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情绪的根源——家长的不合理观念(莳苡)

12年前 [06-21 08:12 周二]

 

情绪的根源——家长的不合理观念

莳苡/文

    依据埃利斯的ABC理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 ABC 理论模式中, A 是指诱发性事件;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家长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家长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你必须听我的话”、“你一定要考出好成绩”等等。它具体体现在家长对孩子不符合实际的过高期望上,典型特征是不顾及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家长的意愿为准绳,强制孩子去达到。

      有一个女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高居榜首,上了中学进了一个尖子班,因为高手云集,心理压力加大,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孩子很沮丧,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可是妈妈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考得怎么样?”孩子很自责地告诉妈妈:“考得不好。”孩子妈妈的脸马上由情转阴,只低低地应了一声:“考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吧。”接着便回厨房去了。孩子很委屈,也很难过,没有让妈妈高兴,心里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好好考,让妈妈高兴。等到下次考试来临,妈妈不断地对孩子说:“你要考不好,同学就会看不起你,老师也会看不起你,你周围的一切人都会看不起你,你一定要好好考!”就这样,孩子的压力更大了,对考试产生了恐惧感。
      家长对孩子这种高期望就属于绝对化的要求,而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孩子或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学习上也是如此,而家长不顾孩子的表现及发展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对于家长来说,当孩子的发展与他(她)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她)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建议:尊重事实和孩子的能力,科学地引导和开发孩子的潜能,少给孩子增加压力。父母应该善待孩子,不要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施加过大的压力。尤其要善待那些为了获得父母的爱而不断努力,却又不能一下子能达到父母要求的孩子。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已经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从精神上给孩子爱和支持,还孩子一个平凡人过平凡生活的权利。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家长对自己或孩子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孩子的整体价值。
      例如,有些家长遭受一些失败后,就说:“我没法,管不了这孩子了。”“我不懂,教不了这孩子。”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
      事例:有个家长诉苦说:“老师,这孩子一点不听话。我叫她做作业,她一转身就逃走了。我抓她回来,她就捏着笔坐给你看。我气极了,打了她一顿,她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我真的没法管她了,……”
      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孩子,就会一味地指责孩子,产生怨愤、敌意等消极情绪。

      事例:小小(三岁)的妈妈罗列了小小的许多“问题”,诸如,坐不住,不像别的小朋友能安静地看会儿书,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拿起他喜欢的某一本书,随便翻两下,也不听妈妈讲,立刻就去拿另外一本书;玩别的玩具也是一样,三分钟热度,没有专心致志的时候;小小不听话,你要他干什么,他偏偏跟你对着干,一点都不像别的小孩,乖乖巧巧,惹人喜爱;小小不爱学习,教他认个123,半个月过去了,他还没记住;小小没礼貌,见了人也不打招呼,妈妈提醒他,他还经常梗着小脖子故意来上一句“不叫!就不叫!”……在小小妈妈的眼里,小小实在是问题多多,于是小小妈妈经常说孩子“总是坐不住”、“总是不听话”、“就是不爱学习”等等。

      建议: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更何况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由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很多所谓的“错误”和“缺点”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特质正是孩子的闪光点,缺乏对孩子的了解和认识,就会使家长陷入以偏概全的不合理评价。而家长对自身的评价也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责任的放弃,不能正视自己和孩子的问题,势必导致情绪的不稳定。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孩子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孩子学习成绩太坏了,不会有前途了”,“孩子现在就学会了说谎、偷东西,以后指定要进监狱了”“孩子到了初中,很多习惯都没有养成,孩子是没有未来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家长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孩子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悲观的情绪体验之中,例如焦虑、懊恼、失望等,而一蹶不振。
      事例:一位家长说他的儿子上三年级,很调皮,老是被骂,家里骂,学校老师也骂,而且总是被老师抓典型进行批评。孩子不愿意学习,有不记作业的现象,经常被老师投诉。在家写作业的时候老是开小差,不会专心去做作业,不停的小动作。为这事家长也跟着被老师骂,家长回到家采取的处理办法就是很生气地教训,对于孩子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情况太糟糕了,三年级就这么厌学,还能有什么前途?而且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满是缺点,没有什么优点可言,家长说:“我做人很失败的,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孩子我已经尽到责任了,管也不管不了了,以后他也不会有出息了。”

      建议: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因为在生命中的各个时期,我们不仅只有出生、成长、成功、健康、欢乐和胜利,还有损失、失败、疾病、年老、痛苦和死亡,这样的生命历程是正常的,也无人可以挑剔和抉择,所以我们在这些不同的历程中随之而来的不同的情绪体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些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而“糟糕至极”的想法会让我们的思维、信念、意志发生严重的偏离,以至于失去理性,走向绝望的边缘,当家长被这种极度负性的想法左右的时候,一遇到孩子糟糕或不太糟糕的事情,他都会自动理解为糟糕透了,放弃或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所以,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把孩子当成发展中的人,不能以一时的成败、对错来定义孩子的未来,而且很多问题的出现其实正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契机。孩子目前的状况只是一个事实,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我们的糟糕心情却是由于我们对此事的看法所左右的,

      四是向外索因。造成这种观念的原因是家长传统的教育延承,认为孩子必须要听从家长的话,孩子不听话惹家长生气了,那就是孩子的不是,例如家长在生气的时候会对孩子说:“你真让人烦死了!”“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乱跑!”“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你从不听我讲话!”“是你不听话我才打你的。”等等抱怨、挑毛病的言行,其实是在暗示只有家长是对的,孩子是错的。家长这样跟孩子说话,一方面反应家长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无奈,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对自己失控情绪的“合理化归因”。
      事例:一位初二女孩的妈妈因为害怕学校食堂的东西太油腻,就为女儿精心准备了营养午餐给女儿送去了,没想到女儿和几个同学去小吃吃饭了,妈妈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怒火,训斥女儿道:“我不是告诉你给你准备午饭的吗?你怎么还跟同学出去吃了?”女儿不好意思地说:“哦,妈妈,对不起了,同学找我说一起出去吃,我不好回绝呀。”妈妈的气还是没有消:“你不要找理由了!同学找你,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我给你准备了午餐,满可以不去的呀!”女儿看到妈妈一再地质问,忍住不发脾气,但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妈妈:“总吃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拉肚子可别来找我!”女儿:“啊,我知道了,我都道歉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的?”妈妈:“你什么态度?我没完没了的不都是被你气的,我好心好意给你准备午饭,还坐车给你送到学校,你可好,跟别人出去吃,还嫌我生气,以后没人管你!”妈妈越说越气,女儿也摔门躲开妈妈。

      在妈妈看来,她精心为女儿准备了午饭,都是为了女儿好,女儿应该理解妈妈的“苦心”,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就像她的女儿因为不好回绝同学的提议,在妈妈看来就是错误的行为,那么妈妈的这种想法正是她产生愤怒情绪的不合理观念。建议:家长要摒弃“我是对的”这种心态,坚持这种观念的人一般都是从自身考虑问题,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必须寻找各种理由让孩子变成错的,很难做到换位思考,接受孩子或他人的意见。当“我的观点”被违背的时候就会觉得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情绪自然而起,防卫并且攻击就会出现。而我们一旦接受了“我们未必都对”这样的事实后,就会抱着虚心向孩子学习,遇到问题时冷静去分析了。

      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239&b_id=188493【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