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应试教育 实际上本质是反教育

11年前 [07-16 11:40 周一]

应试教育本质是反教育


2012年07月16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16日第330期 作者:钟启泉

  【核心提示】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社会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学校教育就是传授现成的知识,以为学生知识点积累得越多,就越是好学生、好人才,忘却了“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几乎被出卖了,这表现在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度重视和对学校职业准备功能的无限要求”。在此意义上,应试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反教育。

  数理逻辑智能并非人类智能的全部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主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已。在他看来,人的智能应是一个量度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指标,以往对“智能”的界定过分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倡导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七种——语文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后来又陆续补充了自然探索智能和生存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背后的潜台词是,学生的智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区分的只是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不能认为“数理化好的学生是好学生或天才儿童,体育、艺术好的学生是差生或问题儿童”。传统的学校教育重视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开发与评价,致使相当多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被忽视、压抑。然而,数理逻辑智能并非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智能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等。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需要各种人类智能支撑。多元智能理论为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开发潜能开辟了广阔天地。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诉求,如何认识儿童的“创造性”是每位教师应当首先明确的。

  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的“前创造性”

  “创造”概念有个人与社会两种不同维度:倘若基于社会的维度,所创造的产品的质是焦点,但凡超越了人类历史与现在的一切产品,经得起社会评价,即被认为是“创造”;倘若基于个人的维度,所创造的产品不必“经得起社会评价”,与其自身或所属集体过去产品相比,只要有某种程度的新颖性,就可以被认为具有创造性。因此,凡对个人而言是独特的产品或表现,均可视为“创造”。例如,儿童创作的舞蹈和自由画,技能的巧拙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自由表达。

  儿童的独创性观念和行为并不能带来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革新的创造性活动,但儿童的这种思考过程类似于创造过程。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或许会成为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日所谓的“儿童的创造性”应当是基于这种语境下的“创造性”,因此,亦可称之为“前创造性”。只要社会文化环境适当,并且施以适合的教育,所有儿童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前创造性。当然,他们的基础体验不同,多少会有些差异,但每个儿童都能直面新的问题情境,做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即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性,其日常生活即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培育“淘气包”脑袋

  思考教育语境中的创造性问题须设定如下前提:第一,每个儿童都拥有潜在的创造能力;第二,儿童拥有的前创造性可以通过学习发展;第三,发展儿童创造性的场所是每日每时的教育和教学;第四,基于这种认识的教学过程,就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立足于培育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前提,必须确立新的教育方法以及儿童观。国外学者倡导培养“淘气包”脑袋——SCAMPER,值得借鉴:S——有什么可替代(Substituted);C——有什么可链接(Combined);A——能否移作它用(Adapted);M——能否作出调整(Modified);P——能否变“一用”为“多用”(Put-to other uses);E——能否除去什么(Eliminated);R——能否重组什么(Rearranged)。如此说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被低估的“淘气包”脑袋,正是新时代教育的理想目标之一。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寄语

  活跃教育思想的言说空间

  现代媒体的教育专栏呈现多姿多彩的追求与风格,然而对于广大读者而言,没有理论支撑的教育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支撑的教育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因此,需要求得理论言说与实践言说的交融与统一。

  当前我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整个教育舆论对此并未警醒。现代媒体的教育专栏应当旗帜鲜明:一方面,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无情地展开剖析、批判,而不是相反——恋恋不舍,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则应倡导自由、多彩的讨论与辩论。教育专栏是公共、公开的教育论坛,也应是引导教育舆论的言说空间。在这里,奏响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教育主旋律——“为社会公正而教”,不仅是教育专栏不可推卸的使命,也是其安身立命进而争得权威性的前提。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教育专栏,“教育学”版理应充当“新时代教育的先锋”:敢于直面复杂的教育现实,解构“同而不和”的应试教育世界,建构“和而不同”的素质教育世界。活跃我国教育思想的言说空间——这就是我对《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学”版的期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流金
 
孙晓燕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