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青春期”与“更年期”美好的碰撞(原创)

16年前 [02-19 04:28 周二]

“青春期”与“更年期”美好的碰撞

    最近,被女儿视为“更年期”提前的我又与“青春期”的女儿频繁地因为交谈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思想和感情的碰撞……不过,今天的碰撞不仅没有了往日唇枪舌剑后的硝烟弥漫和尴尬气氛,反而因母女“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相撞而更加其乐融融,心有灵犀。

    今天中午,我照例下班后,就急匆匆赶回家,钻进厨房为女儿准备午餐(丈夫通常中午都在医院食堂就餐)。女儿的“午间新闻”和我的“心理访谈”也通常是在做饭的间隙和母女共进午餐时开始进行。交流中,我会时不时发表些个人看法或多数父母均比较擅长的“善意的点拨和批评”……但有时喜来有时忧,而忧心碰撞的导火索往往就缘自那些“善意的批评”。

    “妈妈,你知道吗,最近我们同学在网上给XX老师开了个‘贴吧’,很多同学都在上面留了言。”

    “哦?给XX老师开贴吧留言,这倒挺新鲜,够现代的。”
    “很多同学都在贴吧上发泄了对XX老师教学和管理的不满,有些留言很过份,大部分都是指责和漫骂的。”
    “怎么会这样?对老师有意见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向老师或学校反映。”
    “因为反映了没用才开的贴吧。”
    “你该不会也上去凑这个热闹了吧?”
    “你想你女儿会吗?妈妈,我发现你们大人总是喜欢!”……以往接此话题后,女儿会立即反唇相讥,来一番辨驳的,但这次却戛然而止?

    只见女儿迅速离开厨房,很快又折回厨房,手中多了本杂志,不管我是否在听,就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磁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走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摔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女儿合上书,诡秘地冲我做了个鬼脸,然后向我发问了:“知道这是谁写的文章吗?”

    不等我回答,她又发话了:“是张爱玲的小短文《非走不可的弯路》。”

    我心中暗喜,不得不佩服女儿的智慧。如此智慧的碰撞方式,很快使我们母女交流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的确,青春不会因劝告而停止前进,因为没有经历,孩子们总相信前面的路会精彩纷呈,会充满惊奇期待,会对旁人的劝告置之不理。即使他们明知这起止都不会有鲜花和掌声。也许,正是我们成人善意的“保护”和“阻拦”剥夺了孩子们许多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我望着眼前这个让我时常不得不刮目相看,时常给予我启示和灵感的“宝贝”,不由得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