压根就不知道唱到了哪里,而儿子却能照着小声跟唱,并告诉我唱的位置,我开始崇拜儿子了:“儿子,你真厉害,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罗马音的,你今天不说,我都不知道。”
      “很简单啊,在网上搜索、翻译歌词的时候,用的都是罗马音。不但如此,经常看动漫,我还学会了很多日语的日常用语呢。”儿子平静地说。
      “真的?那我考考你如何?”我试探着问,话音里透着惊喜。
      “你考吧,我才不怕呢。”可能是被我崇拜的感觉很好,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我挑了几个诸如“谢谢”、“对不起”、“你好”、“吃饭了吗”等简单的用语对他进行了测试,别说,对答如流!
      “儿子,我发现你很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哦!努力一下,也许用不了几年,你能精通几门外语呢。”我由衷地对儿子说。
      “我倒没想那么多,现在只想尽快把这首歌学会。”儿子依然平静地说。
      时间过去了两三天,儿子说他已经学会一半了。

      我的思考:
      那天和儿子聊完后,我特意到网上查了罗马音,才知道所谓罗马音,和罗马语没有任何关系,它主要作为日文韩文的读音注释,类似于英文中的音标对英文单词的读音解释,其实就是一种音标,和我国的拼音是一样的用处。
      这些平时不会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东西,儿子用起来却轻车熟路,比自认为有教育孩子能力的我做得都要出色。今天一番聊天,说实话,是儿子教育了我,从这次聊天中,我有了如下认识:
      一、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表示出兴趣,可以有效地改善亲子沟通。孩子需要家长的关注,当家长认同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关注时,孩子感受到的是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自然能敞开心扉,打开话匣,营造出平等的交流氛围。试想,当儿子想来和我聊天时,我对他说“整天就知道弄这些没用的东西,它能帮你搞好学习吗?”这场兴趣盎然的交谈就不可能存在了。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会想方设法地去自觉学习。这一点在我儿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小学时有段时间他迷上了折纸,我给他提供了需要的纸张和折纸的图解书,开始时我给他讲解怎样照图去折,各种线条的含义是什么,后来他就照着自己去捉摸,一段时间后,看图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他玩的电脑游戏也是一样,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他自己找些教程、视频来学习,技能提高那是相当地快,经常有人找他帮忙练级,那种成就感虽不能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帮助,但我坚信这些自学的经历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一定会给他带来启示。
      三、不要再用我们头脑中传统的学习模式来看待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我们学习的时代,知识的传播方式非常有限,衡量一个孩子学习是否用功,主要就是看他在教科书上停留的时间到底有多少,而现在,知识的传播途径空前发展,孩子们从课本以外有很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些是我们都意想不到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我,他可能因为识的字太多,太骄傲了,上课也不好好听,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在家里从来没有好好教过他认字,这可能吗?半信半疑的我回到家里,找来一份报纸,挑了一段让儿子读,他居然能读出大约70%!后来我问他是怎样学会这么多字的,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答案是看动画片时看字幕学的。所以,我认为不是只有整天埋头在教科书里的孩子才是用功的孩子,他们懂得的知识有时我们真的不知道。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