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赵忠心:现今家庭教育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12年前 [12-22 10:15 周四]

赵忠心:现今家庭教育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致开幕词

各位好!首先祝贺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正式开幕。欢迎大家参加这样的一次研讨活动。这十天很忙,我在十天里开了三次会,一次是22号的北京科技家庭研讨会,一次是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30号参加了这个会,每个会上大家都希望我讲一点东西。今天就家庭教育研究问题谈一点看法。

第一,我们要关注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变化。

家庭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家庭教育都蕴含着时代特点我们应该认真关注。家庭教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但事实上它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作为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究竟发生哪些变化谈三点:

一,家庭的变化

家庭是家庭教育的载体,家庭变化直接影响家庭教育。家庭变化有八个方面:

1、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得到改善,逐步由清贫走向富足。

2、家庭结构由复杂到家单,家庭规模相应越来越好。

3、家庭模式由单一化到多样化。比如说单亲家庭、再建家庭、留守家庭、跨国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

4、婚姻关系脆弱家庭稳定性越来越差。

5、家庭本质关系重新组合,由过去夫子核心转变为以父亲为核心。

6、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逐步趋于民主、平等人人享有合法权益。

7、家庭功能弱化。比如说生产功能、生育功能弱化。有的强化,教育功能、亲情功能强化。部分转移到社会,比如说娱乐。

8、家庭与社会的联系不密切,家庭封闭型越来越弱。家庭变化导致家庭教育也发生了变化。

二、家庭教育发生变化也有八条:

1、生育子女的目的由过去满足家长的经济需求(养儿防老),逐步转变到满足精神需求。但是现在很遗憾有的生了孩子得不到赡养还出现了养儿啃老的现象。

2、子女数量观逐渐发生变化,过去是多多益善,现在是一个足已。

3、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舍得在时间、金钱上投资。教育模式由过去粗放式转变为今天的集约式。由浅耕粗作到现在的精耕细作。

4、家庭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社会化成分越来越多。减轻了父亲的一些负担,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5、教育方式由专制野蛮过度到民主文明。

6、家庭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

7、家庭教育传统对后代教育的制约和影响越来越减弱。代替以现代的教育理论。

8、子女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由过去家长作主,现在转变为子女自己作主。

三、由于上述的这些变化,使家长面对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八个困惑:

1、家长教育意识逐步增强,但是生活压力大。

2、家长望子成龙但是教育无方。

3、面对很多的教育信息不知道如何取舍。

4、有能力舍得投资但是迷盲不知道投资在哪里。

5、影响教育因素很多,家长难以控制。

6、儿童健康发展需要减轻学习负担,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升学压力有增无减。

7、变革中的家庭代沟日益加深,两代人如何架起沟通桥梁存在问题。

8、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垮了传统教育的堤坝,新教育观念还没建起来,家长不知道如何把握。比如诚实守信是不是就等于迂腐,诚实守信教育是不是过时了?团结、友好、谦虚、善良、严谨还是不是美德?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不是要忍让?忍让是不是没出息?竞争是不是当今社会唯一的行为准则?要不要合作?协作互助、提倡勇敢冒险?科学技术发展了,劳动手段现代化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要不要?等等。这些困惑都需要我们解答。

关于中国家庭教育、家庭的变化我在这儿只是做一个简单提示。这些变化究竟是什么样的过程,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对社会变化产生哪些影响?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第二个大问题。要关注家庭教育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个新情况是家长的心态问题。

心态是环境的产物,心态影响人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心态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过去由于求职比较容易,家长心态比较平和。但是今天的环境下家长心态很不平和,社会上发生的家庭暴力、惨剧都跟家长心态有直接关系。现在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是80后、独一代,他们出生在特殊年代,有特殊身份,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最近出现的孩奴思想,他们出生在盛世从小享受着成果,他们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是被呵护长大的,没有经历过风雨,没有对别人承担过责任。是社会的责任意识差。一转眼的工夫他们角色变了当了父母,承担起了培养子女的责任这对他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现在家长的心态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浮躁。就是只顾孩子的眼前利益,忽视或者牺牲长远利益。浮躁就是头脑一热就草率做决定。具体表现四个方面:

1、着急。做什么事都是急于求成,超前教育,进行“掠夺性的早期开发”,现在很多孩子没有到预产期家长就剖腹产。

2、家长普遍虚荣,攀比,将孩子用“填鸭子”方式进行盲目开发。

3、盲从。不动脑筋缺乏主见,从众心理严重。追求简单、高效的教育。所以常常被张悟本式的伪专家忽悠。

4、片面。追求捷径。

二、父母和子女情感越来越疏远。

现在大家明显的感觉到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的孩子那样跟家长很亲密,感觉越来越疏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讲一些事实,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养育、教育、投入大大打折扣,大大减少。投入少必定回报得少。抚养教育孩子本来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把这个事交给了别人。比如说婴幼儿孩子由父母亲自带的很少,或者交给保姆或者交给老人,现在孩子管妈妈叫阿姨,管阿姨叫妈妈的越来越多,喝母乳的越来越少,孩子闻到妈妈的气味越来越少。现在不给孩子用尿布,懒得侍候孩子,用尿不湿,省事了,但是与孩子皮肤接触越来越少,孩子长大再说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显得理不状气不状。家庭教育不亲自做,聘请家庭教师代替教育职责的越来越多,如果孩子没有学好家长会说花的钱是我的血汗钱,孩子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你那是你的责任。送两、三岁孩子入整托,送小学生住寄宿的越来越多,送中学生出国留学。大家也要提防将来孩子把你送老人院,所以这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小心你老了。

现在家长与孩子两地分居的越来越多,孩子患亲情饥渴症的越来越多,父母的保护伞越来越靠不住,甚至及个别人懒得自己生孩子,比如借腹生子都有发生。家长感情投入少得到的回报势必少。

第三,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的家庭独生子女论文发表在1898年,我们中国独生子女才出现30多年,中国独生子女出现的背景跟国外不一样。国外经济发达,大家都是自愿要一个孩子,中国是响应政府号召要一个孩子。并不是完全情愿。

第二,中国过去是孩子比较多,多子多福观念比较厉害。从多子女到独生子女不仅是孩子素质的发育,主要是心理的落差,总感觉不够数。所以这两个背景是的家长把孩子的地位摆的过高。一家人围着他转,给孩子创造了一种超现实过于理想化的生活环境被保护、被呵护被照顾。把孩子放在特殊的地位上必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

第四,关于社会信息化的问题。

社会信息化也是一个新的情况。现在信息化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大增。社会信息化以后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大量信息涌现,难免鱼龙混杂,孩子们对新信息感受很敏感,但是筛选能力很差,所以跟容易受影响。

第二个后果信息化以后,得到信息早晚和年龄没有关系主要和文化程度有关。所以现在孩子有时候比家长获得信息还多,还早,所以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打破过去长期以来成年人垄断信息的局面。所以家长对孩子言听必从。

第五是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这个词最早是柏拉图提出来的,后来马克思也把这个作为衡量社会教育的指标。他说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水平,过去是用多少钢铁、粮食衡量。马克思认为最标准的衡量标准是看这个国家休闲时间多少,休闲时间多生产力水平就高,休闲时间少生产力水平就低。过去搞加班加点,不是反应人们的积极性,而是反应我们的劳动手段太落后,劳动力水平太低。所以休闲问题在前些年,1995年前后实行双休日的时候,在北京开过一个会议,会上我讲了一段话,我主张实行双休日之后孩子们休闲时间大大增加,大概是100多天,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休闲教育,让孩子学会休闲。当时北京教育局一个管德育的领导他对我说,赵老师你提这的太消极了。人家提学会劳动你怎么提学会休闲呢?我说提两个问题,回去调查一下你们北京市违法犯罪青少年都是在什么时候学坏的?不用调查一定不是在上课的时候学会的,一定是在休闲时间学坏的。我提的第二个问题,我说问一下北京市的孩子们,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是在什么时候获得发展的?也不用调查,一定是在休闲时间。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如何利用休闲时间。我想休闲教育在国外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云南省出版生前些年出过六本一套休闲教育的书,在中国说大家还不理解。我们一定要抓住休闲教育。恰当孩子一年休假170多天,孩子休闲第一场所就是家庭。所以家长是对孩子进行休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家庭不稳定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夫妻离异比例越来越高,稳定性大大削弱。据社会学家统计中国的离婚夫妇婚姻年龄是67年。正如人们常讲的“七年之痒”这时候还是小学生,对家庭依赖很大,夫妻离婚恰恰80%90%都是这个时段“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势不可挡”,有人说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程度仅次于死亡,我们避免这种伤害不可能,但是减少是有可能的。夫妻关系难以维系可以离异,但是夫妻离异是文明社会的产物,离异行为应该是文明的而不是野蛮的。现在中国夫妻离婚大多比较野蛮,很多时候离婚都加一个字叫“打离婚或者闹离婚”比较野蛮。为了孩子夫妻要以平和的心态离婚,努力争取成功的离婚,和平分手,解决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养和教的关系”。抚养和教育是两码事但不是分离的。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是养教分离,养中必定有教。比如说吃饭,让孩子自己学吃饭这就是一种教育,一家人围着孩子满地追着吃饭也是一种教育。养育方式本身就蕴含着教育。所以这是不能分开的,要养教结合。

2、家长教育和子女素质教育关系要处理好。对孩子不是教育的越多越好,该教育的教育不该教育的要让孩子自学。现在尤其是当妈妈的,被称为“教育妈妈”的越来越多,她没别的事就是教育,比老师还老师这就是过度教育。比如说孩子小时候学翻身,过去说三翻、六座、八爬,有一次我儿媳妇说爸爸孩子怎么还不会翻身,咱们教教吧,我说翻身不用教,这是人的本能。因为我们教的多了可能会越来越退化,一定要给孩子自学的机会,他自学了必定会增强信心,他还想学更高、更难的东西。

3、对孩子今天负责也要对孩子明天负责。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分数、排位名词、升学。孩子发展怎么样不知道考虑,都想得冠军、得状元。大家知道考试状元不见得是事业上的状元。做过调查,历届高考(论坛)状元做了事业状元的一个没有,而班里前十名这段孩子事业成功的往往很多。我们的教育家长要把眼光放长远,效果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今天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今天的发展,也要有利于孩子明天和后天的发展。

4、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和学校教育关系我们当然要配合,但是家庭不是学校的承包机构,现在家庭教育普遍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补充,处于边缘地位不再是独立的教育形态,学生家庭教育成了第二课堂。家长自觉不自觉的帮助老师助教,使家庭教育独特职能作用越来越削弱。我们必须要树立家长和家庭教育是一种独立的学科,是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要成为附庸。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就是要面向社会把社会当成课堂、当成课本。家长要学会选择引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

5、继承和借鉴的关系。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历史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社会发生一定变革,人们的传统文化体系受到了冲击,这段时间容易出现盲目性,一种盲目就是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认为中国一无所有样样不成,开放的年代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日本民主维新的时候当时最典型的就是文武省省长说日本的国语不好,说日本人种不好,让日本姑娘嫁老外。我们应该防止这个,不要崇洋媚外,要认真对待我们的文化传统。我就讲这些,谢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