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青春危险(反抗)期的挫折教育不可小视

12年前 [06-18 22:05 周六]

青春危险(反抗)期的挫折教育不可小视(第二逆反期)

作者:龙柏斌(二级心理咨询师)

社会人成长的两个关键时期分别在幼童期4岁和青春期12岁前后,发展心理学分别称之为第一和第二逆反期(亦称反抗期)。笔者根据社会人的成长规律、特点并总结诸多心理个案经验,将之称作危险期。后文中11岁的男孩为何在人们欢天喜地过传统佳节、阳开初春的第一天便断然结束了自己还刚刚启程的人生之旅呢?笔者有如下四点思考与网友和家长共同反省:一是,在危险成长时期,尤其是对现代独生子女,应当了解其不成熟、好奇、自立弱而又期望成人的那种生理和心理方面,所具有的基本需求和生长特点;其二,对困境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对待缺乏父母之爱的青春发育期的少年,更应当得到一些心灵的抚慰和关爱;其三,一个人只有当心理失去精神的寄托或某种希冀之时才会想到离开这个世界,而刚刚启蒙的少年,其思维又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急剧形成丧失希望的绝望念头,这一点与成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四,作为监护人应当有一些比较正确的教育或疏导方法,起码应当避免不当的极端性错误教育倾向和行为,这种极端的错误教育倾向和行为往往是对身陷困境中的未成年人,尤其是危险期少年的致命打击。当然,还存在一些具体个案所特有的事发原因等…………

 

[分享案例]      11岁留守男孩为上网与爷爷赌气大年初一上吊自杀

20100215 16:06:17   华龙网)

  华龙网2151430分讯(数字记者 黄海) 在大年初一万家团聚的夜晚,重庆云阳县江口镇上的老人吴辅东面对的,却是孙子吴强冰冷的尸体。他怎么也不相信,年仅11岁的吴强会因为偷进网吧被发现而上吊自杀。在他看来,这一切都与出现在江口镇上的“黑网吧”有关。

  “留守儿童”由爷爷带大 管教严不准进网吧

  吴强就读于云阳县江口镇盛堡中学初一,在任课老师刘兴权眼里,他成绩优秀,阳光开朗。上网,是吴强课余爱好之一。据刘老师称,现在学校的孩子,都有点喜欢上网。

  但吴辅东对吴强的这一爱好持保留态度。据他称,吴强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4岁起,吴强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至今。木工出身的吴辅东对孙子管教较严,当他发现吴强对网游痴迷,三天两头放学就往网吧跑以后,他开始不准吴强上网。一旦发现,吴辅东少不了给孙子一顿说服教育或打几个手板惩罚。但这样的教育方法显然对吴强作用不大,爷孙俩开始玩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在网吧里一个躲,一个找,成了爷孙之间的常事。

  谎称“溜冰”偷偷上网 被爷爷发现竟自杀

  吴辅东称,在云阳县江口镇盛元村街上,吴强常去的网吧有两家。一家叫做“虚幻”的大网吧,两三次他都在那里找到吴强。在盛堡桥头望角楼里的另一家,连招牌都没有,里面也摆放了两台电脑做网吧经营,吴强有时也会去那里。

 

  过年了,吴辅东放宽了对吴强的约束,时不时也会允许他去上网玩游戏。但他始终认为,网游是毒害青少年的东西,浅尝辄止,不可纵容。大年初一的上午,吴强已经去过一趟“虚幻”网吧,下午他又向奶奶请求,要和同学去“溜冰”,得到了奶奶的同意。

  因为有急事要找吴强,吴辅东赶去了冰场,却并未发现孙子的身影。“一定又去网吧上网了!”吴辅东有点生气。他马上去了“虚幻”网吧找人,没找着,又去了盛堡桥头望角楼那家商店,老板称,吴强没有来。吴辅东不相信,偷偷进了店里自己找,在此店的2楼发现了吴强和他的同学。

  发现爷爷找到了自己,吴强和同学走出了网吧。一路上,爷孙俩并没有多说什么,吴强赶在吴辅东前面回了家。傍晚7点左右,吴辅东在吴强睡觉的房间里,发现他用一根尼龙绳吊死在床头。吴辅东火速将吴强送往医院,但已无力回天。

  事发后,吴辅东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经调查后,盛堡桥头望角楼里的网吧被查封,供人上网的两台电脑被带走。

  心理专家称应加强留守儿童“挫折教育” 

  “没有良好的对待挫折的心理,才导致这一悲剧。”市儿童医院心理科梅其霞教授获悉此事后十分惋惜。她分析,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致使其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加之生活中与隔辈的爷爷奶奶想法反差大,在处理挫折等类问题时不能正确对待,才做出了这一过激行为。 

  梅教授称,不管是什么诱因,归根结底是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太弱了。她建议。不失时机地对孩子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会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原因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那么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文中“吴强”为化名)

 

   相关评论:为孩子心灵撑一把“伞” 

  看到这个报道,一个沉重的问题升上心头:不错,违规网吧对少年的毒害,逃脱不了少年自杀的责任。但为什么少年竟以死回来应长辈的批评呢?难道生命的尊严顶不上一句批评的言语? 

  年轻的生命已陨落,对此我无意说三道四。但我却注意到,孩子们在网络游戏中能快感,却在现实中承受不了一句批评之言。他们心理缺少的不正是对挫折承受的一把“伞”吗? 

  一位哲人曾说过:我满身的伤痕,就是我的财富;没有这些伤疤,我不会长大。挫折是一种经历,它能帮我们在成长中丰富思想;挫折是一面镜子,它会在人生道路上,让你认清人性的弱点;挫折是一把工具,让你学会与困难和险境抗争;挫折更是一笔财富,在经历了风雨之后,让你积累了经验,沐浴了阳光。一句话,挫折就是批评、就是困难,就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专家认为,学会挫折并不难。首先要教孩子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其次,要让孩子在挫折产生后,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还有,就是要告诉孩子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最后,还要教他们学会以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转移挫折感,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为孩子的心灵撑一把“伞”,让他们在快乐与健康中成长,是家长、学校,也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李心成/文)。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