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心下一代要从零岁抓起

15年前 [12-18 10:46 周四]

关心下一代要从零岁抓起

  作者:油田关工委科学育儿分会 刘继田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探讨早期教育问题。首先,提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关心下一代应该从孩子几岁开始最合适?

下面,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是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但许多人恐怕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早期教育的专家。一天,有位贵妇人抱着一个婴儿从远方专程来请教达尔文:“达尔文先生,我想教育好我的这个孩子,您说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呢?”达尔文看了看可爱的孩子后问:“亲爱的夫人,你的孩子多大了?,妇人回答说“才两岁半。”达尔文感慨地回答:“噢,夫人!很可惜,你孩子的教育最起码已经晚了两年半了。”

早期教育,狭义地说是指孩子0-3岁的教育,广义地说是指0-6岁的教育。其中包括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三个时期的教育。

为了说明早期教育重要性,我再讲一件电视新闻报道:题目是“蜗牛”女孩。说的是吉林省敦化市某农村,有个10岁女孩名叫宝宝,屁股上长了个直径20多公分的肉瘤,象蜗牛的外壳,生活不能自理。200811月来到北京某大医院,确诊为脊膜彭出瘤。病因是母亲孕期缺乏叶酸,或病毒性感冒引起孩子神经管闭锁不全,造成脊液彭出。手术取出10多斤延髓积液。医生介绍说,该院已做了1000多例。瘤子有大有小,都沿脊柱分布。这件事说明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有多麽重要!

我们的下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怎样作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我认为就是通过我们老同志的言传身教,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一是要使下一代有一个健康的人生基础,这就是在三岁以前的优生优育;二是要使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成为优秀人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优生、优育、优教。若没有三岁以前的精心养育和早期潜能开发,就可能失去后来人生成功的基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著名专家、学者近几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从新婚、怀孕到学龄前,特别是3岁以前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综合指导。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关心下一代要从零岁抓起

一、脑科学的巨大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教育。

最近二、三十年,脑科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现代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

1)、人类大脑有巨大的智力潜能。正常人大脑的智力几乎是无限的,人脑智力大约相当于美国国立图书馆1000万册藏书信息量的50倍,即人类大脑的能力能贮存5亿本书的信息量。实际上,最有成就的人的大脑的潜能只利用了5%左右。

2)、人脑的发育具有可塑性、不等速性和最佳期。可塑性是指人脑发育过程中的可变性,它是一种潜在的适应能力。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由脑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及突触的连接表现出来,并形成网络。均衡的物质营养和丰富的信息刺激使这种连接和网络越来越灵敏,孩子也就越来越聪明。

人脑发育的不等速性,指人脑不同部位的发育速度不一样。以视觉神经通道功能的发育为例,其最敏感期为出生后半年之内。出生后若缺乏环境的视觉刺激,并持续到3岁,那么视觉功能将永久丧失。再如语言能力的发育,出生到5岁前,是大脑发育的高速期,也是学习语言的高速期。

研究证明,人脑发育是有关键期的。在人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脑被内外环境因素塑造的幅度最大。人们把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称之为敏感期,也叫关键期,或叫最佳期。出生时人脑拥有5千万种、1千亿个神经元细胞,生后不再增加。出生后6个月(半岁)脑体积比出生时增加1倍,2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为成人的3/44岁时脑体积与成人十分接近。出生时人脑拥50万亿突触,一岁时拥有1000万亿突触,为出生时的20倍。一个突触作为一个开关,人脑这个超级巨系统即具有1000万亿个开关。活跃的传导通道,即使用频率高的传导通道被存留,被加强,更健壮。未使用的连接通道被淘汰,相关的突触消失,脑细胞萎缩或凋亡。使用频率高的神经细胞的快速生长期,也就是其它未被刺激部位神经细胞的凋亡期。环境刺激与婴、幼儿互动的丰富程度,可以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通道的结构和功能,决定脑部“突触”连接功能的发育。动物实验证明:刺激量大,接受信息多,对促进脑结构及脑功能的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促进作用。可见,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3)、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历是脑和智力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柱。例如:1754年发现的生活在熊群中的立陶宛男孩,只会四肢走路,不会说话,被发现后很长时间才学会听懂人的语言。1813年发现的法国维克托野人,在野兽群中长大,13岁回归社会,经过医生的专门训练,活到60岁时智力水平相当6岁儿童。1920年在印度加尔格达米得纳坡镇发现两个狼孩,小的2岁,大的7岁,象狼一样吃肉,四肢爬行,白天蜷缩,晚上引颈长嚎,用舌头舔生水,缺乏直立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二年后,大狼孩勉强学会直立,6年后学会行走,终生只学会了几句极简单的话。1825年,德国一个儿童从小生活在地窖里,不与人接触,17岁被释放时,智力低下,终生只达到1岁半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

4)、焦虑、恐惧等创伤性心理应激反应,对脑和智力发展是有害的。美国曾对越南战争中患创伤性应激综合症的老兵进行测试,结果与受虐待儿童的测试结果一样,都有心理缺陷,脑内海马有萎缩现象。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欢乐、高兴、鼓励、表扬、不考试等有利于智力发展。

总之,在人类生命的全过程中,0—3岁婴幼儿期是发展智力,学习语言,开发身心潜能,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生命早期丰富的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对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终生性的影响。它奠定的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

由于脑科学的发展,一场早期教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出现了零岁开始的教育潮流,人们逐步认识到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脑十年计划”,支持贫困家庭的婴幼儿受到良好的教育。日本成立了“零岁教育协会”、“幼儿开发协会”。前苏联幼教大纲规定:婴幼儿从9个月开始,就应受到有计划的智力教育。

建国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这场革命也在全国兴起.解放后,我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妇女和儿童工作。在五、六十年代普及新法接生的基础上,从70年代起,开展了围产期保健和婴幼儿的系统管理。80年代制定了《母婴保健法》,并建立了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婚前教育、围产期保健、科学喂养、早期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婴幼儿成长的全过程给予综合性的指导,协助政府推出了“三优工程”。90年代末,在实施“三优工程”的基础上,针对0-3岁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制定了“中国婴幼儿身心健康综合指导行动计划”,简称“摇篮工程”。2001年,通过中央电视台将“摇篮工程”向全国推出,把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推动着我国科学育儿革命的进程。  

为了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综合指导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成立了“婴幼儿身心健康综合指导”工作委员会。由著名的妇、儿科专家和教授组成。

这场革命的目的,是把科学育儿的知识教给父母,加强对生命早期(胎、婴、幼儿时期)身心健康、潜能开发的综合指导,使孩子们具有高级智能和快乐人生。通过实施“摇篮工程”,奠定人生的最佳开端,促进下一代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推行“三优”工程的重大意义。

世界著名的遗传学专家、中国优生优育顾问谈家帧先生在2000年“三优工程”专题晚会上强调指出:“优生优育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走向现代化和全面振兴的伟大历史任务。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生育、没有健康的后代,将永无希望”。因此,大力推行优生、优育、优教必将成为新世纪我国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和重大措施。

从人才竞争的方面讲:新世纪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新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其特点是知识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0%,知识劳动者占全国劳动者的比重将超过50%,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这就对劳动者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健康、道德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劳动者多方面才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前沿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而是在幼儿园,在摇篮之中。

从孩子的生长发育方面讲,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的最佳开端,铺筑每个孩子人生的成功之路。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的身心健康、人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婴幼儿抓起。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的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摇篮工程”的目的就是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促进胎、婴、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有人生的最佳开端。

1从人的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机能完善看。人的大脑发育是先于身体的发育。脑的形成是从受孕后胎儿的第一个月就已经开始了,到第3个月,脑神经管就基本发育完善了,到第7个月脑细胞功能开始逐渐形成。这7个月是脑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从胎儿到出生时,其重量已达350400,是成人脑重的25%,而这时,他的体重只占成人的5%。从出生到1岁,儿童脑重达到800—900,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2岁时,儿童脑重增加到1050—1150,约占成人脑重的75%,3-4岁时儿童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将达到成人脑重的80%,可见0-3岁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展的速度。大脑的140亿个神经细胞,在这一时期要迅速准确、完美的连接起来,而这种连接和组装,正是人一生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所以优孕是极其重要的。一般人认为优孕期就是做好怀孕10个月的营养与胎教,其实,还应该算上孕前的3个月。因为夫妻精卵子的质量决定着胚胎的质量,当你想要孩子时,起码要提前3个月做好怀孕的准备。如身体上要做全面检查,排除疾病;生活上要有规律,戒烟戒酒;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

有个年轻人热情地对我说,刘老师,我现在还没孩子,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请教你,我笑着对他说,等你有了孩子再请教就晚了点,他很纳闷,于是我给他讲了关于优孕的重要性,为他们夫妇作了一套优孕指导方案,很感激地说,真没意识到要个孩子有那么多学问。一旦孩子出生,其脑神经细胞的数量终生难以改变!所以,孕妇要避免给孩子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孩子出生时,脑发育好的,脑神经细胞数量能达到1000亿个。发育不好的,会因脑细胞数量不足而输在人生起跑线上。

孩子出生后1年内,是脑细胞增长的最后一个高峰期。这个阶段,脑神经细胞持续增大,神经胶质细胞迅速分裂增殖,树突分枝增加、突触开始形成,在这个时期内,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刺激,可以加速突触的分裂。但孩子的脑发育遵循着“用进颓废”的原则,也就是说,当营养跟不上或早期教育缺失,对孩子的大脑神经刺激不够,一些脑细胞会慢慢枯竭,逐渐萎缩。

2幼儿期是孩子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孩子出生后就具备各种潜能。潜能只有在丰富的外界环境刺激和良好地教育下,才能得以开发。但是,如果关键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刺激和教育,潜能就会消退,甚至某些能力永远无法再激发。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孩子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后即使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研究证明,人的智力50%5岁以前获得的,其余 30%5——8岁时获得,20%8—17岁时获得,由此看来,早期教育是多么重要。

三、早期教育不当易导致“问题儿童”

例一:由于早期教育不当还够普及,目前我国婴幼儿的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有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五类残疾的人近6千万,其中,先天残疾占2%14岁以下的残疾儿童超过800万,其中先天性残疾占51%以上,而且每年还有近35万出生缺陷儿童降生。根据全国儿童智力普查,我国智力低下的患儿1000万,其中痴呆傻儿约400万,而且每年的新生儿中还有2万痴、呆、傻儿发生。

例二:有位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在学校有时上课坐不住,喜欢说话,读书掉字、跳行,写字出格,老师经常让他重读、重写。家长也焦急地不知如何是好。我问他孩子小时候的状况,她说孩子11个月就会走路了。我问她怎么教孩子学走路的,她说因大人忙,孩子78个月就把他放在坐学步车里。殊不知,孩子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剥夺了他爬行训练的机会,导致大脑前庭平衡功能失调,可能是孩子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个事例说明家长缺乏早教知识,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造成感知统合失调,导致孩子身体活动不协调,形成读、写、算的学习障碍。

例三:一朋友的孩子3岁半,特别喜欢绘画,于是就拜师学画。可不到一个月孩子就不愿意学了。妈妈认为孩子是怕苦,不能滋长他这种情绪,勉强坚持了半年,后来家长打骂,孩子再也不愿意拿画笔了。研究表明,2-4岁是孩子的涂鸦期,一般都喜欢画画。而素描是单调枯燥的绘画技能,这么小的孩子,手的小肌肉群未发育完善,长时间的一种姿势地画,孩子当然不感兴趣。家长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过早进行专业训练,导致孩子厌学。

例四:有许多家长埋怨孩子懒,十多岁了,别说家务活不会做,连自己的袜子、内衣都不洗。怨孩子吗?是早期教育不当造成的。1-3岁是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总想尝试自己拿勺吃饭,喜欢模仿大人干活,可很多家长怕孩子弄脏了衣服、弄脏了地,不让孩子自己动手,无意中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因家长事事包办代替,就可能从此培养了一个小“懒虫”。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可以看出由于缺乏早教知识和观念,许多家长一开口、一投足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软伤害。人们常说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那是因为羊圈里还有羊。可我们的孩子只有一个,而且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做为家长,如果现在对孩子错失早教机会,以后再教就事倍功半了!”

家长朋友们:推行“摇篮工程”和“三优”工程,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民族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任,是家长和家庭对民族、对下一代应尽的责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们这些老同志,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辛勤工作了几十年,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退休了,但不甘寂寞,仍然关心祖国的未来和油田的发展,深感提高油田下一代整体素质的历史责任,愿意继续发挥余热,为在油田职工家属中更加广泛深入地普及“三优”知识,开展科学育儿活动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的信念是:关心下一代从零岁抓起!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最佳开端!

让每个孩子都有美好幸福人生!

 

修改于20078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