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亲子沟通三要点(下)(王英霞)

14年前 [06-16 16:19 周二]

亲子沟通三要点()(王英霞)

(2009611)

 

二、分享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人与人的沟通,奇妙之处来自于人类互相肯定的过程。沟通的基础,就是需要一种氛围,就如这房间的空气,如果抽尽而成真空,那么我们不论说什么也相互听不到了。

沟通,便是要给予他人心灵的空气!这是人类最深层的饥渴,如果你能满足它,便会使人对你难以抗拒。它提供着人际的养分,让人精神饱满,变得开明和不设防。家长要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分享他的世界。

1、分享从尊重孩子开始,从人格上与孩子真正平等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不是你生命的延续。我们很多家长,潜意识中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是替代品,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未尽的梦想,甚至期望孩子能光宗耀祖等等,在这样的心态下,家长就容易过于关注孩子,产生控制、说教、焦虑、失望等等心理状态,和孩子的沟通势比会陷入种种误区。

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平等对待孩子。他的人格就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可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     大人们的主观看法,往往和小孩子的看法不同,有时候并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这时,我们如果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赞同小孩的建议,无形中对她是一种打击。在家庭教育群里经常有上幼儿园的家长为孩子早晨挑衣服穿的问题咨询的。比如您的女儿一早起来,要求穿她最喜欢的某件衣服,而您可能希望她明天穿另一件,既然她提出了要求,条件又允许,就不妨愉快地答应她。对于她来说,今天穿是她的选择,明天穿是家长的选择,自己做主会让她很快乐,快乐的一天会因为她自己的决定而开始。与其执意反对,还不如分享她独到的眼光。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子女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

2、顺从孩子的世界而教

在充分了解孩子世界的同时,才能找到真正切合实际的引导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遵从于孩子规律。

教育孩子时,有的家长往往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早已习惯了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产生碰撞的时候,父母们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然后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有个妈妈和孩子选玩具,孩子看上了一个小火车,特别有兴趣地摆弄。妈妈就说,这个火车我们家都有了。她想让孩子买遥控飞机,就说:你看这个多好,还在打折,有优惠。孩子还坚持买火车,妈妈就说,这个咱们家都有了,你还买,怎么这么傻呢?这时候妈妈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孩子。

我们现在家庭大都是一个孩子,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我们从孩子上幼儿园给孩子报很多特长班,可谁真正征求过孩子的意见?这些父母的意志让我们的孩子成了报班专业户、成了学习的“奴隶”。我们作家长得太喜欢包办代替了、操心受累之余还会说:“我这么替你操心,我还不是为了你呀?”孩子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加剧了逆反心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愿意固守自己的意志而拒绝家长的好心安排。

3、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以心换心

我们说父母与子女间的这种的密切关系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培养的。要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只有以心换心,才能使孩子把你当作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将心中的烦恼向你倾诉,将心中快乐与你分享。

第一学会倾听,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父母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这样,孩子对你的信任感会越来越强。他会向你袒露内心世界,让你知道她对事物的看法和他的感觉。

要想打开与孩子交流的大门,最重要的是要使交流显得坦诚和有效,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投入了全部的爱心和真诚来倾听孩子的诉说。

第二尊重孩子的想法意见。孩子有自己的主意是孩子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家里要给孩子发言的机会,比如说家里要买大件商品,可以让孩子参与意见供我们参考。前年我家的洗衣机坏了,要买台新的,儿子建议买省水、省电的,我们在买的时候就考虑了儿子的建议,儿子知道后很高兴。采纳孩子的建议;让孩子有一种被尊重感觉、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在孩子心里才会产生真正的平等感、才会感到自己被尊重、才愿意和你交朋友。

第三父母应当创造与把握和孩子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关键是我们应当敏感一些(有心人),对孩子的谈话欲望给予充分的注意,尽量满足他们的谈话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的各种情境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可以在饭桌上,一起购物时,或共同参加家务劳动时。生活本身就是无痕的教育。有时谈话内容未必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也可以毫无意义,但这种随时随地的谈话,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宽慰。有时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家,我们的孩子关心的问:爸爸您为什么不高兴呀?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妈妈您今天怎么不开心?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回应的呢?如果因为是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不屑与孩子交流,或者我们一语搪塞说:没有什么,很好。不关你的事,是我们大人的事,你去玩吧。我们就等于将孩子关怀您的心挡在门外,孩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如何不关我的事,正是父母这种做法,让孩子少了一份爱心和责任心,可日后我们又常常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关心父母,难道说这不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吗?例子:与孩子在35日的交流。我们不要忽视孩子向您发出的交流信号,要敏感、对孩子要关注。我就差点失去一次和孩子交流的契机。

第四和孩子交流要和颜悦色、语气温和,这样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颜悦色、语气温和,是父母与孩子讲话的最佳方式之一。有些父母对朝夕相处的孩子,虽倾心关爱,但与其谈话的内容仍离不开训导,语气生硬这是应该避免的。多用肯定性的语言,会使孩子向你开放,鼓励他们与你分享自己的问题、情绪和感觉。与孩子讲话,除注意情绪、语调和句式外,还要努力做到讲话简洁、明晰、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用多种表达形式跟孩子讲话。 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千万不要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者父母提出的要求,儿女不同意时,我们要和颜悦色去给孩子解释,还要把理由告诉孩子。

李群雄老师在他的讲座中说:“我们拿什么来教育孩子呢,孩子就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园中开的花果,我们只有忠实的季节、忠实于土地、取材于土地(即进入孩子的世界),我们的孩子才会结出幸福之果。我们就从孩子身上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叫做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三、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才是滋养的土地

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埃尔说过: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强调提出了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要学会宽恕、和睦相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家庭都要建成和谐快乐的家庭,我们亲子才能沟通顺畅,才能一起快乐成长。

1、父母做快乐传播者。当父母自己是快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幸福来自于内心,你才会传递给孩子快乐的信息、潜移默化去影响孩子,也就教会你的孩子如何去快乐。

2、用快乐来引导孩子快乐教育的创人斯宾塞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带两群孩子站在起跑线上,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听到发令就开始跑,一直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糖果。另一群孩子只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就会惩罚谁。随着口令响起,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起跑线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结果呢,知道教堂在进行婚礼的孩子,几乎都跑到了教堂,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停下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很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作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

记得中央二台的节目《赢在中国》里,马云给创业者的忠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快乐才是你自己唯一可以掌握的!即便有人把你的身体打痛了,即便有人把你的钱财骗光了,你也一定不能让快乐被他们抢走!一个快乐的人,才能振奋,才能克服重重的阻力去创业。一个心情糟糕透了的人,是不可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失去快乐的人,也是不可能真正得到大家的尊重的。所以,要创业,先一定要快乐!”

一个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振奋,和克服阻力的能力,足以战胜人生中的所有艰难险阻。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那么我们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3、四点建议。第一不要在自己情绪很槽的时候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第二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习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结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第四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亲子沟通最好的氛围就是在快乐中实现,多一点幽默,任何事情都看开点,不妨把孩子的失误当作孩子有意的玩笑,家长如果能用创意的方式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温馨,谁说不是明智之举呢!温馨的家庭不会生长出不肖之子。

  今天和大家从接纳孩子、分享孩子、营造氛围三个方面交流了亲子沟通话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当您有问题时可以和我联系,我们一起面对。

借此机会,衷心的祝愿在座的各位家长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和孩子有一个顺利交流的平台。我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我愿与大家一路同行,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和大家一起进步!

 

再次感谢大家!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