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常见家庭教育的方法反思和对策 (提纲2)

14年前 [11-09 11:09 周一]

常见教法三:溺爱

1、溺爱的宝贝:

小亮是个16岁的男孩子,今年上高一,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变得越来越沉闷,这一年来更是整日愁眉不展,有时还唉声叹气,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大着嗓门跟父母发火,有一次还摔了杯子。

经医院的诊断:小亮处于抑郁状态,情绪中度抑郁合并焦虑。原因是父母溺爱的抚养方式,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

——溺爱就是养成无我

v      溺爱剥夺了幼儿的运动机会。发展运动能力、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身体,是孩子最初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溺爱孩子的家长常担心孩子拿这个摸那个不卫生,跑东跑西不安全,限制孩子的活动,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内心因此自卑孤独。

v      溺爱剥夺了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溺爱的父母喜欢包揽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物,情愿自己多累点,也不愿意孩子辛苦。这样做一方面让孩子有“只有你们会做,我不会做”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他做一切,不懂得感恩,如果父母或别人做得哪里不如他的意,就会很不满,结果就不快乐。

v      溺爱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溺爱的父母多数是专制的父母,小到每天穿什么衣服,大到怎样安排前程,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做主,孩子感觉自己就像父母手中的木偶,做什么都得顺应父母的意图,没有自主权,但由于能力不足,又不敢自作主张,因此内心对父母是既抱怨又依赖的感觉。

v      溺爱剥夺了孩子认识规则的机会。溺爱孩子的父母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对孩子的哭闹让步,不能有力地禁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的内心就无法建立遵守规则的意识,不遵守规则,在遇到外界要求他遵守规则时感到愤怒,无理反抗,在人际关系中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样他也就享受不到友情的快乐。

2这是由一颗糖引起的故事:小时侯的一个晚上,妈妈带他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他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不见了。那糖是妈妈的一个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但是他要!他要!!他一定要!!!他打着滚的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在心疼,便带上手电,倾巢出动,沿着来路进行拉网式大搜寻。眼看到了12点了,糖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着因绝望而哭的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他要什么就准能得到什么。后来他长大了,想要一个女朋友。但是他看上的女孩子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在打着滚哭,而是那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在医院,他被抢救过来。但是他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你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他恨恨的说:但是我就想要她!要她!!要她!!!
     
是的,从没有过挫败感的心凭什么不可以歇斯底里的疯狂叫嚣我要!得到了是天经地义,得不到就自伤自残。从一块无礼的糖开始,那个孩子就被无休止的满足温柔的团捏的失去了人形……

——溺爱就是培养自我 

(专家点评:爱孩子,不是替孩子做到所有,而是要教会孩子应该做什么。)

启示与思考:天下每一个父母都应知道,让孩子去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点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的伟大与悲壮!别剥夺了他的权利,别侵犯了他的尊严。他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有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有太远的路你不能陪他去走,他必须独自步入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你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的风云。爱的能力说到底其实就是造就的能力,千万不要用我们浅陋的爱戕害了孩子原来向上向善的心啊。

常见的教法四:有条件的爱

您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v      你这学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给你买好衣服!

v      考了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旅游。

v      好好写作业,我就买好吃的给你!

v      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你就不用回来了!

孩子得到的信息: 

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不会无条件的付出真爱。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家长有条件的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专家点评:孩子不是家长证明自己身份的商品,家长不要滥施自己的权力)

改变:1〈包容〉越战结束后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

这个士兵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的一位朋友回来。”

  “当然可以。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父母回答道。

  “有些事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很遗憾地听到这件事”,妈妈说,“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来。”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儿子坚持。

  “孩子”,父亲说,“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深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赶快回家来,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了电话。

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儿子的消息。然而几天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死,警察局认为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陈尸间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2.无条件接纳

一位母亲给孩子开的三次家长会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小学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启示与感悟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以孩子学习成绩好与差来衡量、决定对孩子爱的程度,都不是真正的爱。

这个世界上无论谁瞧不起你的孩子,你也没有权利瞧不起他。即便这个世界都抛弃了你的孩子,作为父母,也要紧紧拉住孩子的小手--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对待整个世界的态度以及今后他与其他人交往的模式。

家长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毁掉孩子的具体方法(戏言之中有深刻道理):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4、和孩子说话口气决不能温和,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

7、当众出孩子的丑。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v            事实上,我们老师都有体会,那些平时受欢迎的孩子,大都是有着很好素养的家长,他们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家庭教养,使孩子相比较下成长更顺利。一组家庭教育与学生学习成绩的调查报告

v            北京一项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调查内容: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

v            结果发现: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而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这项调查结论:把不当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一般水平,则后进生就会相应减少五倍左右;如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则优等生就要增加三倍左右

今天,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在今天倡导独生子女的国度里,无论我们家长是富贵还是贫穷,是学历高还是低、是地位显赫还是平凡,是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没有纠正我们的错误机会……所以我们要和孩子的成长抢时间,我们要跑在孩子的前面,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因为我们是家长。我们共同的心愿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愿每个家庭幸福快乐!谢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