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将成功传给下一代(4)

15年前 [10-23 00:26 周四]

第二、要注意表达方式。

我认为,小孩的毛病没有改,就是家长没有改。只要家长改了,小孩就一定会改。我们广州市有个初二的孩子在家里成天看电视,吃饭时看,做作业时看,一分钟都不能离开电视,他爸爸妈妈烦死了,什么办法都用尽了,好说歹说不听,打骂也不听,他爸爸气得把电视机都砸烂了,砸了也不听,儿子对爸爸说:爸爸,你不买个电视回来我就不读书了。做爸爸的只好又买台电视回家。听了我的课后他就找到我:我这个儿子成天看电视怎么办呀?我就问他:你小孩周一到周五每天会看几个小时电视?他说看五个小时!周末呢?至少看十个小时,上瘾!我就跟这位父亲说:初二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叛逆,你说东他偏要说西,这初二的小孩是最难教的,初二的小孩不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他身体受不了——不是他思想品德不好,是他身体发育的那种躁动,他就要跟你唱对台戏的。后来我教了这个家长一个办法,这个方法千万不要爸爸去做,要当妈妈的去做。怎么做呢?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钟,儿子一起床,当妈妈的马上主动帮儿子去打开电视机:“儿子,看电视了啊!”吃早饭的时候,“儿子,看电视了!”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又喊:“儿子,快看电视啊!”……一天啰嗦他二三十次,到了第三天,这个儿子终于举手投降了:“啰哩吧嗦,烦死了,我不看了!”他不看不正中下怀嘛!你们看,你改变了,你的孩子就改变了吧?这个初二的小孩就是这样,凡是你心里头不喜欢他做什么事,你就天天逼着他去做这个事,他就一定不做这个事。家长要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呀!

我讲个故事,有位老太太想过宁静的生活,所以她买了幢别墅来养老。可是有几个小学生天天都到她别墅的草地上玩耍,弄得她不得安宁。老太太想:用限制的手法不准小孩子来玩只会适得其反。她动了个脑筋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天,小孩子来后她出去了,她跟孩子们说:“你们来我这玩我很高兴,我现在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了,以后你们来我每人每天给一块钱。”小孩一听,来玩还有人给钱,高兴极了。过了两三天,老太太出去跟那些小孩子说:“哎呀,小朋友,对不起,我的养老金还没发下来,手头上有点紧,今后我只能每人五毛钱。”小孩听了有点不高兴,但一想:五毛就五毛吧,少得一点也无所谓。又过了两三天,老太太又出去了,她说:“哎呀,小朋友,真对不起,我现在身体不好,看病要花钱,养老金不够用了,以后你们来玩我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小孩一听,马上说:“原来答应每天给一块钱,现在才给一毛钱,给一毛钱我才不跟你玩呢!”全都走了。这位老人成功地将孩子们的内在动机变成外在动机,即把玩的兴趣转变为对奖励的兴趣。当奖励降低到不值得为之奋斗的时候,活动便停止了。我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意思是你对孩子的态度生硬,他不会接受,你就要换一个角度,用一个比较灵活的办法去解决。

我们制止学校女生染头发的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学校、老师生硬规定不准她们染头发,她们一万个不接受。她们说:“王小丫都染头发,吴小莉都染头发,现在解放军阿姨都染发了,我怎么不能染?教育部哪有规定女孩子染了头发就是坏学生?”她不接受,你用强制高压的办法,她心里是不会服你的。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换说法。我在会上跟学生说:我支持你们染头发,有超前意识。十年前在座的女同胞都不染,恐怕十年前你也说人家染头发不对,现在你不染了吗?我们那个年代谁穿牛仔裤不仅要把牛仔裤剪掉,还要开你的批斗会的,现在省长、部长不都穿牛仔裤了吗?过去剪个头发才五毛钱,是低着脑袋洗头。后来,发廊里发明仰着头洗,收20块钱,我当时也不接受,现在不也接受了吗?所以,学生有超前意识是对的,你不能去压制他们。我这么一说,学生很高兴:“这个董事长还差不多,思想很超前,跟我们很靠近。”使劲鼓掌。学生鼓完掌我就想,这的确是很超前。但是,如果今天这一批女同学是黄头发,明天那一批是红头发,我这学校五彩缤纷的,还办得下去吗?怎么办呢?等学生鼓完掌我说:“我们英豪学校有个规定,必须是优秀学生才能染,一个年级五个,你考到前五名就可以染。”其实,凡是考前五名的,不会想去染头发,凡是想染头发的人,他都考不到前五名。你不是说你先进吗?超前吗?超前就应该考前五名,对不对?这样一说他们就没意见了,老老实实染回黑色。

又比如,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学写生字,老师说:“每个写十遍。”孩子们很不情愿随便写十遍就交差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呢?假如我们说:“我们比比看,看这字谁写得好。”保证写十五遍也没意见,因为你把主动权交给他了。

我再讲个故事。在法国的巴黎,一个瞎子在讨钱,他把帽子摆在面前,帽子前面放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句话:我从小就双目失明。结果一上午过去,没几个人丢钱给他。一个美国游客经过,跟他的朋友说:“我可以让他的帽子里丢满钱。”这个朋友问:“你有什么办法?”美国游客把那张纸拿过来,在反面写了几句话:“春天来了,游客到这里看到的风景一定很美丽,可是我看不见,因为我从小就双目失明。”他把这张纸摆出去,很多人就丢钱了。为什么?你们这些游客都看得到,他看不到,是不是该同情他呀?换了个说法后变得有亲和力,很容易就激起别人同情。你看,就换一个比较温和的办法,你改变了,游客就改变了。

小学搞文明班评比,一个年级共十个班,评选出六个。没评上的班级的孩子,本来不调皮的,就因为没有评上,他就有可能故意弄点事出来给你看看。如果你换一个做法,由各班自己申报文明班,全班同学每个人都签名,他认为他们班是文明班,你就让他当文明班,他自己就会自律了。他自己签了字,你把主动权交给了他,即使某个同学有一些毛病,其他同学也会帮助他。十个班都申报,你就让十个班都当文明班又有什么关系!你的目的不就是要大家都文明守纪嘛。

关于小学生补课,“补课”两个字大家都明白,都知道后进生才需要补课。所以,给小学生补课就给他心理造成一种压力,等于给他贴上“差生”的标签。补课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他学懂。既然是为了弄懂,我们就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比如把“补课”变成“预习”。学得慢一点的同学,帮助他们预习明天、后天的课程,他在明天、后天上课的时候,就会比没预习过的同学学得快。这样,既不会让他感觉到压力,还增强了自信。在预习中帮他回顾过去的课程,而不是补课,孩子的感觉就截然不同。

还有一些中学生比较难对付,我们也要找出最好的办法说服他。

有一个故事:在欧洲有个农庄主,有一片果园非常漂亮,周末就有很多游客到那里去玩,搞得果园乱七八糟,他很生气。为此,他写了块牌子:“私家果园,严禁人内。”在东、南、西、北都放了一块,结果到了下一个周末,游客连看都没看这个牌子,又进去了,照样玩。这个农庄主并没有因此记恨这些游客,他是找自己的原因。他想,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他把牌子收回来,重新写了几个字,他是这样写的:“如果你在我家的果园被毒蛇咬伤,医院离这里十五公里,十分钟车程。”他把这个牌子放在通道上,到了下个周末,再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了。他就换了一个说法,就阻止了游客进入他的果园。

我们的老师、家长也应该有这种观念,你搞不定小孩,你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你改变了,小孩就改变了。所以说,教育方法和表达的方式非常重要。

在我们学校也碰到过这种很难对付的事,学生迷恋通俗歌曲,迷恋歌星,天天唱悲哀的歌,唱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说服学生。

张国荣跳楼以后,我就在思考,我想,怎么这么多唱通俗歌曲的人跳楼的跳楼,死的死呢?陈宝莲跳楼了,张国荣也跳楼了,邓丽君死了,梅艳芳死了,陈百强死了,罗文也死了,都是在四十来岁。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因为通俗歌普遍情调悲哀的比较多,歌手们要赢得观众的掌声,就要用心去唱。这样这些明星天天唱,就天天悲哀,天天忧伤,天天迷惘,把心肌给唱伤了,把心胸给唱狭隘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碰到一点事就想不通,嘣!就跳楼了。他们都是亿万富翁啊,说跳就跳了。邓丽君可是十几个亿的身价的明星,就是一个哮喘病竟然治不好,有什么道理?我们学校有个团支部书记也有哮喘病,每次一发作吃两片药就好了,而邓丽君什么药对她都不起作用。梅艳芳不是子宫瘤吗,动个手术不就好了,她为什么治不好?因为她把心肌唱伤了,什么药物、动手术对他们都没用了。而我们许多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像郭兰英等,唱“一条大河多宽广”,全部是积极向上的歌曲,一唱唱到80岁,现在还在唱。

这些道理学生都很认同,他们感觉是不能再唱这种歌了,纷纷要求学校多买些快乐的歌来播放。他们都知道太悲哀了死得早,划不来。这样就对了,学生一定要高兴快乐,才有智慧。成天愁眉苦脸,聪明才智从哪里来,自信从哪里来啊?

我还讲了一个雕刻家的故事给学生听:一个男孩子长得很酷,帅呆了,大学毕业后专搞雕刻,结果雕了三年以后,越长越丑,他拿了张原来的照片去看心理医生:“医生您看,我原来长这么漂亮,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丑了?”心理医生问他:“你做什么工作的?”他说:“我学雕刻专业的,我天天雕刻。”医生问:“你雕什么?”他说:“我专门雕魔鬼。”他天天雕地狱里的魔鬼!“哎呀,怪不得了!”医生说,“你天天雕鬼就天天想着那些鬼,天天想着鬼,所以人就长得跟鬼一样嘛。今后就不要雕鬼了,你雕菩萨吧,保证你能长好!”他听医生的话,雕了三年菩萨,样子果真又长好了。

这是有道理的:相由心生。人心里老想着什么东西,就变成什么样子。夫妻俩口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有夫妻相也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十五岁以前的长相是爹妈给的,十五岁以后是靠自己修炼得来的。所以,你想长得漂亮,就要快乐。

这样的道理学生听得进去,后来,我们学校搞歌咏比赛——“青春风采大赛”,所有参赛的歌手没有一个选唱悲哀的歌曲,大部分都唱民歌,不唱民歌也选快乐的通俗歌曲。

关于注意表达方式这一点很简单,我想家长不妨把自己看作电视台,把你的小孩当作观众,你的教育就一定能成功,为什么?观众不爱看电视,电视台从来不会责怪观众,硬逼着观众只能看这个台的节目,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改进自己的节目内容,想办法吸引大家看它的节目。如果我们的家长能有这种认识,你的教育就一定能成功。

第三、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

如果你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要现在的孩子努力学习,他理都不理你。特别是富裕家庭的子女,由于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特别好,没有生存压力,学习就是没有干劲。怎么办?只有利用高科技手段,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来教育他们才有效果。

我们是怎么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呢?

我告诉学生,现在是高科技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年代,资本市场与高科技相结合,加上你的智慧,就是个捆绑式火箭,只要你有智慧,就有风险投资商来为你投资,很快就有可能让你成为亿万富翁。美国一个9岁孩子就成了亿万富翁,就是因为他有智慧。在计划经济年代,爸爸当市长、书记,儿子有个好前程;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爸爸有一千万、1个亿,儿子有个好前程。现在不同了,现在社会相对平等了,谁有智慧谁就有个好前程。中国的首富之一陈天桥,还有搜狐网站老总张朝阳等等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都不当官,都没有钱,他们能成功靠的就是自己的智慧。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智慧啊?好好学习呗!我们快50岁的人一天不学就落伍了,你们这几岁、十几岁小孩不学习哪来智慧?你不好好学习很快就有可能被人超越、被人淘汰。

1999年,我们的初三学生面临考高中,我要求这一届的入线率达到70(当年我市入学率35)但是,模拟考的时候只有60%。中学校长很着急,找到我,说:“陈总,不行,做不到啊,只能达到60%。“那怎么行,至少要翻市里的一倍。”我说。

为此,我专门给初三的学生开了一个会,在大会上,我只讲了三分钟话,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我说:“从今天开始,我宣布:学校餐厅停止给初三的学生吃青菜,全部学生只准吃肉。”孩子一听,嘿,让我们吃肉干什么?女孩子想,那不都长胖了?都提意见。第二句,我说:“你们看,凡是吃肉的动物都是凶猛的,如老虎、豹子;凡是吃草的动物都是老老实实的,如牛、马、羊。”这个他听懂了:原来董事长让我们吃肉不许吃青菜是不希望我们当牛马羊,希望我们当老虎。这些孩子,你如果让他当牛马羊他一万个不高兴,因为当牛马羊要受别人欺负呀!可是你让他们当老虎,他一身都是劲,因为当老虎意味着当领导,将来可以去领导人家。听懂了以后,我就说第三句话:“你高中都考不上,你当什么老虎啊,英豪的初中毕业生不可能领导哈佛大学的毕业生,除非你是天下奇才。你至少要考上高中,才有机会读大学,才有可能当老虎!”讲完话我就走了。

这些学生一听,觉得有道理,一下子就感悟、思悟、顿悟。开完会,同学们立即找到校长要求晚上加班学习到十二点(我们是十点钟熄灯),校长只同意推延到十一点。结果一个半月以后,中考85%达到普高线。所以说,学不好,不是智力问题,是我们没有懂他们,没有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没有开启他们的心灵,是我们没有让孩子开窍。

第四、教育学生要学会看别人的优点。

现在独生子女多,都很自我,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但是,小孩从小不会看别人的优点,他长大了也就不会整合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斗,他就很难成功。所以从小教育小孩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十分重要。

怎样教育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呢?

看别人的优点谁都会说,老师、家长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我们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让孩子一辈子都记住这个道理。

这个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过去的说法是兔子骄傲自满,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现在有了新的版本。

第一次比赛,兔子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兔子就想,我跑得这么快,怎么跑不过乌龟呢?提出进行第二次比赛,这一次,兔子不打瞌睡了,结果兔子跑赢了。这回乌龟想,我第一次比赢了,第二次怎么又输了呢?那不行,就提出进行第三次比赛。这一次,兔子没有打瞌睡,乌龟又跑赢了。乌龟怎么能跑赢呢?原来乌龟把终点站设在一条河的对面!兔子很快跑到河边,但不会游泳,过不去。乌龟慢慢爬,慢慢爬,爬到河边,回头看了兔子一眼,跳下去,游了过去,又跑了第一。

从这里,我们教育学生,乌龟有乌龟的优点,兔子有兔子的优点,你不要以为只有你聪明,别人都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

我们还从中挖掘出另外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兔子跟乌龟商量,我俩合作吧,将来在陆地上我背着你跑,在河里面你背着我游,我们共同快点到达目的地。由此,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按照现在时尚的说法就是要学会整合资源,从小就要有这个意识。一个故事,两个道理,终生难忘。

关于整合资源,也有一个小故事,过去的铅笔是没有橡皮擦的,美国的一个人把橡皮和铅笔整合在一起,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获得六百多万美元的专利费。

铅笔不是他发明的,橡皮擦也不是他发明的,他只是做了一个整合,就获得了一项专利,得到了六百多万美元的专利费,所以整合资源多么重要。

我自己也有一个通过整合资源成功的案例:

我在中国发行了一本书,名叫《中国公民手册》。到目前为止,这本书的发行量在全国排第二,排第一的是《毛泽东选集》。这本书卖了三千八百万册。现在准备再版。现在在中国的新书发行五万册就算是畅销书了,如果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这本书根本不可能发行三千八百万册。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就是整合了很多人的资源才成功的。

我有了这个创意后,请《光明日报》社的社长当主编,我当副主编。另外,我给光明日报社出了很多点子,请他们打报告给党中央,请当时的政治局委员薄一波、宋任穷当这本书的顾问,请当时的司法部长、公安部长、教育部长等八个部长当指导,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给这本书题写书名,请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写序……,这本书是当时最多最高级别领导参与的一本书,再加上因为这本书是宣传法制知识的,国家领导说:这本书出得好!于是每个省的宣传部都为这本书的发行发了文件,当时光是广东省就发行了三百多万册,首发式是当时我市市委书记高祀仁亲自主持。这就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成功。所以从小教育小孩注意看别人的优点,长大后他就能懂得整合资源。显然,这样比从零开始、孤军作战容易成功得多!

我最怕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最后读书死,学生一定要灵活。可是灵活两个字,谁都会说,我们也是通过一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其重要。

有一次,甲队跟乙队进行篮球循环赛的最后一场,算小分,甲队必须赢乙队五分才能出线。这个时候的比分是甲队105分,乙队100分,还剩5秒钟,如果在这5秒钟,乙队没有投进球,甲队就出线了。就在这个时候,乙队投了一个3分球,变成105103,还剩3秒钟。这时,甲队的教练请求暂停,NBA赛是可以暂停的。全场都起哄了,只剩3秒钟,还搞什么暂停?你不可能一发球就投进一个3分球吧,这只是万分之一的希望。结果,暂停完了以后,甲队的队员发了一个球给自己的队友,站在自己的篮板底下帮对方投了一个2分球,变成了105105,这个球是99%能投得进去,因为没有人拦他,就在篮板底下,帮对方投了一球,按照赛事规则,打平了,加时5分钟。加时5分钟,就有50%赢的希望,不加时,甲队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结果,在加时赛的5分钟里,甲队赢6分胜出,出线了。这个故事让学生开窍了,懂得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确要学会灵活处理问题。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