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的分析(原创)

14年前 [06-27 23:51 周六]

    刚入学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做作业、做作业拖拉、坐不住、好动。这些问题总是困扰着孩子家长,家长多数以提醒、唠叨、数落、打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的问题不但很难改变,反而更容易加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应该先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1、有些小学生不满6周岁提前入学

   有关专家指出,不满学龄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如学龄的孩子成熟。大脑重量未达到1200克,而大脑额叶在进入学龄期后才显著增大,它的增大对孩子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与有意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据对低龄入学的小学生调查,对上课、做作业感兴趣的小学生仅占18%,在班上成绩好的不足20%,不理想的却占一半以上。

    从教育实践看,即使提前入学的学生中有少数比较优秀的,但孩子是有差异的,年龄越小,差异越大。有时仅相差一个月,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多数孩子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

    2、溺爱

   父母过度的保护、过多的干预,使孩子养成了“养尊处优”的依赖心理。因为孩子该做的父母都已经安排好了,孩子只要照做只要听话就行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懦弱、缺乏勇气、磨灭了积极的进取心和创造力,由于缺少了实践,好奇心和兴趣就难以培养出来,孩子对学习也容易失去兴趣,变得很被动。

    3、家长的不当语言和管教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在爷爷奶奶身边带大的,老人缺少科学的教育观念,溺爱和宠惯使孩子丧失了最佳教育时机,孩子比较散漫无序。当孩子初入小学的门槛,对学校、对班级井然有序的规律还不很适应,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其实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家长和教师能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孩子很快能适应过来,但是,教师和家长却把孩子的这种情况视为孩子有问题,从言语上、从教育上都没有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越来越不知该怎么做,对学习也消极应付。

     4、家庭环境因素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孩子注意力要从小培养,越小越好。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忽视了早期教育,更是忽视了注意力的训练,尤其是家庭环境。不管孩子干什么,有些家长都喜欢无故去打扰、去问候、去限制,不能给孩子独立思考、玩耍的空间。还有些家长喜欢热闹,家里时常人来人往,孩子也变成“人来疯”。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注意力训练,上学后,有关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