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调查:漫漫暑假找不到一丝乐趣 部分孩子感叹没劲

14年前 [08-07 06:07 周五]
    漫漫暑假找不到一丝乐趣 部分孩子感叹没劲
       2009年08月06日 15:40 来源:新民晚报 

  在家呆了一个多月,部分孩子感叹没劲——

  “放暑假真没劲。”尽管这不能算是孩子们的一种普遍心声,但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心里,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还真的是很难熬,每天除了与电视、电脑为伴,要么就是上各种补习班,要么出去学弹琴、学画画。

  “阿拉从前的暑假真是蛮有劲的,弄堂里的小朋友一呼百应,打乒乓、下象棋、玩扑克,还可以到街道里的少年之家去玩,里面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协会秘书长毛裕介老师说起几十年前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充满了欢快之情。

  那么,现在的暑假,真的像不少孩子感叹的那样“太没劲”吗?真的要让毛老师这样的长辈只能在回忆中寻找放假的幸福时光吗?

  学校

  校舍大修闲人莫入

  “之所以会说放假没劲,或许还是因为到了暑假里可以活动的地方太少。”一位中学校长将孩子们的暑假苦恼归结为活动资源的稀缺,但他似乎又在刻意回避学校不能开放运动场地的原因。

  最近由上海教育科研部门推出的一份有关本市中学体育场馆运营现状的报告显示,随着政府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98%以上的中学有了风雨篮球场或排球场,有综合性体育馆、游泳馆和400米塑胶跑道的学校也不在少数。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只供学校的日常教学、运动队训练和校内俱乐部活动所用,课余时段和节假日的开放率只占25%左右。

  明明是自己学校的运动场馆却不能进入,这多少会让孩子们感到无奈。调查还表明,有44%的校内体育场馆是由学校的体育俱乐部负责经营管理的,参加者要么是校运动队队员,要么是缴费的俱乐部会员。另外,还有近 10%的校内体育场馆是通过对外招标由非教育单位承包经营的,当然会对进入者做出“资格”限定。

  此外,怕开放了操场引发伤害事故、治安问题等一堆麻烦,也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不愿在暑假里打开大门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市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各校在假期里免费向社区青少年开放操场等活动场所,但学校自有对策——暑假期间大修校舍,“建筑工地闲人莫入”。

  社区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拉一份菜单,详细列举暑假里各项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和参加对象,并且赶在6月份就下发到各中小学校。这是今年沪上各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不约而同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

  据记者从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了解到,区县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今年暑假里普遍与街道(乡镇)、居委会联手,为青少年设计了大量丰富的暑期活动菜单,在上学期结束前便通过学校将活动菜单事先发放给学生,供大家自行选择。

  然而,对不少人户分离,并不居住在学校周边,或者暑假要暂住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活动菜单却有些不太实用——平时读书早点起床,在路上多花些时间也就算了,暑假烈日当头,再长途跋涉到学校所在的社区、街道参加活动,对大人孩子都是不小的负担。而对于暑假暂住地附近有哪些可以活动的地方,他们又不大熟悉。

  对此,静安区教育局做出了周详的安排。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课外活动办公室负责人施佳乐介绍说,放假前,活动中心除了向在全区20多所初中和小学的在校生发放活动券,告知暑期活动菜单外,还在居委会配备了一名社区教师,由他们事先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在此居住的孩子们的基本情况,组织其参加社区的各类活动,争取活动覆盖面“一个不能少”。

  “充分利用社区组织的力量为青少年创设丰富的活动项目,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说,每到暑假,一方面是广大青少年学生“闲得发慌”,另一方面是专业的大中小学教师也处于“资源闲置”状态,那么,能否组织一批教师志愿者深入到各自所在的社区担当孩子们的活动辅导员呢?有关部门是否也应当从激励机制、场地安排、项目设计等方面,为“闲置”的教育资源找到用武之地搭建起平台呢?

  家长

  合理安排孩子生活

  一转眼,今年的暑假已经过半。虽然离开学还有20多天,但各种夏令营大多已经结束。同时,由于教师休假、校舍维修等原因,不少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暑假活动也行将结束。这就使得家长们的担心又来了——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度过这大半个月的假期时光呢?

  谢诒范老师说,其实完全靠社会或教育部门来安排学生的假期生活也不现实,家长应当承担起主要的管理、引导和教育责任。说白了,自家孩子的假期怎么安排,家长不能把责任一推了之。

  也有的教育专家建议,家长要在孩子的暑假生活中当一个好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建议已从设想变成现实。

  一张超市购物清单、一份健康食谱、一张景观照片……在卢湾区师专附小的老师们看来,这些都能成为孩子们的暑期“作业本”。教导主任薛容说,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体验式菜单,鼓励大家通过亲身的实践,锻炼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亲子互动便是一项很有特色的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孩子们要与父母一起去超市采购物品,不仅要记下消费账,还要写下购物心得,这可比写一篇命题作文要实用得多,也有趣得多。孩子们还要与家人一起调查小区的健身设施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只要条件允许,孩子们在暑假里不妨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多出去走走看看,给正在评选中的新上海八景拍些照片……

  记者还发现,卢湾区中山学校的学生们人手一本由老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手册》,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如何提高空气质量”“调查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在家中如何将生活垃圾分类”等一系列调查报告。而且,每一份报告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交由父母做出评价。

  【焦点关注】

  “第三学期”忙煞许多中小学生

  暑假对有些孩子来说,变脸成了他们的“第三学期”。

  不妨来看一下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小莉的一周安排:周一上午参加英语补习班,周二上午参加美术班学素描,周三上午参加游泳班,周四上午去钢琴学校上课,周五上午参加奥数班;而且,每天下午要有两小时练琴,晚上还要有一小时练毛笔,这还不包括每天做暑假作业的时间。

  据了解,类似小莉这样的暑假“忙人”并不在少数,卢湾区李惠利中学的一位老师说,一个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暑假里要参加补课,这几乎不是什么稀奇事,而且,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对补课似乎越热衷。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更是“忙里偷闲”才能在两个月的长假中觅得些许玩耍时间。

  记者以“2009年 上海 暑假补习班”为主题词,在百度上的搜索结果令人大开眼界。什么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中考班、高考班,应有尽有。有的补习班更是“旗帜鲜明”地在广告中宣称:“在暑假,抢占学习先机。从拿破仑的兵败滑铁卢,到盖茨的微软神话,无不是对先机最好的阐释……”

  3年前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今年7月4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又共同发出通知,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和有意义的暑假,并特别强调禁止组织集体补课、有偿补课。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在“禁补令”下,学校可以“关门歇业”不补课,但校外教育机构的补习班却异常热闹,不仅有名师参与助阵,更有以奥数班、创新班之名的义务教育学校与校外机构暗中联手的补课班。

  “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在家呆着,还不如送到补习班去更充实些。”这或许正是如今在“需求链”与“利益链”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暑假会变脸成“第三学期”的最重要原因。对此,教育问题专家、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说,暑假“变脸”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位,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往往抱有过高的期望,孩子的整个生活节奏都围绕着“学习”展开,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被异化成了赤裸裸的“监督学习的关系”。

  【焦点链接】

  国外中小学生暑假活动丰富多彩

  日本

  公立学校除了少量书面作业外,还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观察或自由研究,内容不限,可以是一次旅游,也可以是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但对于私立学校的学生来说并不轻松,甚至比上学还要紧张,从早到晚都被拴在各种特别培训班里。

  德国

  几乎每个城市的青少年局都会发售一种假期证,价格十分便宜,凭这个证件,孩子们可参加青少年局的所有活动。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及各类名胜古迹等,都可以凭假期证免费参观。乘坐市内公交车也一律凭证免费。

  美国

  学校没有暑假作业,孩子们在悠长的假期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情玩乐。美国相关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有成年人照管,不能独自在家。因此,父母常把12岁以下的孩子送到暑期学校或夏令营。据了解,美国的公立学校暑假都有免费的暑期学校,课程有数学、手工、阅读和运动等。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