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和孩子经常谈点哲学

10年前 [08-29 15:20 周四]


女儿上初三之十
  女儿到初二之后,就进入了青春期,按书本上的说法,这是很关键也是很危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开始对世界、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由于知识和经历的不足,这种认识和判断往往是偏颇甚至是极端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成人的引导,尤其是家长的引导。
  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女儿成绩不理想,我陪她到王府井的首都口腔医院矫正牙齿,路上我说:“如果你不认真学习,考不上好的大学,将来就可能到电影院卖票、或者商场卖东西”。女儿听了,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呢。”我一听这话,就不再说什么了。
  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有一次说过死的话题,当时的情境我已经忘记了,反正她很不开心,她说:“与其这样还不如死了呢,我说的是当真的”。
  当时我听了,感觉非常震惊。
  我总觉得生死的话题是一个很沉重、很严肃的哲学话题,距离小朋友很遥远,小孩子是不应该企及的。但是,现实情况是,孩子们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包括人生的意义等问题。
  上周,是清明节的假期,女儿应同学之邀到动物园游玩,在游玩过程中,她和另一位女同学探讨起人生的话题。回来后,和我一起分享和探讨她们的思想交流。
  她说:“其实人早晚都会死的,为什么不能及时享乐呢?干嘛让我们这么辛苦地学习呢?如果活着不快乐,还就不如死了呢?”
  我听了她的话,有些惊讶,也对为什么有些中学生选择轻生有了认识。
  我说:“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你要知道,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成长起来是多么困难啊,生命的获得是多么宝贵啊。人是动物里面成长期最长的之一,一个人要长到18岁才算是成人,其间倾注了家长、社会多少心血啊,如果一些孩子在压力太大时,选择了死,那是对社会、对父母的不负责任,得让亲人多么伤心。而且,人在社会上,会享受到很多快乐,会有很多美好的体验,年纪轻轻就告别人世,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女儿好像听懂了似的,点点头。
  我说:“虽然人总有一死,生命最终要完结,但生命过程是真实的,每个人都要获取美好的体验。你们现在努力学习,就是要有一个好工作、好收入,能有条件获取人生的美好体验。”
  女儿又谈起她的同学观点。
  她的一位女同学,名字叫XZ,家境很好,在初一时很用功,但后来觉得,为什么我们中学生要这么苦,每天六点就起床,上了一天的课,回家还要做作业,周六还要上课,而大人们可以玩乐呢?想到这些之后,她就选择了能玩就玩,及时享受,放松了学习,成绩也下来了。
  我说:“每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都有自己的重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努力学习有了好工作,才能享受生活。到工作后,就要努力工作,工作之余才是玩乐。人是不可能总在享乐中的,那是不可能的。古人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个道理。”
  女儿不再说话,忙自己事的了。过了一会儿,她又说:“XZ说,其实现在学习好坏和以后在社会上混得好坏,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人学习较差,上了较差的大学,其实以后也会找到好的工作的。”我听了,心里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会给自己找理论依据。我说:“说起来有这种现象,但是基本上还是学习好的,将来在社会上混的好一些。一方面成绩好证明他的智商高一些,另一方面也证明他能管住自己,能约束自己。另外,学习好,上了好的大学就相对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女儿又和我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我感觉,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多,头脑比较活跃,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说:“XZ同学家境不错,很多富二代的家境更好,但是并不代表他能一辈子都过好日子,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的生活,还是需要自己有能力、有本事的,父母不可能管一辈子。”
  我说:“现在我们可以作一个约定,将来一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一定是现在知道努力的人,而不是现在天天不学习,吃喝玩乐的人,就像你们学校的某些纨绔子弟一样。”
  女儿听了,点点头。当晚做作业比较踏实。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22915&PostID=32233618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