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育儿,应做到言简意赅郗红喜)

13年前 [03-09 22:34 周三]

新加坡作家尤金曾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当记者时,笔是随身工具,一日不可或缺。一次,托一位同事为我买圆珠笔,再三再四地嘱他:"不要黑色的,记住,我不喜欢黑色,暗暗沉沉,肃肃杀杀。干万不要忘记呀,12支,全不要黑色。"次日,同事把那一打笔交给我,天哪,我差点昏过去:12支,全是黑的。责他、怪他,他振振有词地反驳:你一再强调黑的,黑的,忙了一天,昏沉沉地走进商场时,脑子中只有印象最深的两个词:12支,黑色,于是就一心一意地只找黑的买。言之成理,我哑口无言。当时,我如果言简意赅地说:"请为我买12支笔,要蓝色。"相信同事就不会买错了。

从此以后,尤今无论说话、撰文,总是直入核心,直切要害,不去兜无谓的圈子。

育儿,也是同样的道理。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对孩子说,你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那个玩具不是那么玩,和人打招呼不能那么说……他们对孩子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并随时给孩子指出。

但在指出孩子不正确做法的同时,却不会把正确的做法告诉孩子,很多时候,孩子会手足无措,会紧张,会非常无助地想,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是不是怎么做爸妈都不会满意?

下班后我和恒爸带一恒出去散步,孩子一出去,肯定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走路时也想尝试着走自己从来没走过的路。恒爸不停地在一恒后面说,别走那边,那边有栅栏,摔倒后会伤脸;别去那里,会磕着。弄得一恒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哪里,哪里才是安全的。

其实这些话,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把负面的改为正面的,将指责变为指导。比如,恒爸可以不提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这样说效果会更好——走这边的路吧,这边不会有危险。

教育孩子,请直接对孩子说出希望孩子做到的,而不是绕弯子,用否定的语气说出不希望孩子做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做。如果家长一直用否定性的语言指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会由于过多地被灌输了这些而只记住了被家长否定的做法,如同尤金买圆珠笔的经历一样。

别给孩子负面的暗示,言简意赅,说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孩子才不会无所适从!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