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帮助脾气暴躁并伴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

10年前 [11-11 22:46 周一]
     情景再现:
        我们周末校区孩子挺多,昨下午正在游戏室里和家长们聊天,突然发现在积木区里两个四岁左右的小男生起了小冲突,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垫子上跳来跳去,不小心把班上另一男生搭的积木撞到了,只见搭积木的男孩儿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气愤地过去把另一男孩打了几下,被打的男孩家长刚好路过,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把自己的孩子带离了现场,而这时,打人的孩子却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当中,他妈妈听到吵闹声也进到游戏室(但不知道孩子哭闹的原因),孩子边说边哭,声音越来越大,嘴里一直说着要打他,就是要打他,妈妈也有些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被打的男孩又一次进入游戏室,而打人的男孩则努力挣脱妈妈的拉扯,想去继续打那个小孩,在这短短几分钟时间,孩子的情绪起伏很大,一直控制不住要打人,对于这种脾气暴躁伴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现场处理:
       对正准备攻击别人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抱住孩子,明确告诉他:“你不可以打人,这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 
      直到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些,再向孩子和现场其他人询问当时的情况。
     “我看到你很生气,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了?”
      第二点,当了解到打架的真实原因后,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接纳,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哦,原来是小T把你搭的城堡撞到了啊,怪不得你这么生气。你现在好点了吗?”
     当孩子看到妈妈能理解而不是一味批评他时,他一定会把自己的情绪向家长进行表达,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
    第三点,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一方面对是情绪表示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要向孩子表示不能接受或没有效果的行为,家长在孩子的情绪稳定后,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
    “刚才小T不小心把你积木撞倒了你很生气,妈妈很明白你的感受,但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要是你碰倒他的积木他也这样打你,是不是你们就不能做好朋友了呢?”
  “刚才小T碰倒了你的积木你很生气,换作妈妈可能也会这样,但你打他就不对了,因为他可能不小心碰到的,你打他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啊?你可以告诉他让他小心点或者和他一起玩?你觉得呢?”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纠纷问题,帮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要次下次我们玩积木时再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准备怎么办呢?”
     这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会在这种不断的引导中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解决自己与人相处的问题了。

     日常训练:
     一.孩子的坏脾气:这里主要是指孩子面对某些让他不高兴的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比较激烈的行为反应,如哭闹、喊叫、在地上耍赖等,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让孩子减少或停止发脾气,并学会用适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一)方法:
      1.当孩子发脾气时,对他的行为予以忽视;
      2.对孩子比较适宜的行为,家里要经常予以表扬强化;
      3.帮助孩子学会以适宜的方式应对不良情绪反应。
   二)步骤:
     1.家长可以在家记录下孩子发脾气的频率,当准备实施矫正方案时家里人要达成一致。
     2.当孩子发脾气时,忽视他的行为,即出现上述不良行为时,就当他不存在,不理他,不看他,不生气,不沮丧,孩子能发现家长的变化,总之,这时家长的行为、感受都必须和孩子的行为相脱钩。
    3.如果可能让孩子呆在他发脾气的地方,你在他旁边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当在公共场合出现这种情况,干扰到别人时,把他带离到人少的地方,继续在旁边等待,直到他安静下来为止,但是不需要给他讲道理。
   4.在忽视孩子坏脾气的同时,我们要对他适宜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赞赏,强化他的适宜行为。
   5.帮助孩子面对他的情绪。仔细观察孩子发脾气的情境,如果发现相关诱因,要采取一些行动来帮助他,如前面案例所提到的共情,鼓励孩子通过赞同你、细化你的描述等方式来表达他的感受,然后一起想办法如何去解决问题,当孩子处理得很好时,要及时表扬。
   6.家长行为:平时一定要做孩子的榜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二.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指孩子打人、咬人、向别人扔东西等行为,通过训练帮助孩子停止这些行为。
   一)方法:
    1.行为发生前要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2.表扬孩子的适宜社会行为;
    3.当孩子打人时,使用自我控制时间策略。
二)步骤:
   1.对孩子长期观察,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每当预计会出现那种情况时,家长一定要警惕,如拥挤的游戏空间、玩具数量少、孩子受到挫折、和年龄小的孩子在一起时,家长要密切注意这些情况下孩子的反应,预防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
   2.观察孩子的积极行为,当孩子很好地处理好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问题后,家长一定要及时表扬,对好的行为进行强化
  3.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后,家长需要做以下事情:
   1)迅速检查被攻击小朋友是否受伤,如果可能请其他人安慰被打的孩子;
   2)平静带自己的孩子到某一安静区域,在家里也可设定一反省区或处罚角之类的地方,严肃而平静地告诉他:我不允许你伤害其他小朋友,你现在就待在这里,直到你准备好重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为止。
   3)家长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陪伴,但不和孩子说话,也不看他。
   4.家长行为:
   1)家里不要给孩子播放内容比较暴力的动画片,如《奥特曼》、《铠甲勇士》、《熊出没》之类含有暴力情节的片子,孩子容易模仿;
   2)家长尽量不要以暴制暴,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
   3)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一定要耐心。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