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郗红喜)

13年前 [03-03 07:12 周四]

一恒妈妈:

我的女儿三周岁了,自我意识特别强,像你在博文《什么决定着孩子的前途》中提到的那样,她对每件事都追求完美。

如果有件事她想做而我却帮她做了,她就会哭闹,并且要求重来。比如,她要打开一瓶饮料,要求我帮她开得只剩下最后一圈,剩下的由她来拧开,如果我力度把握不好,将瓶盖全部拧了下来,她就会大吵大闹,把饮料摔在地上。并要求我拿一瓶饮料重新打开。

有一次在学校,众目睽睽之下,我说了她一顿,然后撇下大哭的她走了,是她爸爸将她抱起来哄的。现在我的宝贝经常和我对着干,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要说不。甚至晚上做梦时都在说:“妈妈,你这个笨蛋,我可不要你。”

我现在很头疼,不知道宝贝的这种表现是不是由于我的教育方式导致的?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princessxiang
princessxiang

你好,从你描述的这种情况中,我读出了两个信息:你的女儿目前正处于执拗的敏感期和幼儿第一叛逆期。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敏感期是独立的,即度过这个敏感期后才会进入下一个敏感期。你女儿的执拗敏感期和幼儿第一叛逆期恰好重合了。

我们先说执拗敏感期,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是这样解释执拗的——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会有诸多在大人看来不正常的表现,但所有的表现,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大人必须按照孩子的意图,顺着孩子,否则孩子就会哭闹,发脾气。从你女儿的表现看,她正好处于这一敏感期。

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还有很多类似的表现,诸如,他想喝酸奶,必须自己打开酸奶,如果你帮他打开,他会哭闹着要求重新拿一袋酸奶,自己打开;吃饭时必须由他来摆碗筷,如果你做了这项工作,他也会哭闹着要求你收起来,他自己重新摆……

很多家长会把儿童执拗理解为不听话、乖戾,认为如果顺着孩子会惯坏孩子,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所以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哭闹时指责孩子。实际上,儿童的每一个敏感期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只有家长顺利帮孩子度过这些敏感期,孩子才会良性地发展。

那么,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建议家长:

一、家长要保持冷静。做到这一点很难,急躁的父母,一般会对孩子发脾气,或者利用家长的权威管制孩子,要求孩子必须顺从自己。这样孩子会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要理解、尊重孩子,尽量满足孩子。孩子如果执拗地想干某件事,家长最好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做,他做的时候不要指责他,最好在旁边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三、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予以满足。孩子生来就有秩序感,最好利用孩子的这种优势和他商量日常事务的处理方式。比如,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吃饭的时候由他分发碗筷,或者爸妈下班回家时由他去开门。和孩子约定好后,家长一定要遵守,并让孩子监督自己遵守。这样,既可以帮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也会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四、家长一定不要用成人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在某一个阶段,孩子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来感知世界,这是他探索世界迈出的第一步,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体验这个世界。只有在亲身体验中,孩子才会积累经验,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孩子的敏感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处理不好带给孩子的伤害。

 

接下来,我试着分析一下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你说你的孩子经常和你对着干,无论你说什么,她都会说不。从这个表现来看,你的女儿进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专家指出,人有三个叛逆期,两岁左右出现的叛逆行为是第一个叛逆期;七岁左右,则会出现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第三个叛逆期,则是我们熟悉的“青春期叛逆”。不同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父母的应对方法也不同。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叛逆,我们又应该怎么应对?

孩子虽然小,但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很多事情,他有自己的想法,往往这种想法并不被家长理解。两岁左右的孩子,有时候的表现像个小大人,很多事情,他希望由自己完成,而不是家长帮助他完成;他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家长利用权威强制管制,所以,孩子会出现叛逆行为。

孩子出现叛逆行为,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说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渴望独立,而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强迫孩子顺从自己,会有以下弊端:

一、如果孩子的需求始终没得到满足,长期被家长压制的情况下,他会感觉委屈和压抑,也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孩子在家长的强制管制下,可能会暂时屈从于你。但是他的心里,会有一些垃圾情绪。他会采用不合适的方式宣泄、排解这些情绪。比如,他会采取破坏的形式来宣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他会虐待小动物,或者刻意砸烂自己的玩具来发泄。前几年的“马加爵杀人”、“清华大学生泼熊”等事件,归根结底,都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所以导致了其性格存在缺陷,他们就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缓解自己压抑的情绪。

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叛逆呢?可以试着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角色换位法。让孩子扮演妈妈,自己来扮演孩子,模拟同样的场景,看看孩子的处理方式。孩子会通过这样的游戏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会用他心目中期望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你。也有可能,他会用你常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你。但无论他用哪一种方式,做家长的都要好好反思自己,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

二、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的表现,耐心和孩子沟通。我在教育一恒的时候,就经常将我自己拉出事态之外,以第三者的角度分析孩子各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可以理智地对待孩子的叛逆行为,并有限度的迁就孩子。

三、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的环境。家里有事,尽量和孩子商量一下,也听听孩子的意见,并有选择地进行采纳。这样,孩子就会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及价值认同感,他就不会一味地叛逆来“反抗”。

四、换位思考法。我们都是从孩童期走过来的,应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只有走进孩子心里去,孩子才愿意和你说他真实的想法、他希望你怎么做、以及希望你给他什么样的自由。我们再根据孩子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尽量让孩子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敏感期的表现也不同,适合我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您的孩子。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而已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