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坏习惯之四 没有计划

15年前 [10-14 02:02 周二]
没有计划
2007-12-29 16:16:40 ---

  1.定义与内涵
  计划,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目标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做到有计划,首先要成为时间的主人。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曾经说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鲁迅先生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究竟怎样利用这24小时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和伟人,都不会虚度年华,他们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而不少人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常常发现不了时间的存在,形成不了时间的概念,他们眼中的半个小时不过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浪费一天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一位母亲说:有一天,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我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仍然在做作业。我随口问了一句:“学校留的作业很多吗?”孩子的父亲说:“哪里呀,根本就不多,这孩子每天就是吃过饭就摆开摊儿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还什么事儿都搀和。不到晚上10点他的作业都写不完。”我对孩子说:“你会看表吗?”孩子大声说:“没问题!”我说:“那好,从现在开始,你自己掐表,看看完成剩下的作业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孩子一下子来了精神,认认真真地写起了作业。没多大功夫,孩子就拿着两个作业本跑来报功:“9分钟,才用了9分钟!”看着写得很工整的作业,爸爸惊讶了。9分钟与一个多小时,这是多大的差距啊!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对自己人生有计划,并坚持执行计划,才能获得一生的成功,否则,只能是毫无目的的尝试,做什么都不会有什么成绩: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孩子倒是很聪明,就是不爱干活。儿子到15岁了,鲁班觉得应该教儿子掌握谋生的本领了。
  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就送儿子去学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就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
  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说想去学织布。鲁班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年,又不干了。鲁班问他:“为什么又不干了?”儿子说:“织布这活儿,把人给忙死了。”
  鲁班问儿子:“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儿子想了想说:“跟您一样,当木匠吧。”鲁班把儿子交给他的大徒弟张班当学徒。不料,儿子又只干了一年,就不干了。鲁班问他:“又怎么了?”儿子说:“师傅要求太严,活儿太苦,师傅也太狠了。我不干了。”
  鲁班听了,严肃地对儿子说:“不严,不苦,不狠,你能学出手艺吗?你既然什么都不想干,那么好吧,从今天起,你就别吃饭了,因为你不爱种田;从今天起你就别穿衣服了,因为你不爱织布;从今天起,你就从这屋子里搬出去,因为你不想当木匠。”
  儿子听了,呆住了,站在那里一声不吭了。这时,只见鲁班从屋顶棚上取出一箱子他使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都磨出深深的凹,斧刃都磨平了牙。他对儿子说:“要学到手艺,就得刻苦地去练,不下苦功夫,什么也学不成。”儿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鲁班又拿出三把新斧子,郑重地交给儿子说:“拿去。三把斧子,斧把儿磨不出凹,刃儿磨不到顶,就别来见我。”
  儿子提着三把斧子,又回到师傅张班那里。通过勤学苦练,儿子也成为一名著名的工匠,掌握了谋生的本领。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计划可以使自己的各种事情安排得比较合理、避免冲突、劳逸结合、相对松弛有度。对学生而言,主要任务是学习。而要学习得心应手,就需要良好的计划。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从时间段看,首先要有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如果有的学科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为什么要强调按计划完成的习惯呢?原因有三个,一是生活的秩序为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设定目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就可以将一个人的心态调整到最佳位置。二是不断“完成”,逐渐形成习惯后,可以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人一旦有了扎扎实实的自信心,就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因为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三是“完成”可以不断激发学习潜能,潜能只有在从容不迫的情况下不期而至。

  2.克服要点
  要改变没有计划的习惯,就要形成时间的紧迫感,不能吊儿郎当,总觉得还有明天。
  古代有一首十分著名的《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落。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时间不会留恋什么,只会一去不返,分分秒秒不起眼,但是一旦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
  其次,学会运用和把握时间,要学会制订时间规划。在时间规划里,首先要保证日常的基本需要,其次才能谈得上对事情的安排。在安排时间的时候,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也要注意紧凑。计划执行情况,要不断总结,以此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价。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首先要保证睡眠。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的发育,才能为学习提供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无论如何,要保证小学生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初中生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高中生保证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
  在订立计划时,要确定每天的“专门时间”和“自由时间”,既规定“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也要留出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所谓自由支配时间是指完全由自己自主进行选择,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时间安排有些弹性,能够适应突然重要事情的临时需要。
  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计划制订完了,必须执行,不能放在一边不管。计划可以调整,但必须完成,有“完成”意识,不可轻易放弃。“完成”是一种意识,“完”就是按照计划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打上一个句号,善始善终,而“成”就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做成功了,也就是努力追求“干得漂亮”,我们通常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实际上就是“完成意识”的集中体现。形成行为上的“完成意识”,则是学会运用计划的一个重要能力。前面的计划执行不好,很可能影响后面的事情,这样一来,就很可能受到时间的惩罚,而且计划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每天小结。“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环节。因为反省,容易让自己发现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否有所遗漏,有何得失。所以,要养成睡前十分钟做小结的习惯,小结内容包括“今天完成了什么?今天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今天获得的最大进步是什么?”“今天在学习上帮助了谁?”等等。
  订计划可以邀请父母提出指导性意见,加以督促。有时候由于对时间的安排还有模糊的地方,或者自己本身对一连串事情的时间需求量还不太清楚,这样制订的计划,不见得十分合理。为了使自己的计划更合理,可执行性更强,就需要向别人咨询,尤其是向父母咨询,请他们提出指导性意见。父母帮你制订计划的时候也可以顺便了解你的计划和安排,这样他们在安排其它的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你沟通,进行调整。如果你的自我监督能力还有些缺陷,那么父母的外来松散的监督也可以起到协助和提醒的作用。

  3.自我反省
  你做作业一般要花多长时间?是否会因为做别的事情干扰做作业,导致作业时间过长?
  你常常会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做完,而另一件事情又开始催促,而觉得手忙脚乱吗?
  你每天都会总结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吗?
  你制订计划的时候,如果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会向父母咨询吗?
  你愿意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父母吗?
  你愿意接受父母的简单提醒吗?
  是否发生过因为一件事情的延迟,而导致自己很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很重要的事情没来得及做的情况?
  你的时间计划里对睡眠、运动和娱乐是怎么安排的?
  你的时间计划过分紧张吗?过分松弛吗?
  你常常把本来应该当天完成的任务往后推迟吗?

(来源:http://www.edu-china.net/full_T_index.jsp?ID=265&Class=坏习惯集中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