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让读书识字成为孩子最爱的游戏(2)

17年前 [05-08 17:57 周二]
6、工具识字法。为识字准备几样必备工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具一:挂图。无论是识字挂图、儿歌挂图还是唐诗挂图,我都
买两份,一份在自家的各个卧室门和墙壁上张贴,一份放到父母家。低低地贴起来,要让孩子路过的每一处都能看到这些美丽的文字,随时念给她听。带小凡在父母家时,就那么把挂图铺到泡沫板或床上,陪孩子一起识读,我上班的时间,通常就是姥姥姥爷来陪小凡玩这样的识字游戏。为什么说是小凡的游戏呢?因为我能感觉到,在她的眼里,这些方块字就像她的朋友一样友好又亲切。

    工具二:纸和笔。因为小凡常常会问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怎么写,
所以手边常常要有纸有笔,特别是在外面,随身包里要放(文具店可买到的盒装便签纸就极好用),摩托兜里要放。如果忘记带,情急之下手机的短信息功能也可以派上用场。

    工具三:写字板。我们家里有四块写字板。两块小的分别在自家
和父母家,以备随时想到或小凡问到的字,好及时演示给她;客厅走道的墙壁上和餐厅门后各挂了一块大写字板,客厅的除了和小凡玩互当老师教认字游戏,也可作为她的涂鸦板或者我的记事板;厨房的写字板则是在我下厨时怕照顾不到小凡,给她能在厨房待下去设计的活动空间,她可以在上边随便涂写,我也可以把她想知道的写给她,我俩是生活学习两不误。

    工具四:餐厅的墙壁。这里仅指我们家餐厅里的瓷砖墙壁。洁白
的方瓷占据了餐厅的三面墙。两面墙可以随便小凡写写画画,易擦易洗,十分的方便,另一面墙专门张贴有字的纸张,几年来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最初的锅、碗、盘、勺、叉、筷、面条、青菜、馒头等字词到如今的唐诗、宋词、三字经,都是在小凡吃饭时潜移默化中学习与复习交替执行的。没有人强迫,完全是我们的玩字游戏而已。

    工具五:自制卡片。搜集到的各种硬硬的白纸板,都被我剪成或
方或长的纸卡,方的写字,长的写词、句。把想到的简单易懂、特别是小凡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字、词、句统统制成字、词卡。晚上,在女儿上床后,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被子、枕头、床单、鞋子、袜子、秋衣、秋裤、脚、手、腿、胳膊、晚上、灯、月亮、星星。。。我边念便把这些字词放到相应的位置,后来她熟悉了可以由她来把字放到相应位置;早上起床后重复以上的还会添加太阳、早上、窗、门等;去到卫生间,门上贴着浴室两个字,还可以看到镜子、坐便器、洗手池、牙刷、牙膏、牙缸、毛巾、香皂、洗手液等词;无论是我还是
其他家人带女儿出去玩,我都会把在外面要接触到的相关字词卡给小凡带上,不要多,只要几个,毕竟孩子出去是要以玩耍为目的,只要达到认识并加深印象即可。如:路、草、树;广场、喷泉、垃圾筒;红绿灯、人行道、交警;学校、书店、商店。。。。。。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小凡的词汇量慢慢增加了。

    7、阅读识字法:孩子都喜欢家长为他们讲故事,小凡也不例外,
虽然她已具备独立阅读能力,但还是常常缠着我给她讲她特别喜欢的故事。这时候我就会提出和她一起阅读的建议,商量好一人读一句还是一段或者分角色,我们就开始了有感情的朗读。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生字词、疑问困惑,我都能第一时间为小凡解决。就连校园中幼儿园公告栏中的故事,我们也不放过,通常都是一人一段读下来共同分享的。

    8、谜语识字法。小凡喜欢猜谜语,所以这也常常成为我们读书
识字的游戏。一本浅显易懂的谜语书,从开始的我念她猜到后来的她念我猜,小凡已在先锻炼听力和记忆力中加深了印象,再在自己的诵读中增强视觉感受,在猜猜玩玩中,她已悄悄掌握了意想不到的字词、简洁凝炼的语言以及更开阔的思维。

    9、见缝插针识字法。在小凡生病打针的时间,除了带些必备的用品和食物,书和字卡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在小凡挂吊瓶的时间里,我总会耐心为她讲她最喜欢听的故事,陪她一起玩猜字游戏,在度过难捱的病痛过程里,我惊喜地发现,小凡生病时候的智力和思维总会有一个飞越。欣喜之余,私底下我偶尔也会调侃自己真的很会打小凡的主意,连她生病都不放过。在带小凡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或出游的车上,她也通常会“遭遇”到我一贯的“伎俩”而往往乐此不疲。

    就这样,识字游戏伴随在女儿成长的每一个过程中生根、发芽,
并结出了美丽的果子。如今的我们,已经由从前的睡前组词、抢答反义词、说句话等游戏延伸到现在的一日一成语游戏,而临睡前和晨醒后是小凡雷打不动的自我阅读,她的枕边始终放有一本或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转自:临海听风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b366217010008yj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