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郭桂杰老师主讲《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1年前 [08-18 12:38 周六]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众所调知,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探讨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希望大家掌握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门科学的工具,掌握打开家庭教育科学之门的钥匙。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既是认知体系,也是一套行为规范。只有认识和掌握它,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自觉地运用它,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需要掌握以下十个内容:1、德育为首的原则。2、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原则。3、平等对待孩子的原则。4、与孩子感情交流的原则。5、给孩子自由的原则。6、教育孩子统一的原则。7、以家长为榜样的原则。8、信任孩子的原则。9、宽容的原则。10、鼓励的原则。家庭教育的方法需要掌握以下十种方法:1、榜样示范法;2、说服教育法;3、行为训练法;4、家规制约法;5、客观评价法;6、表扬激励法;7、自我教育法;8、环境熏陶法;9、艺术陶冶法;10、批评教育法。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在不违背原则的范畴内,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操作实施。

首先我们交流: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就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必须遵循的规律和基本要求。这些规律和要求就是家庭教育的原则。

1、德育为首的原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一个人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发生联系,首先是从家庭里获得的,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德育教育在孩子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打的好不好,牢不牢,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爱心教育又称感恩教育。爱心教育具体包括的内容是爱自己,尊重生命;爱父母,爱老师,爱亲人;感恩他们在生命里给予的无限快乐和温暖;爱祖国,爱集体,感恩身处大团队,大家庭中所获得的力量和前进的动力。试想,如果一个家庭不懂得爱和感恩,这个家庭就会残缺和破碎;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爱,不懂得相互感恩,夫妻之间的爱情之花就会凋谢;如果亲子间,不懂得感恩,就没有亲情;如果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没有友爱,就不会收获友情的硕果。如果一个社会不懂得感恩,这个社会就会动荡。所以,培养孩子的爱心从爱护一株小草,一朵小花,一滴水,一份感情开始。

2、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原则

家庭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生理规律和心理规律,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特点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其教育内容。

03岁的孩子,主要是培养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仿佛在巨人的世界里,这时侯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需要温暖的怀抱,所以家长应多抱抱孩子,不要总是把孩子扔到小车里、小床上。1-3岁的小孩,如果每天是在家长柔和的朗读声进入甜蜜梦乡的,这些孩子就很有安全感,与父母的感情就亲密。

4-6岁的孩子主要是规矩的培养,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

下面讲讲美国妈妈苏珊教育孩子的两件事所透出的教育规矩:

第一件事:教孩子遵守与小朋友玩的规矩

托比和两个女孩在公园玩“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忽然,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放声大哭。另一个女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此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见此情景,妈妈苏珊走上前,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一声不吭,拿起小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次还这样吗?”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地摇头。妈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教孩子遵守与小朋友玩的规矩,让孩子更深地感受到不可以用玩具打人的规矩。

第二件事:教孩子遵守生活的规矩

一天中午吃饭的时侯,托比将盘子推到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妈妈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是!下午,苏珊和婆婆商量,晚上要做托比爱吃的中国菜,中国婆婆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晚饭时,托比欢天喜地爬上凳子。苏珊却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并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苏珊毫不心软“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临睡前,妈妈向托比道晚安的时侯,他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否定了。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妈妈温柔地回答当然可以。托比甜甜地笑了。托比的中国奶奶说:“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着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孙女,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后面跑,孩子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五六岁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如今上寄宿初中,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从托比成长的两件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把握家庭教育原则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7-12岁的儿童主要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这时期的孩子,最需要家长耐心、用心、热心、诚心、真心和细心地引导和扶助孩子成长。

13-15岁的儿童正处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即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变”,情绪不稳定。家长这时侯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情感发育,切忌指责和训斥,保持好态度、好情绪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16-18岁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基本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观察力、联想力迅速发展。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理想信念、合理规划未来。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原则就是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成长的特点。因人、因时、因事地对孩子进行适当和及时的教育。

3、平等对待孩子的原则

家长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不认同你的观点,跟你理论他的意见或者建议,家长就应该静下心来,听孩子把话说完,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如果他说得有道理,家长就应该谅解和接纳孩子的意见。他们的一些想法有时不太成熟,或是故意与你为难,你也不要发脾气。这就需要家长跟孩子讲明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要家长平时多注意加以引导,孩子就会在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和爱护中尊重家长的建议和指导,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我们从两个案例中看家长如何平等对待孩子的。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考了62分的卷子后,大发脾气,三下五除二把试卷撕碎,揉成一团打在孩子的脸上,当转身离开时还扔下一句“笨”,这时侯孩子既感觉恐惧委屈又失去了自信。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案例:孩子拿着刚发下来的试卷敲开了家门,孩子低下头,把考了六十多分的卷子举到妈妈的面前,眼睛一直没敢看妈妈的脸,妈妈把卷子接过来,牵着孩子的小手,招呼着进了家门。妈妈先把卷子的前后面看了一遍,然后蹲下来,双手俯着孩子的臂膀,眼睛看着孩子轻柔地说:“把错题在算题本上改过来,不会的可以问妈妈。”孩子听妈妈这样一说,响亮地“嗯”了一声,神情轻松地坐到凳子上把错题全部改好,并自己主动地把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做了一遍。

4、与孩子感情交流的原则

家长跟孩子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并不难,因为孩子在上学之前至一生,最亲、最近、最值得信赖的人就是父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在带孩子玩的过程中,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多和孩子说些他感兴趣的人和事,从中灌输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崇拜,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如何为人处事。

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更为重要。孩子面对学习的压力和五彩缤纷的社会,如果能跟家长经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解除自己的不解和困惑,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及时雨的作用。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两姐妹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到上小学一年级时回到父母身边,爸爸妈妈经常应酬和加班,晚上很晚才进门,两个女儿很少在天没黑以前看到爸爸、妈妈回来。晚餐是雇请了一位阿姨准备的,两姐妹天天吃着电视餐,几乎没有父母陪她们吃饭的时侯。如果爸爸妈妈和她们一起吃饭,也是拿成绩单问来问去,好像法官在审讯犯人似。所以,姐妹俩整天盼着放假,回老家和爷爷奶奶过生活,因为爷爷会烤地瓜,奶奶会讲故事,边吃着烤地瓜边听着奶奶讲的动人故事。所以,趁孩子小的时侯,就建立好家庭沟通的管道,每天陪孩子吃饭,说说轻松的话题,晚间抽出时间和孩子说说话、玩个游戏;假日一起出去走走,一起打扫房间,都可以凝聚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其实说简单点,做法很简单,就看家长用心没有。亲子沟通是双向的,不能只有父母训孩子,也要让孩子说说他的感觉,才能彼此了解。彼此的互动很重要,不要只是一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目瞪口呆,必须保持经常性的互动与良性地沟通。总之,孩子小的时侯,家长遵守了感情交流的原则,孩子成大后就不会对家长冷漠。

5、给孩子自由的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会出问题。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交友的空间、玩耍的空间,自己处理问题的空间。

有一个家庭,父母都是国家的高科技人才,为了让儿子出国留学,从小就不准孩子出去玩,要求孩子学习。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高中没有一个好朋友。儿子很听话,每天都重复着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等上了大学遇到了一个女孩,成绩优秀,善解人意,女孩很同情男孩。两个人很投机,男孩有什么话都告诉女孩,在这样的交往下,男孩成绩进步很大。但被母亲知道后,把女孩赌到校门外,告诫女孩“不准与我儿子来往,我儿子要出国留学,我们是高干家庭,你是工人家庭,你不配。”这样的一翻话让女孩很气愤,从此不再搭理男孩,男孩一气之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家长无情的干涉,孩子没有自由的世界必定会有一天暴发出无情之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位网友说:“这都解放了,孩子就没人管了。以我个人的解释是:这六个解放是在不放纵,不放任的状态下,遵照给孩子自由的原则进行的教育。比如解放大脑,就是增强创新意识;解放双手就是增强独立能力;解放双眼就是增强审美能力;解放嘴巴就是增强交流沟通能力;解放空间就是让孩子享受自然给予的另一种美好感受;解放时间就是给孩子自由,不是每次假期都把孩子送到辅习班和天才班培养。

6、教育孩子一致的原则

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三头的马车是使不上力气的,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一个向北,怎么前进吗?”一个家庭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如果孩子放学回家,爷爷允许孩子看完动画片再做作业,爸爸想让孩子做完作业再看动画片,妈妈希望孩子每天回家按时写作业,只允许星期天看电视,这样的不一致,就会在教育上大打折扣。如果全家人都一个口令,到周末可以给一定的时间看动画片,这样孩子就会遵守。所以,我们两代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要互相沟通,达成共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7、家长为榜样的原则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如果家长爱学习,家长爱锻炼,家长爱干净,那么孩子大多也是如此。

8、信任孩子的原则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亲其师,信其道,信任是最有效的教育力量。达尔文的母亲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根据孩子的兴趣,积极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认识各种植物和花草,使得达尔文日后成为了生物学家。

9、对孩子宽容的原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就骂,大错就棍棒侍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错事是难免的,我们大人也有做错事的时侯,何况孩子呢?伊建丽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到——自己这么大人,有一次晨练时还穿反了运动裤。可见,大人在生活中,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宽容不是放纵,宽容的原则不是无限度的迁就,宽容是一种境界,俗语说的好:“有错不怕,改了就好。”孩子出错时,家长给孩子讲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如何改正错误,以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10、对孩子鼓励的原则

许多家长平时只看孩子缺点,不看孩子的优点。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问:“是自己考出来的吗?”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就是笨,我就知道你考不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人都喜欢别人夸自己,何况孩子。在孩子取得哪怕是一点成绩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架起通往成功的桥梁。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

孙子兵法中所说:“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家庭教育中我的表述是“子者,家之大事,成长之时,不可不研也。”熟水的路才能划好船,家庭教育的方法正确与否,必决定孩子生命的沉浮。

1榜样示范法

家长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好的榜样和正确的行为示范可以让孩子有形可循,有样可学。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家庭风气的感染和熏陶,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在具有良好风气的家庭里,孩子能逐步养成高尚的品德,易于识别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与儿童谈话和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侯才是在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侯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怒、怎样对待朋友……这一切都会影响孩子。” 作为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睦邻里,诚实待人,谦虚敬业,勤俭持家等,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为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作出典范。我们油田有一位家长很有感触地说:“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模仿的世界”。

2、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家长们用得最多的方法。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说服要有耐心,说话要言之有理,要用建议代替命令、指责。我们的说服教育,要力争做到“情是深的,心是暖的,语言是生动的。”

3、行为训练法

认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让一种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行为习惯训练的内容很广,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接人待物的习惯以及其他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等。

4、家规制约法

下面有这样一个案例。郭X8岁于20111231日在河南省濮阳市昆吾路与益民路八中小学放学时间走失,见到者 请联系 15XXXXX,定重谢。当时,我在群里看到这则信息的时侯,心里升腾着对家长粗心大意的抱怨。心纠结了好一阵子。下午,在群里看到,孩子找到的消息,原来是孩子在别人家呆了一天,这时侯,纠结的心情算是被舒展开了。内心庆幸孩子是在别人家玩了一天,而不是出现父母八年的心血变为一种无限的心疼和永久的忧伤。反思这个事例,其根源在哪里?不得不这样分析出来,给大家以警醒。孩子在别人家玩了一天,都不知道给父母打个电话告知,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无规矩,没制约的表现,实属家庭教育对这方面训导的缺失。出必告,反必面,虽然是古人家训,但现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这一项也是不可缺少甚至应该坚持继承的教育内容。所以建议定个这方面的家规,让孩子自觉遵守,无论去哪里,都要告知家长在哪里,去了哪里,免得大人担心。

   5、客观评价法

评价法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孩子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否定的方法。它有助于孩子良好思想和行为的深化,预防和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滋长。评价孩子要客观,要有根有据,该赞许的赞许,该表扬的表扬,该奖励的就奖励,该批评的就批评,该处罚的就处罚。

这里讲一件这样的事情

小明有一次从幼儿园带了一支铅笔回家,很高兴地拿出来画画,一下子就被妈妈看到了。妈妈在询问中得知孩子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了别人的笔,妈妈马上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并说小偷是坏人,要被警察抓走,孩子吓得大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小亮的身上。妈妈发现小亮多了一支有漂亮图案的笔,便问小亮,这支笔是谁的?”小亮说“是我的呀!”妈妈说:“不记得我们家有这种笔,是不是小朋友的?”小亮说“是——小丽今天带到学校的!”妈妈说“那这笔怎么会跑到我们家了呢?”小亮说:“这笔上面有我喜欢的图案!”妈妈说:“所以你就把它带回来了,是不是?”小亮点点头,妈妈继续问:“那——小丽知不知道你把她的笔带回了家?”小亮说:“不知道!”妈妈说:“那她现在找不到这支漂亮的笔,一定很伤心!说不定会哭呢!”小亮说:“那怎么办?”妈妈说:“没办法啊!”你没有告诉她,就把笔拿回家,她以为笔弄丢了,当然会难过的,可是我们可以明天带去还给她,跟她说对不起,她就不会再伤心了。”小亮心平气和地答应了。

妈妈平静地解决了孩子带回别人东西的行为,没有吓着孩子,也没有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坏人。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侯切忌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这对孩子人格发展和心理会有不良的影响。只要您耐心地了解他的动机,善加引导,孩子就会在一件件的具体事情中逐步明辨是非。

6、表扬激励法

表扬激励法就是对孩子好的行为的肯定。通过表扬激励,帮助孩子提高自信,逐步把好的行为变成习惯。当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就会受到学校表彰,孩子做好事,就会受到大家的夸奖,家长要将孩子的证书悬挂或建立一个荣誉记时册来激励孩子。

7、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儿童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家长的强制性更好。例如:孩子放学后不及时写作业,而先看电视,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看电视的欲望。家长不妨就让他看,等到他因为看电视而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时,就会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教育,孩子从心理上真正接受教育,自觉地认同这种做法,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各种良好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8、       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法是指家长创造和利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来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环境熏陶,首先家长要在家庭中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例如:老卡尔给小卡尔布置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房间。

9、       艺术陶冶法

艺术陶冶法就是家长运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艺术形式陶冶孩子情操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指导孩子欣赏文艺作品,又可以指导孩子参与艺术创作、表演活动、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一个家庭的艺术氛围如何,是这个家庭教育素养、文化素养的综合反映。

10、 批评教育法

   批评教育法是通过批评,使孩子明白是非,改正错误的一种方法。说到批评教育,家长都不陌生,可能没有一个家长没批评过孩子,它是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方法。批评的目的是对孩子实施教育,所以批评教育要做到,有理有据,要讲究艺术。家长在批评孩子前,要充分了解孩子儿错误的原因。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问青红皂白乱发一通脾气,最后孩子还不知道家长为什么发脾气,导致教育达不到批评的目的。例如:河南有一位智慧的教育局长,有一天儿子回家说自己看上了一个女孩,要跟这个女孩结婚,父亲说:“你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当然啦!”父亲又说:“如果你想在县里发展你就和她交往,如果你想到省城发展,你就到省城时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您想到北京发展,那就到北京时再解决这个问题。儿子听后,想了想说,那就等等再说吧。可见,父亲的良性暗示批评法让孩子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在主干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是一个突出特点。资料表明,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有50%-6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在油田,这个比例也不会小。隔代教育如此普遍,于我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大批老年人退休回家,他们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孙辈,于是出现了普遍的隔代教育,也就出现祖辈家长和父辈家长共同教育的现象和模式。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是每个孩子的起点,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祖辈家长则是孩子的助教员,祖辈家长也需要遵循上述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共同努力,童蒙养正,缔造家庭教育环境,避免家庭教育的各种误区,促进孩子积极快乐成长。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春节快乐,合家幸福美满,万事如意,新的一年里,家庭教育更上一层楼。感谢大家的聆听。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266&b_id=198512【晓岩转】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