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理专家谈亲子关系

15年前 [01-06 15:55 周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主持人:刚才谈到了25岁青春期的问题,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我们十几岁,刚刚觉得自己长大了,可能和父母一下子就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和距离。当我们渐渐长大了,懂事了,反而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缩小了。这和您刚才所谈到的25岁青春期是不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是不是在子女真正过了25岁青春期以后,才算是真正长大了,才能够理解自己的父母?  



   郭蓄芳:这是一个心理逆反期的必经过程。依赖与反依赖,一个青年人的成长,就是要经过这样一个斗争,一个孩子从小一定是要依赖父母才可以长大,可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需要独立。可是这时候又没有完全具有独立的能力,既想独立,又不知道怎么独立。生活方面,尤其是经济方面,住房方面又需要依赖父母,可是心里又想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父母原来很习惯对他的控制,也跟习惯于子女依赖于父母,这是给每个人心理上一种有价值的感觉。彼此都要经过这样一番斗争。当一个青年人成长,过了青春期以后,也许青春期在18岁以后就可以走入成年,也许到25岁才可以。当他过了自己的青春期以后,就已经和父母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就是在新的层面上达到了稳定,什么事情可以和父母商量,什么事情要自己作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的成熟,也对父母更理解,更不限于依赖与反依赖的矛盾和斗争的境地中去。
网友:我的孩子现在正在进入青春期,作为母亲,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刘华清:刚才郭主任谈的问题是很好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大多数的父母,特别是传统的父母亲都不太希望孩子这么快长大,都希望孩子永远停留在5岁以内,这样最好。孩子长到17、18岁,15、1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妈妈和5岁孩子的妈妈是不一样的。往往孩子长大了,父母亲还没有长大,就是对孩子的心理空间,孩子的教育还没有长大。我曾经参加过家庭教育心理学的研讨会,很多家长问心理专家,我们怎样能和孩子沟通,怎样能教育好孩子?怎样让青春期的孩子听话?我们的专家告诉家长,有三个秘诀。第一个秘诀是商讨,商量和讨论。第二个秘诀还是商讨。第三个秘诀还是商讨。这个商讨背后有很多的东西,我们要和孩子真正地作朋友,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很多小皇帝,看起来是以孩子的意志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你不要做什么,你要做什么。这样就没有考虑到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孩子有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和父母,要平等地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真正和地和孩子做朋友,做一个坦诚交流的朋友,要耐心地听孩子的意见。上帝制造了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要静下心来听孩子说什么,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谈话。往往家长就说,你瞎说什么,你好好学习去。这样命令、否定的口气对孩子都是一个伤害,我们应该和孩子进行商讨。

   网友:请教心理专家,前妻经常和孩子说我的坏话,甚至很难听,搞得孩子不愿意跟我接近,我应该怎么办呢?

   刘华清:很多离异的夫妻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和对前妻(夫)的愤恨,把恨意加在孩子身上。离婚的夫妻,最痛苦的是无辜的孩子,孩子在中间是最不舒服的。刚才提到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验,每个人的背景和文化,以及性格不同,也许有自己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麻烦。

   网友:我经常跟我妈妈闹别扭,但是从主观上讲,我们都想和对方很好地相处,但是到了一起就经常吵嘴。我们应该怎么办?

   郭蓄芳:吵架是家庭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个事情,尤其是在心理逆反期的青年人,是很容易和母亲吵架的。我看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年轻人,虽然是在吵架,但是心里都在爱对方,假如没有爱,就没有必要去吵架。所以你想想,跟母亲吵架,是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吗?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能否坐下来,跟母亲好好谈,到底需要对方什么。

   主持人:说到表达方式,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心理专家。我们中国人一般来说是非常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天天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没有必要说妈妈我爱你这样的话。这样长期下去,会否对母子关系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或者说应该去改变我们的表达方式?

   郭蓄芳:东方的文化是一个羞于说爱的文化,很少有父母会说孩子我很爱你,孩子也很少说母亲我很爱你。我见到一些青年的父母接受了西方新的思潮,会亲孩子,告诉孩子我爱你,有时候效果反而不好。孩子单纯模仿,在学校抱着同学,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去亲,还说我爱你,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我们东方人羞于直接用言语表达我们的爱,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爱。

   刘华清:比如说一个延伸,一个笑脸,用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者是给孩子送一件心爱的礼物,这也是表达爱,传递爱的一个方式。

   屈英:好象不单单是一个表达爱的问题,中国人好象很吝惜表扬,你看到孩子的优点可以去表扬他,去发现他的好处,给他一些赞美的话,这样会使大家的心情好起来。现在母亲对孩子更多的是批评或指责,或者就是教育。

   主持人:实际上这种母子关系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种习惯,想要改的话,并不是说能一下子改过来的,也应该顺其自然,寻找一种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

   网友:我可能有些恋母,专家在平常工作中接触过这样的案例吗?

   郭蓄芳: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每一个男孩子都是恋母的,每一个女孩子都是恋父的,这是心理学派的一种理论。是弗罗伊德精神学派的创始人,也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就是孩子与父母关系之间的关系,恋父和恋母情结的一个研究,很正常,每个人都有,如果说这个网友觉得这个情结已经达到很难处理的问题,这个情况下,最好是建议你找精神分析师做一下治疗,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对异性父母的爱多一些呢?仔细想想,往往有一点。

   主持人:正常范围内,还是达到了病态,之间有界定呢?

  郭蓄芳:形不形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核心问题,用这个方法来界定,如果你的家庭生活状况很好,你可能就把这个问题看重了。如果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学习、工作,或者使你精神很痛苦,就要求助于专业医生。

   主持人: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想得太严重,只要当做正常的现象来看待,反而会效果更好一些。

   刘华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无论是成长的问题,还是婚姻的问题,还是考试、工作的问题,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你有,我有,他有。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很多人到心理诊所找心理医生帮助,并不是因为有精神问题,或者有更大的麻烦。我们刚才说到过社会交往,学习的方法,考试的焦虑,和母女、母子的关系问题。到心理诊所看心理医生,不是就是说大的问题,而是经济文化发达的一种象征。在西方有地位的人才看心理医生,国内也慢慢有这种趋势了。
网友:母亲节送母亲什么是最合适的?

   屈英:我想让母亲好好休息一天,给她做一顿非常好的、丰盛的午餐。

   刘华清:我的想法是不局限于这个节日,我只要对我的母亲心存感激,我要经常表达对母亲的爱,包括各式各样的方式。

   郭蓄芳:我想每个人在想送母亲什么礼物的时候,应该先看看你的母亲需要什么,也就是说投其所好。如果送给母亲的东西,是她不喜欢的,那有什么意义呢?屈主任的母亲是很辛苦的,可能那一天要放松一下。我的母亲非常关注健康问题,我要送一台她所喜欢的健康治疗仪。每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只要喜欢,送给她,她就一定会高兴。

   屈英:我觉得送鲜花,送礼物不如送母亲一个最好的心情。

   主持人:谢谢三位老师,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再见。

   刘华清:感谢各位网友陪我们走过一个小时,谢谢你们。

   郭蓄芳:谢谢大家。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