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浅谈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14年前 [09-26 19:11 周六]

泗阳县裴圩中心小学    李顶山

    当发现孩子犯错了,该怎样办?

    记得有这样一位老师: 他给学生看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许多小纸团,其中大多数是白色的,也有几个纸团是黑色的.他说:"同学们,白色的纸团代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黑色的代表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尽可能避免黑色的纸团,现在我请你们一个一个上来想办法.看看怎么摸才能使摸到黑色纸团的概率越来越低."学生们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每次摸到黑色的纸团的时候都将它取出,不再放进盒子里,那样就可以降低摸到黑色纸团的几率,时间长了甚至可以不摸到黑色的纸团。老师小结说:人犯错误并不可怕,甚至有预警的好处。如果每次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良行为习惯后都能及时改正,那么总有一天你会趋于完美!

    其实,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或者是叛逆、攻击等不良心理。笔者以为:家长善待孩子的错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区别对待

    孩子的错误分为偶然性错误和主观性错误。偶然性错误,一般是由于孩子无心或无意间所犯的错误,要帮着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主观性错误,主要是指孩子由于故意或判断失误造成的错误,如拿别人东西、搞恶作剧等。孩子犯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对待这类错误,家长一定要严肃认真,给孩子讲清楚错误所在以及危害,并要督促孩子改正。例如: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一味地批评孩子不仅没有效果,情况可能会更糟糕。作为家长应该比孩子善于观察和思考,首先应该想想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或许是作业的难度超过他的能力?作业量过大?这样的话有必要跟老师取得联系。再或者是孩子贪玩而没有按时完成作业?那么作为家长要适时地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后,给孩子一个他乐于接受的承诺并努力实践自己的承诺。

    二、懂得宽容

    在生活中,有时大人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更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因此,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要学会制怒,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现象, 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家长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错误所在,并指出改正的办法。如果家长能宽容孩子的错误,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宽容他 人,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如果对孩子暴打一顿,也不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有可能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了用“武力”解决问题。

    三、  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

    有的家长性子特别急,当孩子犯错时,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先打骂一顿再说。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很自私的,打骂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缓解自己的情绪,丝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孩子犯错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想帮助父母做点事,只是由于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够才犯错的。比如有个小女孩本想帮父 母洗碗,却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如果父母不听孩子解释而打了孩子,其结果是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以后孩子再也不会帮父母干活了。

    四、 教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孩子有时无意犯了错,还没等父母批评教育,自己已经开始后悔、反思并自我教育了。因此,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寻找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样孩子对自己所犯的错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改正错误的自觉性也会更高,以后就会少犯或不犯同类的错误。

    五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很多孩子犯的错是无心之过,大家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所以要坚持无心之过也要负责的原则。比方对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上起不了床,就告诉她,我只叫两遍,迟到了就被老师批评,后果自负。还有,想在孩子犯错误后,尽可能地对孩子讲清楚错误的原因和行为的后果。另外,适当地剥夺他某些权利,比如有些孩子太贪玩,有时候有些“过火”,就取消他户外游戏的时间(这是他最喜欢的活动)当然,时间并不是很长,让孩子发现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给他带来的是他喜爱的活动受到限制,他的不良行为就会有所收敛。不过,我们惩罚孩子的目的,不是想给孩子多少“教训”,而是想通过一种有别于赞扬的方式,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好的行为和习惯。


来源:http://teach.suqian.gov.cn/?uid-7639-action-viewspace-itemid-6692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