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育儿,应做到择机而教遇物则诲(原创)

13年前 [02-19 22:32 周六]

听黄慧贤老师讲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时,黄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我感悟很深。

史蒂芬·葛雷(做新闻工作者时间久了,干什么都求真实。黄老师讲完后,出于记者的敏感我去百度搜了一下史蒂芬·葛雷这个人,发现网页上对他的介绍仅仅是这个故事而已。至于他是不是医学家?哪个国家的?做出过哪些成就?百度上都没有。我不知道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有其事?但我们暂且先不管是否真有其人,就算是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这个故事本身能引发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深思,我们能从中学到、感悟到东西就好。)是个曾经取得过重要的医学成就的科学家。有个报社记者采访他,问他是什么让他超乎别人?他回答,和他母亲的教育有关,他小时候,有一次从冰箱里拿牛奶,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

他的母亲来到厨房,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他或者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几乎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坑。反正损害已经造成了,在我们清理它之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他的确这么做了,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你最好还是把它清理干净。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择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清理完之后,他的母亲又说:“今天,你用你的小手拿大牛奶瓶失手了,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小男孩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学到了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就可以拿住瓶子不会掉。

史蒂芬·葛雷说,妈妈给我上的那一课对我意义重大,让我从来不害怕错误,还可以从错误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教育理念——育儿,应做到择机而教,遇物则诲。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抓住看到的、遇到的事和物,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治国有略,同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他对太子的教育就是:择机而教,遇物则诲。有一次,太子吃饭的时候,他趁机对太子说:“种庄稼不是一件易事,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永远有饭吃。”;太子骑马的时候,他趁机说:“马和人一样,应该有劳有逸,不能让他过度劳累,懂得这个道理,你才会永远有马骑。”

太子在树下乘凉的时候,李世民趁机指着树干说:“木匠要把木头锯成木板,只有用绳墨才能锯直,将来有一天你做了君主。只有虚心听取侍臣的进谏,才能做到圣明。”太子乘船游览时,他又趁机说:你看,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沉下去。老百姓好比是水,君子好比是船。老百姓可以维护你的统治,也可以推翻你的统治。

唐太宗李世民运用合适的比喻,随时随地对太子进行教育,是“择机而教,遇物则诲”育儿理念的践行。育儿网上,聪儿爷爷也是“择机而教,遇物则诲”的践行者,经常看他的博客,大家可以发现他在这点上做得非常好。他经常利用生活中、自然中聪儿、贝儿看到的、遇到的事物进行教育,他的教育方式突破了框架的限制,比较灵活。这样的教育方式比较新颖,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要分时间。

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虽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也要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另外,也要查看孩子的情绪。

比如孩子做错事时,妈妈想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就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孩子也需要面子。吃饭的时候不要数落孩子,否则会影响消化。带孩子出去玩时,如果有新知识需要给孩子讲,要先观察孩子的情绪是否高昂。如果孩子的情绪不好,孩子就不会对你所讲的感兴趣。此时,要立刻停止对孩子的教育,避免孩子对此产生厌倦。

二、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家长要注重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

有一次,带一恒出去玩,我发现他对地上的蚂蚁感兴趣,蹲在地上一看就是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十分钟。但仅仅是限于看,很多相关的知识他并不懂,他甚至都不知道应该问些什么问题。

于是我问一恒:“一恒,你知道蚂蚁能活多长时间吗?”“不知道,它能活多长时间啊?”一恒感兴趣地问到。

告诉一恒这个问题后,我又问:“一恒,你知道吗?蚂蚁家里也有很多成员的,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

“是吗,谁是爷爷奶奶啊?哪些蚂蚁是孩子啊?”一恒问到。

我也趁机对一恒说:“爷爷奶奶在蚂蚁家族中叫蚁后,统管着整个家庭。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养大了爸爸,所以爸爸独立生活时,为了感谢奶奶的养育之恩,养着爷爷奶奶,这样爷爷奶奶就可以享福了。蚁后也是这样,它养大了很多小蚂蚁,小蚂蚁长大了,为了报恩,会出去给蚁后找吃的。蚂蚁的孩子有很多,有雄蚁、雌蚁,如同大人生得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一样。”

就这样,我趁机给一恒讲了蚂蚁的种类、分工,及蚂蚁靠追踪素认路等知识,而一恒对此也很有兴趣,在玩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家长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有时候,孩子会问到很多大人答不上来的知识,这时候,家长不要不懂装懂,误导孩子。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妈妈(爸爸)也不知道,我们回家后一起查查好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脑力里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家长答不上来是正常的。这就要求家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家长教育孩子时,不一定样样精,但一定要样样通,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知道一点,否则,就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什么也不知道,时间久了,会降低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四、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家长要对“物”有所选择。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并不是遇上什么都要进行一番说教,要选择有意义的事物进行教育,比如,你不能指着小草告诉孩子:“草长大真不容易,粮食长大也不容易,我们要珍惜粮食。”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学会选择。挑重点,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物进行说教。如果你随时随地进行说教,时间久了,孩子会倦的,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五、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段。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解能力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进行。如果你的孩子理解不了单纯的理论,家长最好选择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像我在前面提到的告诉一恒“爷爷奶奶在蚂蚁家族中叫蚁后……”一样,就考虑了一恒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记住。否则,他会如听天书。

择机而教,遇物则诲,你也可以做到!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