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父母建立威信的三大要素(转李翠云)

15年前 [03-17 22:58 周二]
           转:父母建立威信的三大要素

缺一不可。

   一、信

构成父母威信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信服因素。孩子对父母的信服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对父母精神特质的追从、向往(父母身上有孩子佩服的地方);其二是孩子对父母的信赖。

 孩子渴慕和欲求的人格、思想、能力、境界等,在家长身上具备,孩子自然产生信服并效仿。通俗点讲,就是我们身上要有让孩子佩服的地方,而且越多越好。孩子爱玩电脑,我们是程序设计员,孩子怎么会不向往我们?孩子渴望坚强,我们意志坚如磐石,孩子怎么会不信服我们?孩子崇尚智慧,我们对很多问题都能有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孩子怎么会不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社会地位低,其实知识或者地位并不是威信的必要因素,只要家长处事谨慎、爱动脑筋、人格高尚,就可以获得孩子的敬佩。最怕父母自身缺乏修养又不思进取。事实上,为了孩子而自我提升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假如家长精神内容过于贫乏,比如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待人原则和人生追求,假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找不到优秀的榜样可以效仿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精神空虚、内心无着落,导致孩子没有追求、不懂礼仪、追求低级趣味、做事缺乏原则等,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建立孩子对我们的信赖,我认为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身的两个经验。

   经验一:我们在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时,往往不仅看他怎么表白,更重要的是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假如他言行不一,我们觉得他在实际中做出的选择比口头上的承诺更值得我们相信;

   经验二: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曾经试探过领导的要求是否必须按时完成。假如我们发现领导没有精力或者不会在意和追究,我们就不愿意费力气去完成那些我们自己并不喜欢的任务,同时,在下一次领导对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只需口头答应就行了。

  这两个经验提醒我们要言出必行。第一个经验提醒我们的是关于“承诺”的言出必行,第二个经验提醒我们的是关于“要求”的言出必行。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

   对孩子言出必行,不仅可以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感,而且本身也是一种做人准则的示范。我们拿自己的话当回事,孩子才会拿我们的话当回事。左拉说:失信就是失败。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确是个致命的错误,具体来说,不遵守承诺可以带来以下几种不利的情况。 

  1.假如随便敷衍孩子,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兑现,孩子当然失望甚至怨恨,对我们不服气。假如说过话有时候兑现有时候不兑现,当我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因为他不知道我们说的究竟算不算,会以投机行为来对待。(结合案例分析)

  2.假如我们自己言行不一,那么我们就缺乏足够的底气来要求孩子言行如一。

    3.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最容易效仿父母身上不好的地方。

  4.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值得信赖,就会失去安全感。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对自己的要求却很松。诚然,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假如我们不想牺牲自己的威信,我们就必须这样做。假若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做,那岂不是犯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大忌,又何以奢望教育成功呢?我们对孩子的许诺尤其是特别符合孩子愿望的许诺,孩子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孩子对承诺有强烈的正义感,如果别人失信,他们会无比愤怒,而且他们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能容忍我们的各种“变通 ”。比如你答应给孩子买一把吉他,但是怕影响孩子学习不给孩子买了。无论你解释得多么巧妙,孩子都会很失望,因为他们曾经对你的承诺寄予的向往是那么强烈。父母的失信是威信的大敌,也是孩子撒谎骗人的根源之一。

   对于“要求”的言出必践,表现为一旦我们对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必要的监督和反馈。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提出要求后第一天,孩子没有这样做,我们看到了没有说,等孩子自觉;第二次孩子并没有自觉,于是我们想发作,可是突然有事情,我们需要出门。等我们回来,因为刚才的那个事情让自己很开心或者很犯愁,结果把对孩子的监督给忘掉了。孩子见自己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做,我们并没有指责他,那么我们以后提出的要求,就会在孩子心里大打折扣了。

  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后,假如我们没有适时地去监督他们,孩子会想,反正妈妈不会问,我费这个力气干什么呢?于是到下次父母再提出要求时,孩子就不去做或者只是应付了。长此以往,父母的威信就会降低了,父母的要求孩子就会不当回事了;而且这还培养了孩子一些应付的“经验”。有些父母有时候会检查孩子完成家长的要求的情况,有时候不会,这样就必然助长孩子的投机心理,不利于建立父母的威信。当孩子心目中还没有形成父母的要求必须完成的概念时,我们应该保证及时地检查和反馈。当孩子形成这种心理后还要不时地抽查。有时候孩子会找些借口不去完成要求,这时一定要明辨是非,既不能让孩子感到不通情理,又不能让孩子的“狡猾”得逞,这时候更要谨慎,因为无论是哪种偏差(让孩子感到不通情理或让孩子的“狡猾”得逞)都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我们在孩子面前要言出必行,行之必果,为孩子做出榜样。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我们要用行动告诉他父母的要求是必须完成的。但是要想建立威信肯定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要处处注意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威信,这当然需要聪明的父母自己摸索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求的合理性。要求合理是严格的前提。当我们对孩子要求本身不合理的时候,我们的态度越强硬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就越大。要么是造成孩子彻底逆反,我们威信扫地;要么是孩子被迫服从了我们,大大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和活力。

  把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要求不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来制定,而仅仅是出于父母的主观愿望。孩子不喜欢钢琴,可是父母认为孩子学钢琴很重要,逼着孩子学,不仅事倍功半,还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苛刻的要求同样是不应该的。不允许孩子有失误,也不能容忍孩子在改正自己的错误时的反复,求全责备不是严格而是过分。比如有些小学生的父母就要求孩子考满分,即便是孩子考了最高分,不是满分,家长依然不满意。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面面俱到,我们不是说不提倡孩子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孩子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要有轻重缓急,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在要求孩子不要走题的时候就先不要去管孩子的错别字。

  对孩子要求过细过死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些家长在要求孩子完成什么或者做什么的时候还对孩子提出如何做的要求(必要的指导是另一回事),这样不仅压抑了孩子的积极性,还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试想一下,当我们的领导不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时,我们难道不感到压抑和束缚吗?

二、威

    现在来说说威严要素。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当然要讲民主、给孩子自由、空间,给孩子尊重,但是,没有制约和威严,就仿佛一驾马车只有一个车轮,无法平稳前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情绪比理智更长久,因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太多了。常常是道理也说通了,口头也答应了,可就是不去做。人的本性当中有惰性的成分,因为管住自己太费力气不如放任自己来的容易,所以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时候很少。那些因为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孩子,不明白这样做是有害的吗?不能理解父母约束他们的良苦用心吗?不是的,他们只是管不住自己而已,因为父母太心疼他们了,对他们没有威慑作用了,所以父母阻止他们玩游戏他们就发脾气。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读过寄宿制高中,他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有自己的公司,他们对孩子也是呵护备至。所以,他刚入校的时候很不适应,才过了三天就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快来接我回家吧,我无法忍受学校的环境。”妈妈说:“再坚持坚持吧。”于是他又呆了一星期,可还是无法忍受独立生活的艰苦,于是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必须学着适应,父母不能照顾你一辈子。他没办法,只好硬挺着。过了十来天, 又给妈妈打电话,这次还没说话先哭出声来,说:“妈妈,快来接我吧,我快崩溃了,下个学期我再住宿好吗?”结果,不到两个小时,他妈妈就开车来接他了。

   后来这个同学对我说,你不知道我多么希望妈妈不来接我,我的内心始终在斗争,是选择坚强还是选择退缩,打最后一个电话的时候我就和自己约定,如果妈妈再拒绝我,我就选择坚强。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孩子不喜欢被约束,他们有的时候内心很需要约束,只不过他们不好当面说出来。而且我们对他们有力地理智地约束,可以带给他们安全感,并促使他们增长自控的能力,正如那句话所言:每个男孩子都渴望有一个教父。

  许多父母因为太爱孩子而丧失原则,对孩子过分迁就,这是父母建立威信的最大障碍。父母提醒孩子上学不要忘带东西,可是孩子偏偏丢三落四,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或怕孩子被老师批评,结果就一次次地去送,然后苦口婆心地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可是孩子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因为他知道你总会给他送。孩子跟妈妈逛超市,看到什么要什么,不给买就哭闹,甚至倒地打滚,妈妈心疼了或者面子上过不去了,索性给孩子买了算了,结果只能让孩子下次闹得更凶,下次更加难以拒绝。父母没有原则,就永远不能建立威信。

    1、威严始于原则

  如何建立这种威严呢?一定要我们付诸武力吗?是不是在家里要备一点刑具?不是的。我们只要建立适当的原则就行了。原则是绝不能破坏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许多家长朋友没有威信就是因为心里没有原则的界限。有的妈妈,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上学,叫很多遍,孩子还对妈妈发脾气。这就破坏了一个重要的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可是孩子哀求说就看一小会儿,家长说就看五分钟开始也行;结果看完五分钟,又看五分钟,一直看到节目完毕,又要看其他的节目。这件事情破坏了两个原则,就是事情的轻重缓急、令行禁止。如果作业很繁重、很紧急,那电视一分钟都不能看;如果有一个节目孩子很想看,而且看完之后做作业还来得及,那么先看电视也可以。但是,要令行禁止,不能出尔反尔,因为拖延和迁就是没有限度的。

  谢斐尔曾经说过:“必须让孩子明了他所受的处分是因他的行为所致。”当我们要惩罚或者肯定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相反无论是孩子犯了错没有得到处分,还是孩子没有犯错却得到了处分,都会大大降低父母的威信。总之我们要让孩子感到我们是讲道理的,是有原则的。

  2、杜绝情绪化

  在表达我们的意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让我们的态度既坚定又冷静。越坚定就越有力量,越冷静就说明我们越理智。当孩子感到我们的决定是理智而不可更改时,他就不会再固执己见,而开始顺应我们了。

  我们不用威胁孩子,我们告诉他事情的底线就好了,我们把事实摆给他就好了。我们不用发脾气,发脾气反而不好,当孩子看到父母暴跳如雷、情绪激动得无法自制时,孩子首先感到父母是不清醒、不理智的,进而感到父母任凭情绪的左右而对待自己是不公平的。这会大大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当我们用平静而坚定的语调,向孩子提出要求或者表明态度时,我们的口吻和语调也在向孩子传达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平静告诉孩子我们是清醒和理智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我们的坚定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决定了的,不可更改的。对于我们这些既定的理智的决定,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遵守的。

  我们自己情绪化了,孩子也必然跟着情绪化,这样不利于孩子理智地面对现实,冷静地做出判断,也不利于我们合乎分寸地表达我们自己。心情不好时孩子怎么着都不行,没犯错也寻出点错来,让自己出出气;心情好时孩子怎么着都行,没有任何原则,甚至以孩子的错误和恶作剧为乐,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不仅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喜怒无常,没有标准,而且也让孩子毫无原则,从父母多变的脸色上寻找原则。这种喜怒无常,给孩子的成长在自主性、自立性多个方面制造了障碍,很容易滋生孩子的奴性和不安全感。遗憾的是,因为情绪而改变教育原则,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即便是没有因为情绪化而改变原则,仅仅是情绪化本身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谁都知道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往往缺乏理智。情绪化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是一种不负责任,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也就不奇怪了。希望父母能够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地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不要情绪化。

  3、父母在对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给孩子一定的“漏洞”

  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而申明自己的态度之前先与自己的爱人取得一致,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经验。孩子最善于从家长不一致的态度中找空子,孩子的原则不是哪一方的意见正确和科学,而是哪一方更符合他的心意。并且他将此当做挡箭牌,父亲追究他,他说母亲同意了;母亲质问他,他说父亲允许了。这样父母双方都很难建立威信。

  还有一种情况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比较常见:当孩子很不像话时,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可是当他看到孩子眼里的泪水、屁股上的手指印以及孩子痛苦可怜的样子,突然感到自己太狠心了,又后悔、又心疼当着孩子的面竟掉下眼泪来,甚至还要抱起孩子不停地自责,“宝宝别哭了,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打你,以后你改正错误,妈妈再也不打你了”,而孩子却哭得更凶了,结果孩子再遇到类似的错误时照犯不误。殊不知,这正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在你打孩子时,他还认为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当他看到你也哭了之后,他会想原来妈妈舍不得打我,下次还这样兴许没事;当你过来哄他甚至认错时,他就会想“就是你错了嘛,你看打得人家这么疼!”

   惩罚之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不忍,不要马上去劝慰,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落泪和自我惩罚。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压抑、挫败和沮丧,要让孩子留下十分不愿重复、极力避免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有的家长过于严厉,过分频繁地使用权威,要么导致孩子逆反,要么致使孩子在他面前诚惶诚恐,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都不是真正的威信。

  4、过多的重复使父母丧失威信

  在一项中学生调查中,当问起最不喜欢父母什么的时候,将近70%的学生选择了“唠叨”。可见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的普遍,尤其是在母亲们的身上更是司空见惯。许多母亲总怕孩子听不明白或者记不住,于是苦口婆心地千叮咛万嘱咐。她们常认为,多说两遍效果会好一些,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没有百吃不厌的菜,也没有百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