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80后"家长会生不会养?看看"101条军规"

14年前 [10-20 10:32 周二]
"80后"家长会生不会养?看看"101条军规"
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9-10-19 13:33:41 ) 来源: 今日早报 编辑: 顾颖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作揖”,希望这样的方式能提高孩子的道德情操。

    2008年年底,杭州市江干区妇女联合会找到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希望在家庭妇女儿童心理领域有所研究的侯公林教授能够解决一个问题:“70后”、“80后”小夫妻生了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教的越来越多,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为年轻父母制定一个考量家庭教育的评价体系,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只要对照一下“标准”就行了?

    于是,这个《杭州市家庭教育状况评价体系研究》课题,2009年2月立项。

    目前,该课题已经完成评估体系量表,调研了1200户家庭,列出了考量教育孩子应该做到的“101条军规”。

    “我们做出来的课题,是一个评估体系,也就是说,给家庭教育构建了一个框架,告诉大家,家庭教育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侯公林说。

    家长学校成为教育咨询中心

    “怎么样做家长?这个看来不是问题,但开始逐渐变成了许多家庭的困扰。”杭州市江干区妇女联合会主席朱红说,“子不教,父之过”这个说法妇孺皆知,但这个“父”该是谁、该做什么,却从来没有明确过。

    家庭教育从来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大家族式的“联合家庭结构”逐渐被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结构”代替,家庭成员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使家庭教育问题开始凸现。

    “我们江干区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在112个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初衷是想进行家庭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朱红说。

    “家长还要教吗?”这是学校成立后碰到最多的疑问,与此相反的是,家长时不时跑到学校里咨询家庭教育的个案问题:孩子每天泡在网吧里,请老师想办法把孩子拉回家;女儿背着父母恋爱了,担心女儿被男人骗,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她才能听进去……

    家长学校的老师也表示,这方面也没合适的教材,更多的是请教育专家开讲座。

    “80后”:生孩子是为了老一辈

    “我们调查抽取的家长,年龄跨度是非常大的,从‘80后’到爷爷奶奶辈的都有,问题比较典型的,是‘70后’和‘80后’的年轻父母。”侯公林说。

    总的说来,“70后”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这和“70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70后”就是看着优秀典范长大的,他们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成为这样的人物,自然而然地就往孩子身上压了过重的负担。

    而“80后”的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还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觉得孩子是给老一辈生的。

    “许多‘80后’本身还是孩子,却因为长辈的要求,不得不生孩子,生下孩子后,首先不知道怎么带,只好请保姆,托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才合适,也不知道,只好扒互联网、到处听讲座。他们的逻辑是:既然长辈要我们生孩子,我们又没做好准备,只好拜托长辈、拜托学校了。”

           1200个家庭总结出八大类“101军规”

    侯教授说,为了做这份调研,他把手下的心理系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动用起来做分析了。

    “说实在的,我当初也不知道家庭教育当中是否存在着共性,所以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书,列了159条,订了一个草表,请了40户各个社会阶层的家庭代表,坐在一起讨论。”

    结果是,发放草表的当天,很多家长就悄悄把草表带走,拿回家对着上面的条条框框对照去了。“照理说,问卷内容不能外流,而且也不够完善。”侯公林说,但至少说明,当父母的都关心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但是都还局限于感性认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

    侯公林举例说,当调查人员和家长聊到:“你觉得家庭在教授孩子劳动技能方面应该做什么?”家长们给的答案是琐碎的:诸如洗手帕、扫地等。

    侯教授研究小组的任务,是从这些细小的问题中抽出适合广大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原则。

    研究小组最终确定了159条规则,拿着这份规则,他们用问卷的形式,走访了1200多户家庭,访问样本包括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也包括目不识丁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村妇女。本月初,“159条”变成“101条”。

    “这个101条规则,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将家庭教育的内容分为8个方面,希望能够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标准。”侯教授说。

  教授想让家长都成为“教育家”

    这“101条军规”分成的8个大类是:劳动技能、社会技能、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性教育、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和教育方式。

    这8个大类,每大类下面都包括若干条子项目,“子项目上所写的内容,家长如果都做到位了,那么可以说明该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到位的。”侯教授说。

    比如性教育,家长要与孩子成功实现这些方面的沟通,其实并不容易,只要提到这个问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陷入一种非常微妙而尴尬的境地。丁桥有一位接受课题组调查的妈妈说,她能做的就是在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叮嘱他把避孕套带在身边。

    “家庭教育的许多内容是私密的、个性化的,老师在课堂上说不了,只有家长是最合适的。”侯教授说,教会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技巧,正是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101条,说说容易做做难?

    侯教授的建议是:让家长在“漫画+故事”中学技巧

    “我们现在国家从事任何职业都有上岗培训,我觉得做家长也应该有个上岗培训。”朱红说。

    虽然愿望很美好,但是操作起来却不容易。全区成立了112个社区家长学校,硬件是有了,软件却没有。有家长觉得没必要,不来听课,来听课的家长又觉得,学到的东西太散。“上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101条”出炉,这让朱红觉得欣慰,但还有个问题是,家长不知道如何成功实现这101条的教育。

    “区里有很多家长告诉我们很多好故事,这些可以把101条的内涵充实起来。”

    “我们更希望的是,有关部门能够出台更明确的政策,为家长的上岗培训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让家长们都觉得这个培训是必须上的,而且上了培训以后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朱红这样展望未来。

  漫画风格的“上岗培训”

    “101条只是一个评价体系,接下来我们还将把每一条都化开来,我计划分两条路走,一条是走学术路线,出专业著作,让以后研究家庭教育的人能够作为参考。另一条路就走大众路线,比如文字+漫画,让孩子和家长都能看懂。”侯公林教授谈了自己的设想。

    侯教授的妻子也是做教育工作的,为此,夫妻俩还商量着,做了一个范本,先给读者做做参考。

    侯教授编了很多“小蘑菇头”的故事,他说,“小蘑菇头”是一个小男孩,所有的小故事就是通过“小蘑菇头”的成长经历展开的。

    小蘑菇头的故事:

    儿子想穿裙子,怎么办?

    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是在4岁以前养成的,在4岁以前,孩子还处于婴儿期,同时在这段时间,孩子会对性别产生好奇,并试图了解它。因此家长应该利用这个最佳的阶段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如果超过4岁进入幼儿期,恰恰是孩子对性别不感兴趣的阶段,在4岁以后进行性别教育的效果就会打折扣了。

    “101条”里还需要

    10岁“包租公”这样的故事

    其实,江干区的家长在社区家长学校交流时,确实交流出了不少出色的教育案例,比如江干区居民经营出租房者多,有位王女士,从儿子10岁开始,把家里一间出租房的房租全部交给儿子打理。

    “每个月800元钱都交给儿子,让他计划。”王女士说,一开始,她陪着儿子到房客那里收房租,连续去了三个月后,让儿子自己去收。第一次收房租,儿子用了10分钟,这以后,她都让儿子独自去收房租了。

    “每个月800元,对孩子来说是个大数目,头三个月,我帮儿子一起管理这笔钱。免得他乘机乱花钱。”

    第一次儿子收房租回来后,王女士就问:“儿子,打算怎么处理这笔钱?”

    儿子想了想说:“存银行。”

    王女士觉得,单纯存起来,达不到培养理财的效果,就说:“儿子,你信任妈妈吗?你就先存在妈妈这里,以后凡是你要买衣服、零食、玩具等个人开销,都从这里扣。一个月余下来的钱,妈妈就帮你都存到专门给你办的卡里,好吗?”儿子同意了。

    这以后,儿子只要买什么东西,王女士都会先提醒他,这些钱都将从800元里面扣,并建议儿子记账。

    “儿子现在每花一笔钱,都要先考虑一下了。”王女士说,他开始明白每个月自己只有一笔固定的花费,如果要买一个昂贵的电动玩具,就要放弃一些小玩具。

    在帮助儿子代管了一年的钱后,王女士又把钱交给了儿子,只是要求儿子每个月把记下来的账目给自己看。

    “他很乖,连续3年记账后,他已经开始知道节约用钱了,今年他的学费还是自己交的呢。”王女士高兴地说。

    朱红认为,这些好的教育案例,如果能和“101条”这样的理论结合起来,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家长会很欢迎。

    作者: 黄淼君 杨影

   http://www.zj.xinhuanet.com/website/2009-10/19/content_17982888.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