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我想叫她大姐

15年前 [08-28 20:43 周四]

记得最初跟季老师联系的时候,季老师跟我交谈的语气,口气等,让我感觉到她对我的关怀与关注,我很激动,不小心,我一下就喊她为:“季大姐”。

可后来感觉,她并没有因为我喊她为大姐,让她很激动,所以我就想,她是不是在笑我是农村出生的,见人就喊大姐呢?于是,在后来跟季老师的联系中,我很理智地喊她季老师,大概大家都这么喊她,她觉得这样更舒服点吧!后来,从多年的打电话联系,到QQ联系,一直是喊她季老师。说实在话,我觉得自己已经喊习惯了,没有那种想喊她姐的冲动了!

可是,濮阳的七天,让我从内心深处由衷地想喊她大姐。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在她写的一篇博文里,她也亲切地喊我为小妹。所以,我可以大胆地叫她季大姐了!

在平时的工作中,当我没有成绩的时候,季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当我发现了一名家庭教育的爱好者或者痴狂者的时候,她就会表扬我,激励我。所以,跟她合作,我没有感到她给我的任何的压力。正是由于她不给我压力,我自己反而给自己施加了压力,希望自己能够做出出色的业迹来,以报答季老师对我的关爱与宽容。

一直给我的感觉是季老师非常忙,跟她在QQ上说话,她总是一会理一会不理的,有时候会隔好长时间才回话。有时候语音,说着说着就有了其他的电话或者重要的事情。

她上网总是瘾身,有事的时候,给她留言,她如果在就回,如果不回肯定是不在。我知道她太忙了。如果上线,一定找她的人会非常多。后来,我儿子的电脑技术,让我能看见瘾身的人,这时候,我发现,季老师白天很少在网上,但晚上,总是我下网的时候,她还在上边,我知道了,她的精力是有多么地充沛。因为我知道,她有好多的事情要亲自做。除了不耽误正常的事务外,她还要讲课。这次在濮阳培训得知,上个学期,她做了五十四场讲座。可以说,哪怕没有其他的事情,只有这一个,工作量也已经足够大的了。

更让我吃惊的是,这次在濮阳,我看见她的电脑里,有好多备好的课,做好的课件,我真的是纳闷了,不知道她从哪里拿出时间来做。不过,后来我发现了,在濮阳的几天,她每天晚上睡觉不超过四个小时。有一天晚上,指导学员工作,夜里两点才睡,可早上四点她就起床去备课了。结果白天的课还讲的非常有条理,这就是我非常佩服的了。

为了做好这次培训,多次跟季老师商量具体事宜,她总是能给以具体的指导,包括课程的协调,她总是能站到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过这次最大的帮助,还是在知道石家庄不能举办的时候,她立即联系濮阳老领导们,很快就把事情定下来了。随后的联系工作一直是季老师在做。

不过,季老师给了我一次非常大的自信:在视频课程里,季老师是那么地漂亮,身材是那么地好,在视频里就更不要说了,她一上去,我感觉我就没有勇气再上视频了,她太美了,简直是美女。可那天在濮阳,我一见到她,我心中的自信腾地一下就升起来了:她看上去没有网上那么苗条,我太开心了!

我在路上的时候,她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我很荣幸,因为我感觉,那一天,我一直在她心中!

见面当然我们是拥抱在一起!

然后是说不完的话,那天晚上,不知说到几点。虽然她拿出了顾老师的令牌,说顾老师不让我们聊的太晚,但我还是跟她说到她再也不理我为止。

天天交流,天天说,可到最后,我还是没有说完我要跟她说的话,最主要的是,她许多的本事我还没有学到。回来后就后悔,忘了那天跟她到郑州再陪她住一晚上,向她学点东西。

她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的勤奋、她的对课程和事情的精益求精、她的热情、她的大度、她的包容、她的处事得体、她的能歌善舞、她的处变不惊、她的细心、她的交际能力……有些东西,恐怕我这一辈子都学不到。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她像一个大姐姐,总在在帮小妹妹收拾一些遗漏的事情,弥补我的欠缺,而且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总是能够发现学员中感人的事情,感动的人,让我们的整个培训都是那样的有血有肉。正是由于有她这样用心,她这样细心,她这样无私,她这样有团队精神,她这样操心……才让培训工作更加圆满。而且非常奇怪的是,我们总是那么地默契,我有一个灵感,她就会有一个能和我灵感呼应的主意。当她有一个灵感时,我会突然感觉到,这也正是我想做的事情。在培训中,我们创造了许多这样的完满情形。回到房间,我们会为我们的创举而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许多学员都看出来了,我们是好搭档,而我们自己说:我们是金牌搭挡。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能够这么用心地去做事情,能够这么默契地去合作,还怕什么事情做不好?

但愿我们这一对金牌搭挡,能在推动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做出我们应该做出的贡献。便愿我们这一对金牌搭挡,能在整个中华家庭教育网的团队建设项目中,起到更强的凝聚作用。

有了这样的好搭挡,家庭教育事业上,我还会再怕孤单吗?

有了这样时时能够激励我的人,我还担心自己会松懈吗?

大姐,让我从心底里喊你一声:季大姐!!!!!!!!!!

大姐:你听到了吗?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