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群讨论:家长如何倾听,孩子才愿意说

10年前 [04-02 22:31 周三]
 

指导师施凤珍

 

又到了我们周三的讨论时间

指导师施凤珍 

今晚我们的话题是:家长应如何倾听孩子,孩子才愿意说。

指导师施凤珍

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专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的父母,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也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人。

指导师施凤珍 

大家能先说说倾听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提升班2王艳霞

能让人的情绪得以发泄

指导师施凤珍

说得好 

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讲师  吴群英 

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   

提升班2王艳霞 

增进亲子感情

卢柳清 

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指导师施凤珍 

先看一个真实的例子:这一天,女儿在该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回家。父母开始是责怪:这孩子,又贪玩了。继而是愤怒:都什么时候了,人影子都不见!“不等她,我们先吃!”心想她回来非得“好好教育”她一顿不可!晚饭后7点、8点,父母越想越焦虑:这孩子,该不会出什么事吧?遂越想越害怕,开始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女儿的同学。正在此时,门响了,母亲迫不及待去开门:劈头一阵责骂,“你死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差一点没去报案……”女儿试图解释,但母亲此刻哪里容得下倾听女儿解释?劈脸又是一个巴掌,打得女儿捂着脸跑进自己的房间去嘤嘤哭泣了。

大家结合上面的例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导师龙华要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很不容易!

指导师龙华 

特别青春期的孩子。

卢柳清 

母亲在发泄自己的怨气

指导师施凤珍 

指导师施凤珍 

母亲用“责骂和巴掌”传达了自己对女儿的那一份刻骨铭心的关爱。 

提升班3姚晓华 

错在母亲。他没有把自己的爱用正确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指导师施凤珍 

这样的爱只能使孩子害怕

指导师施凤珍

使孩子关闭心扉

指导师龙华

这样的母亲该好好学习!

贝贝林芝 

不敢与家长沟通

指导师施凤珍

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

卢柳清 

女儿很迟回来一定要原因,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母亲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听听孩子的解释

指导师施凤珍 

倾听孩子

指导师施凤珍 

帮助孩子

提升班2王艳霞 

父母往往反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明明心里是担心但表达出来确是在责骂,我觉得我妈就是这样的

卢柳清 

要把自己担心的情绪变为关心,引导孩子倾诉

提升班3姚晓华 

妈妈要这样想:谢天谢地。平安回来。问问到底咋回事儿。若有错,教育。若无错,也要教育。但绝不是发泄的教育。

讲师  吴群英 

要学习的还是家长   

指导师施凤珍 

绝不是发泄的教育。

卢柳清 

要用爱心和体贴去接纳孩子,才能让孩子说真话,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真相

指导师施凤珍 

“积极倾听”帮助孩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当家长通过“积极倾听”表现出接受孩子的情绪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接受这些情绪。它能够从父母的反应中得知,情绪是友好的 。父母是可信赖的!

提升班2王艳霞 

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平湖兰燕玉 

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

提升班3姚晓华

要用爱心和体贴去接纳孩子,才能让孩子说真话,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真相

卢柳清 

要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提升班2王艳霞 

平常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把握好严与松的读,要不该子会因为害怕而不敢说真话

提升班2王艳霞 

指导师施凤珍 

是的,一起面对他的感受,他才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导师施凤珍 

大家再再来看看这个这个例子例子

孩子:“我今天叫到老师办公室去了。”   
家长:“哦?”   
孩子:“是的。我们新来的刘老师太罗嗦。  
 
家长:“太罗嗦?”   
孩子:“我简直受不了他。他站在那里直在说自己的事,还指望我们感兴趣。要多没意思有多没意思。”   
孩子:“上这样课难免不做小动作,你说对不对?所以他在上课时我和陈英杰一直在开玩笑。真难以想像世界上有这么差劲的老师。”   
家长:(沉默)   
孩子:“好的老师我就学得好,但是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什么也不想学了。我真不明白学校里为什么会让这样糟糕的老师来上课?”   
家长:(耸耸肩)   
孩子:“不过我想我还是应该尽快适应,因为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那么好。好老师总是少数的。再说我要不好好学习最后考不上大学,倒霉的还是我自己。”  

 

提升班3姚晓华 

我们的孩子有许多“善意的谎言”都是我们父母给逼的。我们许多时候让他们处于矛盾之中。在夹缝里生活。所以他们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指导师施凤珍

大家谈谈这个家长的做法

卢柳清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OK

指导师施凤珍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贝贝林芝 

很有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说

指导师江承杏 

这位家长不仅倾听,而且回应了孩子

卢柳清 

家长简单回应,孩子就把什么想法都倒出来了

指导师施凤珍

很高明的做法

贝贝林芝 

指导师江承杏 

因为有了倾诉的对象,孩子就会用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就有了理性的策略

平湖兰燕玉 

这样家长的做法是正确的,耐心倾听、简单回应,不个

指导师施凤珍 

好的倾听,接受是关键。所谓接受就是指父母认同孩子当时的状态。父母可以用肢体、声音语言表示对孩子的接受。

平湖兰燕玉 

不做过多自己的看法

指导师江承杏 

眼神也很重要

卢柳清 

倾听的四个技巧:1、全神贯注地听,2、用······”“······”“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3、说出他们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与他们共情

指导师施凤珍 

眼神、表情、动作都很重要

指导师江承杏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倾听者,她在叙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导师施凤珍 

卢柳清

提升班3姚晓华 

平时就要培养家长的这种亲子关系了。如果平常不作为。临时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指导师施凤珍 

默默地听,有的时候没有反应是最好的反应,这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接受。

卢柳清 

谢谢鼓励

指导师江承杏 

是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沟通就无从谈起。

指导师江承杏 

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指导师施凤珍 

从上面上面的例子我们而已看出:孩子如何从首先承认自己受罚到发泄对老师不满的情绪,再考虑一直这样做的后果,最后自己独自提出解决方案。孩子不但没有停滞不前,而且在成长。 

指导师施凤珍 

倾听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陈丽芬 

静静的倾听是最好的良药,平时能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那样教育起来就轻松多。

指导师施凤珍 

那么我们来说说怎么做才是良好的倾听呢

指导师江承杏

倾听能让我们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他产生共情,这样才能打动他们的心,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指导师施凤珍 

陈丽芬:
静静的倾听是最好的良药,平时能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那样教育起来就轻松多。

陈丽芬 

谢谢!

指导师施凤珍 

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指导师施凤珍 

倾听时可以有哪些身体语言呢?

指导师江承杏 

1)耐心——接纳孩子的感受
2)眼神交流
3)简单回应:呀……啊
     适时重复

指导师江承杏 

案例:谢谢你听我说这些

一位妈妈声带长了结节——十天内不许说话。
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嚷:“我恨老师!再也不去学校了!
如果平时听儿子这么说,妈妈一定要严厉地训斥他,但是医生让她禁声,所以她什么话也没说。
儿子伤心地哭诉:“今天写作文,我写错了一个字,老师就嘲笑我,同学们也都笑我,真丢脸!
妈妈还是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
儿子沉默了几分钟,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了,同学们还等着我呢,谢谢你听我说这些。”

提升班2蓝书胜

在孩子倾诉时留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把话讲完

卢柳清 

与孩子面对面,放下手中的东西

新疆家长邓依萍 

我觉得这种倾听是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建立,如果他小的时候我们认为他小,不在意,等他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会再愿意说与我们听了

指导师施凤珍 

是的


不要急于提问、指责孩子或提意见

指导师施凤珍 

孩子说话说话的时候用眼睛“听”。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来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指导师施凤珍 

千万千万不要制造“墙壁”。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着书。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碍。 

陈丽芬 

宝贝,妈妈爱你!亲亲他。用眼神告诉他妈妈是他最有力的后盾。

卢柳清 

听,要真诚

陈丽芬 

是的。

指导师施凤珍 

讲话中最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

提升班2蓝书胜 

在孩子说完时要与孩子互动

指导师施凤珍 

怎么互动呢?

新疆家长邓依萍 

倾听时不能说一些打击孩子的话

 

指导师江承杏 

除了简单回应,尽可能能说出孩子的感受

指导师施凤珍 

  那就是积极倾听了

指导师江承杏 

让孩子感觉有人能理解他

提升班2蓝书胜 

讨论孩子的话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指导师施凤珍 

这个时候用“你......”开头

指导师施凤珍 

说出孩子的感受

提升班2王艳霞 

不管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要传递给他理解他接受他的讯息

指导师江承杏 

其实,比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
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

指导师陈小莉 

刚刚倾听完一个孩子诉说自己的压力,看到大家的讨论,真好

陈丽芬 

要多留意孩子话中话尾真正的想法和意思。

指导师叶建玲 

倾听别人的话是表示尊重他,相信他所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让他人觉得有价值、受尊重,于是彼此的关系就在无形中建立了。

指导师施凤珍 

读懂孩子话语背后的意思

提升班2蓝书胜 

我一般只会讲我对他所说的事我的看法,然后再问他的看法

指导师陈小莉 

可以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让孩子说说他真实的想法

指导师陈小莉 

比如:你想说什么?

指导师江承杏 

角色换位,把自己当成是孩子,站在他的位置,想象此情此景下自己会有什么的感受和心情。

指导师陈小莉 

你是不是想说。。。?

指导师叶建玲 

当我们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父母内心无条件的最人性的关怀和最温馨的爱。也就是说,当孩子不论做了什么,都不会担心被家长抛弃的时候,孩子就会把自己的心事毫无保留地告诉家长。

指导师江承杏 

安全感

卢柳清 

信任感

提升班2王艳霞 

对,我们很多家长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操控孩子,而忘了该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指导师叶建玲

一般情况下,我们与孩子的喜怒哀乐差异很大。我们应该时刻怀着一份好奇之心,倾听孩子的唠叨,表现得乖一点,傻一点,尽量少发表意见,就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需要注意一点,有些家长习惯与孩子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对话,这不是倾听,更不是有效的沟通。

提升班2蓝书胜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求同存异

陈丽芬 

如果我有耐心,有用心去感受和回想儿子所说的,我就能明白他的意思了。

讲师  吴群英 

无条件接纳孩子,像朋友一样对待,不过有时觉得有点难   

提升班2王艳霞 

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朋友或同事去对待,平等交流,充份尊重

指导师江承杏 

朋友式的沟通是最有效的

提升班3姚晓华 

那就要我们

指导师江承杏 

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朋友或客人

提升班3姚晓华 

要求太高做不到呀!

指导师江承杏想象着站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的知己。

指导师施凤珍

不断修炼

指导师陈小莉 

修炼

指导师江承杏 

姚老师,你把孩子当成我吧


提升班2王艳霞 

不要把孩子当成“孩子”

指导师叶建玲 

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家长自身素质的提升!!!

指导师施凤珍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陈丽芬 

教育有时最难掌控是自己的情绪啊!

指导师施凤珍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真的太棒了

卢柳清 

坚持学习能改变你的心态

提升班2王艳霞 

凡事我们提供建议,决定权在孩子

陈丽芬 

是的。

指导师施凤珍 

今晚的讨论非常热烈,关于如何倾听这个话题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指导师施凤珍 

谢谢你们的参与

指导师施凤珍 

十点整,我们今晚的讨论到此结束

指导师施凤珍

下周三不见不散!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