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改变孩子行为,先改变家长观念【原创】

15年前 [08-08 12:34 周五]

   班上有个男孩儿,很受全家宠爱,要什么东西总是说一不二。刚入学时在班上横行霸道,行为习惯很不文明。跟他的家长交流几次后,才知道孩子的毛病出在哪了。

   有一次,孩子看上了一辆600元左右的玩具小汽车,软缠硬磨地要父母买。那几年父母每月的工资也就1000多一点,这么昂贵的玩具当然不想买,儿子又哭又闹也没打动父母的心。好在对孙子百依百顺的在爷爷、奶奶去亲戚家了,要不早买了。

   儿子连续哭了三天,父母还在坚持,可他做生意的姨妈看不下去了,直接将玩具汽车买了回来。孩子破涕为笑,用胜利的目光忘了一眼父母,就抱着宝贝汽车玩去了,父母还得陪着笑脸向儿子的姨妈表示谢意。
  

   其实,当时如果能坚持用“消弱”的办法引导孩子,不失为一剂良药。让他哭闹几天依然得不到玩具小汽车,他就会明白这样做是徒劳,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不哭闹了。

   可问题就出在姨妈好心办了坏事,她忽略了高寿岩老师的讲到的“运用消弱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三:“必须保持一致”。当然,也可能是孩子的父母事先没有和孩子的姨妈进行沟通,更没有将他们的意思及时告知孩子的姨妈,所以才出现了半途而废的这种情况。当然,最直接的原因是家里所有的人不懂得家庭教育理论,全家的人溺爱,造就了一个我行我素的“小皇帝”。

   后来,在老师和家长多次沟通并对之进行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这个孩子的进步有目共睹,但要将他身上的顽劣习性彻底改掉,恐怕还得一段时日,因为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行为习惯,更要改变的是他家里亲人的育人观念和教子方法啊!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