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4岁少女砸死八旬老妪 狱中流泪回忆杀人瞬间

15年前 [06-28 14:11 周六]
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脸蛋,除了眼神少了一般女孩子的羞涩,多了一点成熟外,她与一般的农村女孩没什么区别但她却在10天前杀死了一名79岁的老太太。她才14岁,昨天下午,记者在通州看守所内与王丽(化名)进行了一番对话,探寻了她的犯罪心理。

  现场对话

  没上中学 只因我是捡来的

  问:“你小学毕业后为什么没上中学呢?你的成绩在小学时好吗?”

  答:“我没有户口,就因为是捡来的,中学不要,我们那儿借读要交3000元。(面露愤愤的神情)小学开始成绩还行,上四五六年级就不好了。我上课老闹,弄得老师常常没办法。爸爸说我不好好念书,花那么多钱也没用,就准备让我呆两年上班。”

  辍学在家

  偷了老太四次钱

  问:“不上学了,你们村的村委会主任或是学校有人找过你吗?你平常都去哪儿?看书吗?家里有书吗?常去那个你打的老太太家吗?”

  答:(摇头)“从来就没人找我去上学。我平时没事就老是出去玩,我找我们村的两个伴儿的时候多,从没有人主动找我。(对于书,她只是用摇头表示陌生,家里根本没书。)我在家最爱看电视剧。只是近两个月才去老太太家,她是我们村的五保户,我偷了她四次钱,但都不多。”(说到此时,王丽哭了,也许是后悔,也许是委屈。)

  经常偷钱

  只为能常去网吧

  问:“你偷老太太的钱干吗?买吃的还是去干别的?家里不给你钱吗?家人对你不好吗?”

  答:“家里对我挺好,常给我钱,我同村的三哥带我去了一次网吧(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满足感),后来我常去网吧玩。”

  杀人之后

  害怕被家人抛弃

  问:“你打老太太那天去她家准备干吗?为什么打死她?”

  答:“那天她说我偷她800元,我说把钱还给了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头,她不信,就用拐杖打我头。我急了,就找到砖头打了她。”(说到此,王丽的眼泪大颗地掉了下来。)

  问:“打完上哪儿了?又干什么了?”

  答:“回家洗溅血的毛衣,但我一直很害怕,不敢再回去看,更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不要我了,我不是家里亲生的。”

  问:“你家里弟兄姐妹几个,对你好吗?”

  答:“3个,我是老小,大哥结婚了,二哥出门打工不在家。他们对我很好。”

  被捕之后

  为早日出去努力

  问:“想家吗?同监的人对你怎么样?现在有什么打算?”

  答:“想家,这里的人对我特别好,我想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出去。他们说我小,处处照顾我。”此时王丽已泣不成声。

  专家解析动机:与被领养的家庭背景有关

  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宗春山针对王丽杀人案说,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领养案例,作为一个被抛弃的女孩,其犯罪动机与她被领养的家庭背景环境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里指的背景环境不是家庭的贫穷与富有,而是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比如互相的接纳程度、互相的关爱及欣赏等。

  王丽在长到懂事时得知自己是个被抛弃的孩子后,对亲生父母抛弃自己产生仇恨,转而产生了一种反社会的人格倾向,再加上她学习成绩不好,父亲的话更加重了王丽自暴自弃的想法。她的这种想法没有得到疏导,人格处于压抑状态,当遇到对立的或是某种可能引起反抗的因素时,她的攻击倾向就猛烈地爆发了。

  原因:未能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多,暴露了成年社会为孩子创造的生长环境的不足。像王丽这件事,就体现了对于女性的歧视。不能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造成了王丽等有类似经历的女孩知识水平的低下、道德意识的淡薄、心理情绪的不稳定及社会价值取向的不正常,从而在她们心里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采访后记

  可能被监禁的青春岁月

  很难想像这个早熟少女在面对记者的发问时是这样镇静,小小的年纪承担了如此令人发指的罪恶。想到与她同龄的孩子正在教室里,而她可能会在少管所里度过青春岁月,记者感到心里非常沉重。据民警说,王丽已经“进来”几天了,以后案子还不知怎么判,14岁的她已经具备了承担恶性刑事责任的年龄。

  (晨报实习记者 高博)

  案件回放

  14岁少女砸死八旬老妪

  12月11日14时50分,通州警方接到群众报案:79岁的老妇李秀英在家中被人杀害。

  在没有更多线索的情况下,侦查员们得知村里有一个名叫王丽的14岁女孩经常去李秀英家。经过异常艰难的审讯,14岁的王丽供认了自己杀害李秀英老人的犯罪事实。

  12月11日中午,王丽来到李秀英家,见大门插着,她用手拨开门闩走进屋中。正在炕上睡觉的李秀英被惊醒了,她质问王丽是不是偷了她家的800元钱,并用拐杖将王丽的头打出了一个大包。王丽跑到院里捡了两块砖,进屋后把李秀英砸死。

  然后,王丽把砖头藏在了柴垛里
来源:《北京晨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