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育挫败感,缘于“不识庐山真面目”?

11年前 [06-16 17:31 周六]

周末整理以前的剪报,翻出2005年《中原石油报》发表的同事与其同学关于孩子教育的通信,觉得对目前面临同样问题的老师和家长会有所启示,发出来与大家分享。

当年同事为孩子的问题痛苦万状,甚至生病住院,幸而她后来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改善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顺应孩子的特长,让其向自己感兴趣的动漫设计发展,去年孩子顺利考入大学,学习、生活十分愉快。

我被儿子熬败了

油田一中老师  子衿

杨曦:

今天给你写信主要是想冲你倒倒苦水。身兼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不知道该向谁去倾诉。

作为教师我是问心无愧的。虽然我不能使我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让家长满意(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我努力给我的学生们创造宽松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尽量自然地成长,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但是我却是一个充满了挫败感的家长。我的儿子跟我在一栋教学楼里工作和学习,他的表现时常让我抬不起头来:上课不听讲,说话,传纸条,打瞌睡,作业完不成被惩罚。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用我去问,同事间经常开玩笑时会提到:“你儿子又……”每到考试后我更是恨不得找个地洞藏起来,又支起耳朵听他的成绩。同一办公室三个同事的孩子在一个班,别人的孩子总是名列前茅,我儿子的名字在成绩单上要找半天才能看到。他进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气得我骑车在大街上狂奔,恨不能一头撞到车轱辘底下去。

有同事说我在儿子身上下工夫太少,劝我别把劲都使在别人孩子身上,耽误了自己的孩子。说我因公废私倒是言重了,但我的确比不了那些跟孩子一起学的家长。小的时候试过天天监督他的功课,他的扯皮功夫和我的急躁脾气合力作用,差点没把我弄进精神病院去。碰到这样的学生,我会耐心引导,因材施教,顺其自然,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偏要一究到底,全没了“自然”心态。我心里很明白,如果我儿子是我的学生,我不会强求他一定要达到某个标准(我自己内心的标准),但自己孩子的成绩关乎的不仅是面子,还有我的信心。有家长背地里这样评价老师:“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能教好我的孩子吗?”虽然是个别人,但这话杀伤力是巨大的。

我也是学教育的,知道人的天性各不相同,遗传、环境、教育——诸多因素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可是现实中我却一直在跟我儿子斗争,说来挺没出息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幼儿园时吃饭,小朋友轮流帮老师发放餐具,这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一种荣誉。可是轮到我儿子他不干,说:“怪累人的。”这种懒汉事例从小到大层出不穷,你说要不要纠正?还有做事磨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几乎天天作业写到十一点多。并不是作业多,而是他提笔就发呆。提醒他,他辩解说“在想”。抄写几个生字,不知在想什么?如果我不在旁边看着,半小时也写不了几个字。到小学三年级我就被他熬败了,戏称他为“东方不败”。

我也并不是看不到他的优点。他非常善良,有礼貌,人缘好,最重要的是心态特别好。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问他:“人生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他顺口答道:“活着。”你看他对生活的要求多么低,所以他总是很快乐。即使把我气得半死了,他仍然很快乐。他自称“快乐白痴”,现在还经常帮处于青春期烦恼中的朋友们排忧解难。

他不爱学习,一上课就打瞌睡,做作业就发蔫,一点点功课死活学不会;可是碰到他感兴趣的就两眼发光,脑筋反应极快。我永远也不能理解他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掌握了那么多汽车知识,学会那么多流行歌曲的;家里的电脑基本不许他玩,他也没有去网吧的时间,跟同学聊起网络游戏的攻略却头头是道。学习这些他得多么专注高效呀!如果能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成绩也不至于如此惨不忍睹呀!我曾试着跟他交流,他拒绝反应,被逼急了就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奇怪:“是学不会吗?”我和他爸爸都可以教他,也试过找别人教他。可是他说:“我学不进去,所以不是学习的料。”

我自问: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他的身体没有任何缺陷,智商起码正常,心理健康,可是为什么他就不愿意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呢?作为老师,我应该顺其自然,天下总有他的立足之地;可是作为母亲,我怎么能够甘心呢?我怎么才能心态平衡呢?

用你我多年同学的情谊与我感同身受吧,用你钻研的教育理论帮我指一条出路吧。

 

多给孩子一点成长空间

江苏教育学院副教授 杨曦

子衿:

你的来信让我思索了好久,难以下笔。对你儿子我不是很了解,其实即便了解,我也开不出灵丹妙药。从你所写的来看,我倒是有两点想法:

其一,他年龄还小,你无法用他今天的表现来判断明天的成长。今天,环境给他的机遇非常有限,他也无力去找寻、去创造适合他发展的条件。将来他长大了,情形就会大不一样。未来有很多东西是不可知也不可控的。相信他会用他所独有的聪明才智捕捉到发展机遇。再说,说不定哪一天,他思维苏醒,会有惊人之举呢!要知道,他是男孩,肯定有许多潜能还没表现出来呢!所谓大智若愚、大器晚成之说,我向来相信。不然怎么叫“优异”呢!真正优秀的人,总是有些怪异,不符合常规发展模式。大家都认可的好孩子,乖孩子,成年后往往都很平常嘛!耐心等待,别把自己的心情搞坏,孩子的一生长着呢!

其二,以他目前的兴趣点来看,我觉得他会大有作为呢!在汽车、网络方面,我们这一代肯定不会有大出息了,因为我们不会对它们痴迷到如痴如狂的境地。而最持久的兴趣都是在童年时扎下的根。他正赶上了汽车时代和网络时代,在这些方面,如果我国能有所成就的话,起码要等他们这一代长大。我们以及我们以前的中国人都是在压抑中长大,都或多或少地缺乏创造性。我们不是今天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日子吗!我们也多少有了一定的资本可以让孩子不必完全受制于社会,尽管空间不大。在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的成长空间大一些。他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生活的,因为我们也许根本无法预测他的生活样式。

仔细想来,也许你的儿子并不是很糟,麻烦的是他和你离得太近,而你又处于看重分数的环境之中,可能使你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面子问题,把事态扩大化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们俩不能分开,你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别着急上火,别把他和别人比,认可现在的情况,最起码母子关系要融洽、平和,改变你对他的看法、他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他对你的看法。让孩子有一个全面的自我意识,积极肯定自己,充满自信,我觉得这远比分数更重要。尤其是男孩,他将来肩负的责任重大得多。

其实,你看,我们宿舍的姐妹所找的丈夫,论成绩,Y的老公可是当年当地的高考状元,考上了北航,却大半辈子郁郁不得志;而老Z和小F的老公不过是中专,但后来这两个男人倒是事业有成,家资万贯。这不是个别现象。当然Y的老公非常聪明,但是生活所需要的素质要多得多,按说以他的聪明,他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而事实上不然。人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与他一生的发展情况并没有绝对的关联,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往往比智力因素的影响更重要。他们的事例非常具有说服力。你也是学教育出身的,怎么事到临头把这些基本知识都忘了呢?

你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这时的自我认识发展很重要,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你是他最亲近的人,若你都不能无条件地接纳他,他怎么能悦纳自己呢!其实这句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有过多要求,否则大家都不开心。我不能因为女儿把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搞得一团糟,说不定还是杞人忧天呢!因为就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不能了如指掌,他们更不能像机器人那样由我们完全操控。我相信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有自己的理性和思索,只不过我们不能完全了解。

人的成长中有太多的不定因素,让孩子快乐地慢慢长大吧!我们首先要有信心,我们的孩子不会差到哪儿去的,我们就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成长伴侣吧!孩子更需要鼓励与支持。很惭愧,我做得并不好,我也常常缺乏耐心。让我们共勉吧!

 

赏识孩子最重要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 程化琴

子衿:

你的信引起了我的沉思。你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多少都有,只是你的儿子可能比较突出而已。他已从对学习不感兴趣发展到了冷漠甚至对立的心理。这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家长来说,确实是莫大的打击。但退一步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逻辑和准则,我们也不能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就使自己的生活一片混乱,要学会调整。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你是否可以尝试改变自己?我们总是用自己当年的单纯和贫乏的优秀与他们这个时代多元和丰富的一般或是普通相比,总觉得妈妈或爸爸当年如何如何,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真让我难看,丢脸。其实,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来看,两个时代简直无法相提并论,我们那个时代,除了课本,还有什么课外读物可以吸引我们的兴趣?电视、网络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像外星人一样陌生,除了考大学,还有什么路径可以证明我们是成功的?可是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大到比尔盖茨,小到水木年华,文凭社会即将失去它的帝国时代,国人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希望进行制度创新,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减负,什么快乐教育,什么个性培养,都是由于认识到了目前教育体制的弊病,但谈何容易?已有的制度有其惯性,制度之间还需要匹配,只要有竞争,就需要选拨,家长就会有压力。我女儿跟我说,妈妈,你怎么整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这样既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把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孩子越来越不信任我们,有什么话都不想告诉我们。杨䂀说得对,赏识孩子很重要,但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当他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很难让我们意识到需要赏识他。《学会赏识》的创造者之所以悟出了这个道理,因为他的孩子是残疾儿,是弱者。其实,作为正常的儿童,何尝不需要我们的赏识和鼓励呢?况且我们学过的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他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可是现在家长、老师,以至于整个教育体系尤其现在的奥数,都是在不断地打击孩子,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其实我们都没有错,孩子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有错,只不过大多数孩子愿意克制自己,委屈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你儿子比较有个性,他不愿意委屈自己。其实,我们也都知道,有个性的人将来是最有成就的人。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容不下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也无法逃脱制度对我们的塑造。似乎好好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我觉得也许要设法改变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想要改变孩子。你会发现事情本来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

从你的描述中,我坚信你儿子将来一定会很杰出的,但关键是如何让他顺利度过中学时代而更少受到伤害。我们所受的教育包括大学教育,也许并没有给予我们更多的生活本领。继舒尔兹的人力资本理论之后,有学者提出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其实充当了社会的筛选功能,由于社会或企业对人的知识能力的测量需要花费很多成本,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就将学生获得的文凭和学历作为一种信号,相信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代表了不同的知识能力水平。因此,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如果你没有进入正规的教育系统受过正规的教育,用人单位就很难对你进行衡量,因此他们就会优先选择那些获得了公认的文凭和学历的学生。这就是社会的现实。因此,一定要让他对学习感兴趣,哪怕他学得不是太好,但最起码要过得去。

作为家长,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同时讲究教育方式。

首先把孩子当孩子,然后才是学生。我有一个熟人,他的孩子与你孩子情况相似。由于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对学习根本没有一点兴趣,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极度紧张,孩子对家长的话非常反感,她本人也整天情绪非常糟糕。无奈之下,她把儿子当弱智儿来养,想想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长照顾的孩子,她觉得自己幸运多了。慢慢地,她能看到儿子身上的优点,母子关系也改善了许多,她儿子答应她初三再不玩游戏了,好好学习。她很兴奋,尽管不知是真是假,但她看到了希望,最关键的是,她觉得生活和谐了许多,自己也不那么烦恼了。你不妨试试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下,别整天盯着他的学习。

其次,学会进入孩子的生活世界,学会了解他,找到共同语言,然后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首先要学会倾听。对于孩子跟你说的任何事都要保持好奇心和平常心,不要急于评论,更不能动辄批评。我们学的教育学不是要我们对有错误的孩子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要多引导、少指责吗?其实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要与他沟通,他对汽车和网络感兴趣,你也要去了解汽车和网络,这样才能有共同语言,才能与他交流与对话,才能设法引导他。你说你们同事说你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间太少,我也有同感,尤其是现在你发现儿子出现了你不愿意看到的“问题”了,你更要多花时间与他相处。我有一个同学,由于长期在外读书,她女儿迷恋上了电子游戏,她为了“拯救”女儿,花了半年时间,女儿放学后她就陪女儿去游戏室,一起与女儿玩游戏,结束后陪女儿一起看书学习。当慢慢了解网络的知识后,她就经常与女儿聊天,而且不断扩大女儿的兴趣范围,使她对许多事情感兴趣,而且她让女儿慢慢懂得学习是很重要的,否则玩什么都不会很专业。这样慢慢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增加其他活动的时间。我前天给她打电话,她说女儿还玩游戏,但已经好多了,而且能完成学习任务了。我发现,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与女儿成了朋友,因此她的教育和教导可以发挥作用。当然,孩子大了,许多事情不愿意主动告诉家长,因此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孩子,而要了解孩子,最重要的是民主地对待孩子,与孩子交朋友,别把自己当家长,认为就该管他,而是平等对待他,让他愿意把自己的事告诉你,化解对立情绪。

看到优点,树立其自信心,转移其兴趣,慢慢把对汽车和网络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当然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一定不是容易的事。但只要坚持,总能见效的。

第三,讲究策略。你在信中提到你脾气急躁,果真如此,那真得改改。我不知道你结婚生子之后与在大学时有没有变化,反正我觉得自己简直变了一个人,全然没有了大学时代的好强和单纯,多了耐心和顺从,磨平了锋芒和棱角,也增添了许多策略和计谋,而且遇事都会在脑中琢磨一下,尤其是对待女儿。当然有时也难免冲动,可是更多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智慧达到我的“目的”。很少因为她的错误指责和批评她。可我知道,孩子越大越难对付,因为哄骗已经失效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我相信,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妈妈的爱和关心,而且他们在许多方面还要依赖家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发现能打动他们的地方。当你儿子真正从你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之后,当他真正信任你之后,他会愿意听从你的教导。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可能是徒劳的。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果方法不合适,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关键是方式和方法,要讲究策略和技巧。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在你的信中,曾经说起在幼儿园时小朋友轮流帮老师发放餐具,你儿子不愿意,你觉得那是懒汉思想。其实我觉得那不是懒汉的问题,而是属于心理问题:是情感方面的问题,是荣誉感的缺乏。当然小时候,儿童的情感还没有发展成熟,只是表现为喜欢得到表扬和夸奖,比较在乎外界的评价。而这种情感对他将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从行为动机来说,如果为了外界的评价而行动,属于外在动机的激励,当然外在动机不可能很持久,而且会由于遇到困难就终止,关键是培养内在动机,但对于学习这样的枯燥单调的任务来说,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实在太难了。许多好学生之所以能热爱学习,都是由于外在动机的激励。你儿子现在为什么不愿意学习,我分析可能与缺乏外在动机有关。他不在乎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夸赞,更不会在意同学们的议论,课程内容又没有游戏那么引人入胜,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来说,基本没有任何娱乐性可言,因此,他不可能被课程内容吸引。这样,自然他就没有热爱学习的理由了。你逼迫他学习也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与他做朋友,进入他的生活世界,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是降低对其学习的要求,发现他的优点并加以放大,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感到你对他的信心,逐渐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对学习的兴趣上。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