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试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16年前 [08-11 22:28 周六]
文章作者:王 芳 来源:互联网 
        
     一、引 言
     “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影响下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方式”①,如劳动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交往方式等等。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着家庭生活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变迁,进行了较大广泛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研究,对许多学术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学亦不例外。尽管研究者对它的含义以及在教育范围内的合理定位还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但却十分默契地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存在着人们难以预料的影响。诸如“生活方式是人类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着个体的不同面貌,显示着家庭的不同风格,因而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②、“家庭成员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往往打上了家庭生活方式的烙印。家庭生活方式是制约家庭教育,影响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③之类的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一个事实:家庭生活方式的性质、状况和机制又深刻地凸显着人类主体整体式的价值底蕴,它的每一要素都与人的社会化紧密关联。④ 人的“社会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从个人来说,是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⑤家庭是人开始“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也必然会在这两个维度上发生作用。那么,家庭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儿童形成的?家庭生活方式又将当前社会中的什么文化、价值、规范折射给了儿童,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笔者认为,前者属于微观层面,它涉及到“影响”发生的内在机制问题;后者则属于宏观层面,它涉及到“影响”发生的外在表现问题。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这两个问题,对深化家庭教育研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效果、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尝试进行初步、粗浅的分析与讨论,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的高度关注。
     二、儿童的个性何以在家庭生活方式中形成:内在机制探寻
     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发展的微观心理视角来审视儿童的社会化,揭示了个体成长与家庭生活方式的关系。概括性地来说,儿童接受家庭生活方式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模仿
     模仿是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它是再现他人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模仿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都不是通过外界的命令而强制发生的,具有非控制性。幼儿自出生之日起,就在感官上接受着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多重信号刺激。他们往往将父母的行为看成是自己动作的范型。“几乎每一种社会化理论都指出小孩成长的最初阶段总有一段是模仿他人的行动。这种模仿对象只有少数几个重要人物,主要是父母和兄弟姐妹……。”⑥“有其父,必有其子”指的就是家庭的这种直接模仿。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父母在消费方式上注重和别人的攀比,那么孩子也有可能喜欢炫耀性消费;如果父母在交往上注重情感的付出,那么孩子也有可能善于体贴别人、适时表现自己。就这样,在父母榜样的示范下,孩子逐步学会了如何劳动、如何消费、如何闲暇、如何交往,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不断接近主流文化,形成了最初的个性结构。
     (二)主体选择
     儿童是发展中的主体。尽管在知识、经验、行为能力上还不成熟、不完善,但他们和父母一样,是个具有独特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内部评价系统的个体。这一点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来自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时,绝不是被动、消极、全盘地吸收,而是在认同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做出反应、行动。
     符号互动论对此做出了有力的说明。它强调, 日常生活的特征在于相互主体性(INTERSUB JECTIVITY)。主体间的行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互动过程不是行动者的主观投射,而是对另一主体的多种回应所作的沟通、协商与理解的过程。⑦这告诉我们,尽管家庭生活方式可以持续不断、全方位地对孩子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能否变成现实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离不开孩子认知图式的匹配和自身选择。比如说,当前的许多家长,煞费苦心地为孩子预定职业目标,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但一腔热情却因孩子不愿接受或无力理解而付之东流。亲子交往之间常见的许多矛盾,也是因为孩子与父母解释事物的方式不同而已。研究表明,儿童对环境的选择与作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发展了所以,家庭生活方式教育应将孩子对环境的选择利用纳入视野,关注真正意义上个体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是将儿童的社会化看成是孩子对家庭生活方式消极适应的产物。
     三、社会变迁时期的家庭生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外在表象分析 剖析社会发展现状,可以从宏观层面上帮助我们明确家庭生活方式在何种维度上影响了儿童。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观代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变迁带来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这种革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变化,而是结构上的改变,结构重组与功能变迁相辅相成。这些改变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形成了以下重要的影响。
     (一)家庭劳动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家庭劳动方式是家庭成员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途径。其中,家长的职业决定和制约着他的生活选择,是其实然的生活方式。父母对职业的评价则反映了他心目中的应然的生活方式,即应然的生活方式。孩子在实际感受到的生活方式中产生对理想职业的追求,直到他获得这种职业从而自食其力地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也就意味着他走向了成熟。因而家庭劳动方式可以帮助孩子确定一定的关于“我将来干什么”的价值取向。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劳动的形态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分子的劳动不仅日益独立出来,而且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变化带来了各种社会职业在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我们的调查显示,中高收入者主要集中在军人、单位负责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需要较高文化水平的职业中。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工人、农民、下岗病退人员、无业人员中,62%属于低收入者。由此可见,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收入、地位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许多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参加各种成人教育、外语培训、技能培训,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渴望。在注重自我学习的同时,家长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孩子;这首先表观在对孩子学历的期望上。有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取得大学以上学历(有56.9%的学历期望是硕士以上):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学习占据了家庭的核心位置。除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84.2%的家长还经常参与到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中来。由于孩子早期学习的动机以附属性动机为主,家长对知识的这种崇尚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儿童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在我们的访谈中,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表示了努力学习的愿望。有93%的孩子希望自己将来能上大学,因为“上大学可以使人学到更多的东西”、“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部分家长对社会劳动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在职业期望上比较单一,给孩子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不少压力和阻力。他们对文教卫工作的重视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对非脑力劳动职业的轻视和鄙薄。他们给孩子设计出重点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理想职业的成长战略,并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儿童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父母就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否则就会收回爱,或进行其它形式的惩罚。这不仅使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而且还限制了孩子社会化的其它正常需要,如游戏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过分注重认知学习,忽视其它素质的培养,成为儿童社会化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消费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家庭消费方式是指满足家庭成员各种需求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指衣食住行,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越充分,对人发展个性、实现自我越有利。但人的发展还需要自我的不断觉醒,需要有价值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意志力,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溺爱和过分优越的物质条件则可使孩子在奢华的享受中丧失追求的方向,消磨奋斗的意志。
     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家庭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绝大多数家庭已经告别了消费仅求温饱的历史,必要消费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享受和发展性消费资料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不仅电脑、空调、钢琴等高档消费品已渐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出国旅游、购买私车等也成为新的消费时尚。文化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支出热点。资料显示,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在1997年以来的近5年间增长了56.2%,远远高于家庭经济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水平。我们的调查显示,有94.7%的家庭为孩子提供了独立的学习空间;有68,2%的家庭藏书在100本以上;有77%的市区家庭拥有电脑。这种注重精神文化消费的状况,为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这就是消费方式潮流化现象。受社会消费时尚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家庭的消费被卷入潮流之中。部分家长在消费上盲目攀比,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别家孩子有的自家孩子也要有,千方百计让孩子在消费方面强于或不低于其它入,大到花费十几万送孩子出国读书,小到给孩子零花钱,样样攀比。丝毫不令人意外的是,孩子在此方面也表现出了与年龄不适宜的消费倾向。几乎所有的学生郡有人情消费,并存在着攀比现象。很多孩子无奈地表示,虽然不想花这部分钱,但别的同学都这样做,自己也只能跟着潮流走了。自我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的丧失,在这种消费方式中得以明显地体现。而这些品质正是儿童社会化进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家庭闲暇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闲暇时间是儿童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高质量的健康的家庭闲暇方式,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充分发展,不健康的闲暇方式则可能使儿童消沉甚至堕落。
     随着劳动工具和工艺的逐渐现代化,人们正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自1995年起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实行“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以来,我国的城镇居民已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闲中度过。充足的闲暇时间为人们思考深层次的生活意义问题提供了前提。他们的闲暇意识开始觉醒,文明、健康、个性化的闲暇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人们眼里,闲暇不再仅仅是打发时间、放松身体,而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由己推人,不少家长也开始承认闲暇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在调查中, 82,3%的家长认为闲暇对孩子个性的养成、特长的发挥十分必要,应该教会儿童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有些家庭每年都要带孩子外出旅游,更多的家庭则十分注意选择共同娱乐的方式来度过周末、假日。这些举动都为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了解社会,发展个性拓宽了空间。同样,这种文明、积极的主流无法掩饰部分不尽如人意的观实。首先,闲暇场所、设施的配备难以满足孩子的闲暇需要。看看我们的周围,适合孩子闲暇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剧院、音乐厅不仅少得可怜,而且缺乏宣传和服务意识。闲暇资源的缺乏,使得孩子闲暇选择的空间变得狭小。其次,家庭闲暇方式的单一也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看电视是不少家长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孩子长期跟着家长看电视剧,不仅逐渐变得被动、缺乏创造性,有时还会迷醉于电视所营造的那种虚幻世界,用不确定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生活。这对他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并创造新生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家庭交往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家庭交往方式是家庭成员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孩子社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家庭交往主要是存在于家庭内部的夫妻交往和亲子交往。其中,夫妻交往的状况提供了冢庭教育的基本氛围,而亲子交往则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亲子关系的质量远远比某一具体的教育方法来得重要”⑧。和谐、亲密的夫妻交往有利于父母角色的扮演,对亲子关系的正常运转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充满矛盾甚至破裂性的夫妻交往则会给孩子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期的人都渴望密切关系,夫妻之间尤其如此。由传统的以纵式关系(父子关系)为中轴的主干家庭向以横向关系(夫妻关系)为中轴的核心家庭的转变一—这种基本家庭模式的变迁其实质是家庭制度的变更,表明传统的父系父权的家庭制度在城市中已逐渐失去影响,它让位于适应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⑨夫妻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共同构筑爱巢,关系日趋密切。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更乐于合作分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引导,这使亲子关系也随之呈现出平等、民主、开放的特点。我们的调查显示,有84.5%的家长能经常与孩子交流,且交流范围比较.广泛;在牵涉到孩子的问题上,有了1.5%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当父母知道自己确实错怪了孩子的情况下,有了2.2%的父母能够及时向孩子道歉。还有很多家长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大家共享美好时光。这确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朋友式的亲子关系”。然而,鉴于婚姻危机的加剧,婚姻解体与家庭重组日益普遍,成人过分关注他们自己对亲密关系的要求,这既妨碍他们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也不利于子女对亲密关系的要求。孤僻、神经质、忧郁、善于空想、无法面对现实等等,是婚姬解体给孩
子社会化进程带来的精神苦难。而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由于部分家长只重视交往形式上的平等而忽视实质上的沟通和理解,也造成了亲子交往上的冲突。他们有时过分执着于“自己的关心”,一味灌输,使双方交流往往以和风细雨开始,以不欢而散结束。其实,孩子最希望与父母交流的是“内心感受”,是思想、情感和心灵的对话,然而父母却只会关注学习和一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矛盾一方面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也使孩子苦恼重重。孩子的交往能力、交往意识是在真实的交往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和父母交往都缺乏效果,那他又如何能顺利地融入其它社会团体呢?这实在应该引起父母深刻的反思。
     家庭生活方式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是紧密相联的,它们共同向我们说明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如何沉淀于家庭生活方式中,然后又如何变成儿童的观念和行为指导原则的。这对当前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每个家庭都应积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建立起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选择儿童喜欢和能接受的方式将其落实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会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有力的现实效果。(作者单位系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注释:
①唐彦生 隋玉梁主编:《家教大全》,蓝天出版社1991年版第558页。
②⑦⑧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第20页、第11页。
③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④⑨郑忠梅:《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⑤⑥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0页、第66页。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