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庭教育智慧语(2)(转)

13年前 [09-03 10:28 周五]


    25.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梦想的价值。千万不要嘲笑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父母要真诚地鼓励孩子努力去探索,去实现自己的奇想。在孩子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道理,使孩子坚持不懈为梦想奋斗。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

    26.不要扼杀孩子的梦想。要知道,有梦才会有希望,有希望孩子才会有拼搏的激情,让孩子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他就会比别人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也许在父母眼里它是那么地不切实际,那么地遥远,但是,谁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多给些鼓励和支持吧,让孩子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

    27.人没有梦想是不行的。人类如果没有梦想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是无法飞翔的,没有梦想,阿姆斯特朗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如果父母对他的梦想总是打击,孩子是很难有大成就的。有多大的想像力,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28.孩子要有梦想,但不能空想和幻想。人生和命运不是单靠空想就能想出来的,一味沉溺于幻想的人,最终将一无所获。心动100次,不如行动1次,两者的效果绝对不同。

    29.当年那颗普通的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那们的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信念与执著。如果你能把梦想的种子种在心里,即使是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生长出奇迹。培养孩子也是如此,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地引导他,同样可以成为天才。

    30.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要鼓励孩子将想法变成行动,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绝好的教育方式。

    31.一个被称为木头的孩子,变成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为有一个梦想,同一个人,经过后天的磨炼,上帝把美丽的光环赐予了他。让孩子的梦想飞翔,他就可能成为你想像中那样优秀的人。须知,所有的天才都是在有梦想的人中间产生的。

    32.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植希望,只有种植才能收获希望。这是因为,成功的动力在于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有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就是最美的人生。

    33.不要因为自身的和家庭的不利条件而自卑,特别是孩子。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自信并不断创造条件。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34.法国一则谚语说:“不相信奇迹的人,奇迹永远也不会降临在他身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一颗相信奇迹的心,这不是侥幸,而是多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何时,遇到多么糟的情况,也不放弃,只要你相信就会出现奇迹。

    35.自信心出除了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赞赏和鼓励。如果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人的重视或褒奖,特别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的重视,往往会激情满怀,做起事来也信心百倍。如果孩子“天真”的想法得到的是大人的耻笑、否定,或者是冷漠、不屑一顾,那么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36.多年从事园艺工作的师傅说:“如果你经常对花草说一些鼓励的话,它们会长得特别快;如果你对一棵快要枯萎的小树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它有可能会转枯为盛。”花尚且如此,何况人呢?可见,鼓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够不断催人奋进,实现孩子的人生梦想。

    37.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的这类父母,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自卑的父母都望子成龙,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子女的梦想毁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只是一块石头。

    38.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缺少责任感。也有一些父母认为,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拥有的。其实,责任心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一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有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在引导和放飞孩子梦想的过程中,相信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39.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观点,即使他们是成功人士。在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相信自己,坚持走自己的路,因为别人的话不一定正确。作为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要给孩子以自信心,自信心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40.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教育学家一直提倡对儿童应尽早地进行教育,这是因为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大脑。现代教育学已经证明,胎教对孩子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家长教育孩子应该越早越好,不管是选择学音乐或者学其它知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不论学什么知识,都要尽量提前。

    41.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与其给孩子制定漫长的学习计划,不如督促孩子立即开始行动,把握好当下的时光。在具体行动中,或许会有新发现。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如果适时做出调整,或许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42.孩子在实践或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增长知识。通过自己玩耍,孩子对接触到的事物,一定会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作为家长,只管“由着性”地让他们去做。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对孩子的一举一支都设制“框框”的做法是不应提倡的。

    43.孩子的想像力是五彩缤纷的,有时是很神奇的。让他们自由发挥想像,就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进而培养孩子独特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4.孩子的举和专注,以至志向,多是由于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感触而诱发的。因此,空泛的说教不一定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生活中的某个事例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循序渐进,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