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北京 一本教辅书是怎么“攒”出来的? 拉个专家充门面

14年前 [02-28 08:54 周日]
2010年02月26日 16:07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张 鹏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北京各大书店又迎来了“旺周”,这种周期性的热卖是由广大家长和学生带动的,因为开学前后的这一周是他们狂购教学辅导书的时间。记者随意走进一家教辅书店,看到“黄岗密卷”、“海淀精编”、“人教版”、“苏教版”、“一点通”、“名师编撰”等,冠之以各种名目的教辅书籍让人眼花缭乱。

  无数家长都有和记者同样的困惑,这些书到底质量如何?它们真的是出自名师之手吗?一套动辄上百的辅导资料物有所值吗?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个“炮制”教辅书的老师和出版教辅书的商家,了解到一本教辅书是如何“攒”出来的。

  准备

  需要什么就出什么

  如今教辅书“扎堆”现象几乎成灾,例如比较热门的作文辅导书,据了解,仅北京图书大厦,就有作文辅导类图书五六千种,而高考、中考的复习资料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教辅书泛滥到这种程度?一名多年从事教辅书出版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书商出什么书完全是根据市场决定的,他们会充分揣测家长和学生的心理,例如作文书,很多都冠以“速成”,实际从教育科学的角度讲,作文是不可能速成的,但是家长就认这个,就是卖得好。还有就是高考复习资料,家长学生最青睐的就是所谓“高考题库”,实际上高考命题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办法和保密措施,那些“题库”都只不过是销售的卖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本教辅书的运作是绝对的市场行为,书商大都事先做足“功课”,经过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才确定出书的方向,以保证卖钱,而是否对教育有价值,对孩子学习有指导意义,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可以说,家长的盲目心理带动了书商,而书商又反过来推波助澜,形成了教辅书越来越滥的恶性循环。

  搭台

  拉个专家充门面

  出版社或者书商一旦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了出书的内容后,下一步就是如何“攒书”了。宣武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级教师马老师曾经多次参与教辅书的制作,她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一些流程和细节。

  据马老师称,他们这些一线老师实际上是教辅书的真正写作者,但仅仅是在不显眼的地方署个“参与编写”的名字,总编的名字通常都是一位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书商把这些有号召力的名人拉进来,基本就有了销售保证。这些名人挂了名,就要从每本教辅书中分得不菲的编辑费和版税,但具体工作很多人会让自己的助手或者学生去做。

  据说这还是比较靠谱的情况,起码专家确实参与了,而有些教辅书中的所谓专家竟是一个虚构“角色”。不久前有媒体曝光,在某高考复习资料中以专家身份出现的《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总编张先生,竟然查无此人,甚至连这个“高考周刊”都不存在;该辅导资料还提及另一名专家——《考试》杂志主编唐旬,而唐旬称她已在一年半前正式退休,没有参加过任何有关高考方面的研讨会。

  分工

  编书也分“上下线”

  有了专家充门面,专家的助手就要负责给这本书“搭台”,也就是列出书目大纲,搭起框架,把一本书分割成很多块,然后再分头承包下去。

  马老师告诉记者,编写教辅书的过程有点像传销中的“上下线”。书商们在教育市场混迹多年,和不少老师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所以很容易找到写教辅书的“承包者”。例如,一本10章30万字的书,他们通常会找五个熟悉的老师;接到活儿的老师如果自己忙不过来,就会再找其他老师,就这样层层转包下去。有时候,一本教辅书可能由多达30个老师编写,有的老师连出版社和主编的名字都不知道。

  这种方式编的教辅书,其质量完全由老师的责任心决定。但通常的情况,注水和重复的比率是非常大的,例如她曾参与编写一本作文辅导书,范文去哪里找?大家都从“中考满分作文”里面抄,那些是公开的资料,谁都可以用。还有些书商由于赶着出版,有时候只有一周的“攒书”时间,他们会交给大学生去做。一个中文系在校大学生告诉记者,有时候根本不算编,在网上搜索、复制、粘贴,拼凑拼凑,就成了考试指导书。

  分成

  利润业绩各取所需

  教辅书在出版业内的暴利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图书出版业本来是一个勉强糊口的行业,却因为沾了各种教材和教辅书的光,连续多年进入“十大暴利行业榜”。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教辅书是一块人人都想吃的肥肉,图书定价里的猫腻最多。一般一本成本4元的辅导书,最终定价可能为17元左右。出版商一般是瞅准开学前一星期投放市场,能卖出一半,就是暴利。教辅书通常利润都在30%到50%左右。

  书商和出版社从教辅书中拿走的是真金白银,而那些乐此不疲的老师们得到了什么呢?马老师告诉记者,参与编写的老师们拿到的稿费大概千字70到100元,但老师们其实做这事看重的并不是钱,多攒几本书,多挂几个名,对老师出业绩、评职称还是大有好处的,有面子,出去讲课的课时费还可以相应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马老师说,虽然粗制滥造的教辅书满天飞,但是,如果一线老师真的有什么教育心得,潜心钻研写出一本书,想要出版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书商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在这个市场中,唯一的规则就是,书商来找你,然后你照着他说的做就可以了。

  探究

  谁助长了教辅书的热潮

  不少教育专家都指出,现在出版社都盯着辅导书这块肥肉,因为家长盼子成才心切,饥不择食。一个书商对此做了经典的总结:“教辅热的根源还是在应试教育,只要学生和家长有需求,教辅市场就清静不了。”

  北京市15中特级教师周誉霭曾对媒体表示,相当一部分教材辅导书就是题海和题库的变形,其实是戴着面具诱导学生相信他们所谓的高分神话,他们反反复复地苦练应试本领,所以在高考中也许能够取得高分。可与此同时,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却不复存在了。周老师说,真正经典的辅导书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少量的练习,迅速地领悟到其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这才是一本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辅导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辅导书凤毛麟角。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xyztc/news/2010/02-26/2141508.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