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庭教育误区个案二则

17年前 [05-16 10:35 周三]

我在做班主任的这几年中,对家庭教育的两种误区的感触特别深。一种误区是家长事事包办使孩子产生依赖。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除了学习外事事都能包办。有的家长恨不得将与孩子日常生活有关的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做了,这样,孩子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家长经常教育孩子你是小孩,家里的事不用你管,好好学习是你的唯一任务;对孩子身体上保护过多,精神上关注较少。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里就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

杜同学是我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平时看不出有什么反常的迹象。我语文课上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给家长写一封信,并要求家长写回信。我从家长的回信中得知杜同学在家里的表现很反常,家长为此很痛苦。我当即决定到他家家访。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他在家里经常顶撞妈妈,在妈妈面前经常很暴躁,甚至扬言要离家出走。他妈妈为此常常以泪洗面。我请其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平心静气地交流,说出心里的话。在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后,杜同学终于说出因为妈妈从自己幼儿园时就全职在家带着他,照顾他的一切,而前些时,妈妈表示要上班去了,他感觉妈妈将不会像以前那样关心自己了,失去妈妈的照顾,他觉得无所适从,所以他从内心反对妈妈出去工作。他感觉自己的反对意见并不能阻止妈妈出去工作的决定,所以他就以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得知这个原因,他父母也松了口气,交流了妈妈想出去工作的原因,以及希望儿子早点学会自理的愿望。我帮他们分析了各自的情况及心理,做通了杜同学的思想,孩子最终向父母道了歉,承认错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的理解以及学会自理的想法。那天我回家时孩子的父母心情并不轻松。他们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孩子该怎么教育让他们很苦恼。我认为孩子从小被灌输的“你只要学习好,其他你都不要管”的思想影响了他。母亲全职在家照顾他也使他的心智停留在孩童时代,给人一点也长不大的感觉。极度依赖母亲的心理不利于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关专家指出,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构筑自己未来的生活。而许多家庭存在着替孩子做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情况,这种教育方式除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性以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适应社会,一旦进入社会,将很难找到自信,更难以在社会上取得应有的成功。

 

第二个误区是百般袒护犯错的孩子。也许是出于爱孩子的原因,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为孩子开脱。面对来自别人的批评,家长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这类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不违法,犯了什么错他们都可以谅解。 甚至担心孩子将来太软弱容易吃亏,就给孩子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

我班有一个姓薛的男生。他从预备班到今天,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与年级里好几个班的同学发生冲突。表现得特别易怒,发起脾气来六亲不认,狂躁不已。批评多次,还是不能自控。他的教育者是他的爷爷。从三岁起他的一切就归他爷爷管。爷爷奶奶把他当心肝宝贝。每天一定要到汽车站接孙子回家。一旦接不到,他们全家坐立不安。为此,他爷爷向我提出要求,无论如何要让他孙子按时乘上校车。他作业不做老师不要留他,他回去管教孩子。他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闲事,路上碰到任何事都别管,按时回家。为此,薛同学在看到同班同学遭遇小流氓敲诈时他当作没看见就自顾自走了。班上同学愤愤不已。我在家长会上批评这种现象,他家长马上作出回应:不是孩子的错。并且写信投诉我。甚至在校门口看到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为袒护自己的孩子动手拉扯其他孩子。作出了不应该是一个有理智的成人应该做的举动。

我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端太多。一是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由于隔代亲的缘故,老人对孙辈的溺爱比父母更甚。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实行的是全方位服务,孩子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想要什么东西,不论是否合理,老人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有什么缺点,老人也因心痛孩子,不能及时予以纠正。在这种由老人搭建的温室里生活的孩子,久而久之将形成任性脆弱、缺乏独立性、生活意志薄弱的弱点,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二是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祖辈人在年龄上步入晚年,易表现为:脾气急燥、不稳定,并伴有抑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孩子与之长期相处,容易产生自卑厌学、考试紧张、人际交往恐惧、出走等轻度的心理障碍,如不及时疏导、正确矫治,心理素质不过硬,不但不成才,甚至难成人。我班的薛同学在他爷爷的“保护”下,已经形成了暴躁易怒、任性胡为的习惯,这该如何调整是我头疼的问题之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