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校心理咨询为何热不起来

15年前 [08-03 11:11 周日]

学校心理咨询为何热不起来

作者:谢岚萍、宋卫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小学生有了心事,往往求助于网络或同学,却不愿意去找心理老师。是学生不信任老师,还是老师的水平有限,抑或学校的咨询环境不理想?

学校心理咨询为何热不起来

  2006年上半年,笔者对4所省、市重点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和23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为10道选择题,采取随机排列的顺序,以消除反应倾向的干扰。此外,还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孙万帅 /绘

  心理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相关部门重视不够、缺少专业投入、咨询环境差等因素使心理咨询室有点冷清

  调查中,笔者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师资队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和专业水平太低,是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据统计,这4所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一人是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也没有人获得过国家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咨询师之类的上岗证书,只有3人参加过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

  在个别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参加过培训的几个教师均认为培训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够强,选用的培训教材没有中国本土特色;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培训模式单一;缺少考核、奖惩激励机制。这4所省、市重点中学中有3所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设在政教处,由政教处的干事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一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在医务室,由一名校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感到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室和学校都没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业务机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的预、决算;在职称评聘上没有相对应的学科,只能挂靠其他学科;学校用房紧张,心理咨询室只能与其他部门在一起“合署办公”,等等。

  问卷调查有一组这样的数据:有一所重点中学心理咨询室开办两年以来,仅有17名学生真正到心理咨询室咨询过,其中一名学生去过两次,其余16名学生只去过一次。17名学生中,女生为15名,男生仅2名。这17名学生咨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学习方面的,几乎没有涉及诸如人际关系、青春期卫生和自我意识与效能等比较敏感的“个人隐私”。

  统计结果表明,200多个学生中,95%以上的学生知道学校已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学生为什么又不愿去心理咨询室与教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咨询呢?下面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不愿去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原因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自己没有心理困惑    21       8.62

  不相信心理咨询教师   76       32.75

  怕同学(旁人)笑话   39       16.81

  心理咨询室环境不好   67       28.88

  没有时间去咨询     23       9.91

  通过其他方式咨询    6       2.59

  在访谈中,学生普遍不相信心理咨询教师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认为心理咨询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没有国家颁发的权威上岗证书,难以与其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他们更愿意求助于比较熟悉、了解他们的同学或班主任与其他科任教师。

  我们还有意识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卷调查的内容:

  当你有心理困惑时,最愿意向谁倾诉?

  倾诉对象   人数     百分比

  同学     46       19.83

  家长     28       12.07

 

  心理咨询教师 19       8.19

  班主任    41       17.67

  其他科任教师 26       11.21

  自己排解和调适 72      31.03

  统计结果表明,有心理困惑的时候,三分之一的学生把困惑“闷在心里”,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愿意到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那里寻求帮助,五分之一的学生乐意与同学进行沟通,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分别表示可以和家长或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交流。

  由于没有专业知识的背景,心理咨询教师对一般的学生心理问题,处理起来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有一定困难,根本不可能解决一些深层次的学生心理问题。他们平时做的多是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此外,学生不愿意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除了不相信心理咨询教师外,还有环境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在医务室,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似乎变成了尴尬的医患关系;二是有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在政教处,政教处进出人员既杂又多,吵吵嚷嚷。学生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心理咨询会感到沉闷、压抑、没有安全感。下面是一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多选):

  心理咨询室环境不好的原因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不宁静   212   91.40

  进出人员过多 195  84.05

  隔音效果不好 164  70.69

  保密性太差  144  62.07

  设施配备不足 186  80.17

  这几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几乎形同虚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没有做好,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不少想去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怕同学(旁人)笑话。不少被访谈的学生认为,到心理室去咨询,怕被同学误认为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病,尤其是有的学校校医同时又是兼职心理咨询教师。

  很多学生不愿意到心理咨询室去咨询,是不是更喜欢其他的咨询方式呢?

学生首选的咨询方式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心理室咨询     41    17.67

  网上咨询      103    44.40

  热线电话咨询    72   31.03

  书信咨询      16    6.70

  在访谈中,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的咨询方法比较单一,不少学生更愿意与心理咨询教师在网上进行聊天。这几所中学的心理咨询教师都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应增加诸如网上咨询技巧与方法的内容。

  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加大教育投入,开展多项主题活动,咨询方式多样化,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这些年来,作为一种在职进修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培训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如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培训模式与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培训脱离实际、形式主义严重、效果较差,培训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等等。

  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要经常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消除部分学生不愿意到心理咨询室去咨询的心理顾虑。

  对此,笔者认为,一是建立和健全省、市、县三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完善培训运行机制。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短期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二是有条件的高校,教育硕士招生应考虑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招收在编、在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三是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开发新的案例交流和案例讨论的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培训出勤考核制度、成绩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和淘汰制度。

  同时,要分层次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如校长专题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全体教师培训。不同的培训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制订不同的培训内容,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认真遴选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选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宁缺毋滥;二是要“先买票后上车”;三是不能“等、靠、要”。

  另外,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经费预、决算和支出的保障机制,也是提高心理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经费预、决算和支出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谢岚萍宋卫民)

  注:谢岚萍:江西省宜春学院附中教师宋卫民:江西省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日第7版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