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每日分享》九十三(2018年6月)

5年前 [07-01 14:35 周日]

《每日分享》九十三(2018年6月)

2018-6-1

岳升杰每日分享:父母职业。

 “当我有了女儿之后,我就时常思考应该怎样把她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不能够尽到一个合格母亲的责任。生儿育女是父母的选择,却不是儿女的选择,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命运决定的,但父母怎样才能坐得稳这个位子,获得子女一生的敬爱呢?

  “孩子是我们生、我们养,为了孩子,父母真是呕心沥血。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父母理所应当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感恩呢?许多父母会这样想:我为你如此尽心,你当然应知感恩,如果我愿意就可以要求你服从。在人类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孩子对父母有与生俱来的尊敬和服从的义务。事实上,时代在变化,许多传统的东西在消失,今天的父母应如何看待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呢?

 “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当她很小的时候,要她绝对服从我,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她逐渐长大,再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服从,就有些行不通了甚至会带来很多麻烦。一些父母会很痛心地说:‘我为孩子费尽心力,带来的是什么呢?他一点也不尊重我,还嫌我烦他,对我的话毫不在意。’我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成的,你怎样对待他,他也会怎样对待你。

“我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的母亲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孩子进入学校后,母亲和老师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 近来,所有的事物都愈来愈低级,特别是妇女的服装,其庸俗已达到发疯的程度,美正在从这个世界上高去,有时我真为此而痛心。那些愚蠢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没有意识到自己愈来愈低的品味正在缓缓毒害自己的孩子们。为了让下一代成为优秀而品味高尚的人,我告诫年轻人母亲们应当立刻从家庭做起,为了孩子应该先把自己变成高尚的人。”

  因此,父母是一项职业,是一项自我成长、自我修炼的职业,是一项让自己高尚的职业!

2018-6-2

岳升杰每日分享:父母成长。

“认真对待生活、敬业爱家、有着良好习惯的父母,应该是能得到孩子尊敬的。否则,当父母要求孩子检点行为时,孩子的一句话就可以把父母顶到一边:‘你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吗?’所以,我认为父母能否得到子女的尊敬,关键在父母本人的言行表现上。有涵养一些的父母大约还可以想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劝说孩子接受自己的教诲,但没有涵养的父母恐怕会因为被孩子戳到痛处更加火冒三丈,会说出极不理智却貌似有理的话来:‘你怎么敢这么同你的妈妈说话?不懂理尊敬大人!大人可以这样,孩子就不可以!你不按我说的去做,我就要惩罚你!’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孩子成了低人一等的东西,哪里有幸福可言?那样的训话,有些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既然这条生命是父母所赐,父母自然有生杀大权。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可笑之极。难道大人就一定要得到孩子的尊敬吗?年长之人或位高之人就一定应当受到年轻或位低之人的敬爱吗?成人或者为了利益的关系,不得不对年长位高的人表示些违心的恭敬,无论他是否经受得起,但千万不要把这种观念应用在天真无邪的儿童身上。对一个不值得孩子尊敬的家长,孩子有权表现自己的不满。我认为,以师长尊严为号令强迫孩子俯首贴耳,是自取其辱的做法。即便大人有办法使孩子沉默,但在内心深处,孩子的不满会酝酿成憎恨或蔑视。”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斯特娜所描述的现象与中国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极其相似。按道理,孝敬应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而不孝敬就不能称其为人。因为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人就不感恩,那就可以断定他没有感恩心,没有感恩心当然就划为动物类。在我们提倡“孝敬”的文化中,有些人不明白,一个人不孝敬实际是这个孩子就没有进化为真正的人,而没进化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把他教育成人。因此,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赢得孝敬和获得幸福的根源!

2018-6-3

岳升杰每日分享:想像世界。

“有一次,5岁的卡勒斯拿着一幅自己刚画完的画,兴冲冲地找到父亲。‘爸爸,你看我这幅画,它漂亮吗?’卡勒斯怀着期盼的心情问爸爸,他多么想得到父亲的赞扬。

‘你这是画的什么呀!一点也不像。’父亲毫不客气地给了卡勒斯当头一棒。‘怎么不像呢?’卡勒斯问。

‘天空不可能有这么蓝,这些花画得太大了。’父亲毫不留情地批评着。‘可是……’

‘不要什么可是,先听我说完。’父亲不顾儿子的想法而大加批评起来。‘不像话,怎么这儿还有一个小人?怎么一个人能够飞在天空中?简直不合逻辑。’‘可是,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是我想像出来的。’卡勒斯为自己辩解道。

‘想像?什么想像?你不应该凭想像做事应该凭事实。’‘可是画画是需要想像的。’

‘不,不能依靠想像,想像是不能当饭吃的。’‘我认为只有想像才会画得好,而且想像会给人快乐。’卡勒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是瞎胡闹,我就不靠想像,但我不是一样很快乐吗?’父亲得意地说道。‘可是人们都说你太沉闷,都不愿和你交往。’卡勒斯说道。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激怒了父亲,他‘啪’的一声给了儿子一记耳光。

‘胡说八道,太……太不像话了。告诉你,不管怎样 不许你想像什么,什么都要凭事实。’

“从此以后,卡勒斯再也不敢说什么有关想像的事,也不再画画了。而且,本来开朗活泼的性格也变得阴沉忧郁起来。不久,人们都发现卡勒斯变得和他的父亲一模一样,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只会一味地啃书本。事实上,卡勒斯的父亲虽然踏踏实实、辛辛苦苦地做学问,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并且一个生活在枯燥无味和孤独之中。”

这是《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父亲破坏孩子想像的案例。每个人都有现实和想像两个世界,而想像世界是人的动力之源、是人的幸福之源,父母应为自己和孩子营造丰盈、美丽的想像世界!

 

2018-6-4

岳升杰每日分享:观察能力。

   “像往常一样,我和女儿一同走进厨房,并让她观察里面的摆设和事物。然后,我让她离开一会儿。不久,我又让她回到了厨房。我站在门外,让她独自进入厨房的门,并问她:‘这回有什什么变化呢?’‘唉,有些奇怪’女儿东看看西瞧瞧,似乎在想着什么。‘没有什么变化呀!’女儿对我说。

‘不,肯定有变化,你再看看。’我笑着对她说。其实,她离开厨房的时候,我的确没有动厨房里的东西,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变化肯定是有的,就看女儿能不能意识到。由于我告诉女儿肯定有变化,她就更加仔细地观察。我在门外,忍不住笑了起来。‘妈妈,你笑什么?肯定没有变化,你在捉弄我。’女儿不高兴了。

‘不,肯定有变化。’我对女儿说,‘再看看,我给你一个提示,厨房中是少了某个东西。’我靠在厨房的门框上,冲着她笑。这时,女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她仔细地看了看我,发现我虽然靠在门框上,却没有向门里跨进半步。‘哇,妈妈,你真坏。’女儿大叫起来,‘好啊,你敢捉弄我,原来厨房里少了个大坏蛋。’女儿这时完全明白了,厨房中的东西什么也没有变化,只是少了我。因为第一次进厨房时,我是和她一块进去的,可第二次我没有进去,始终站在门外。”

为了培养女儿的观察能力,斯特娜经常和女儿维尼夫雷特玩“注意看”游戏。这种游戏既能让女儿产生极大的兴趣,又能让女儿激起好胜心和对任何事物不服输的决心。斯特娜有时给女儿一个有各种图案的小花瓶,让女儿观察一会儿,然后叫女儿背着花瓶说出上面是什么图案。有时,斯特娜把女儿带到一个房间呆几分钟,让她仔细观察房间的东西,然后让女儿出去。之后,斯特娜把房间中的某件东西拿走,或是在房间中摆放本来没有的东西,然后再让女儿回来,中她说出房间中的变化。这些简单有趣而容易操作的游戏,父母们不妨试一试。

 

2018-6-5

岳升杰每日分享:面对困难。

“有一天,我听见女儿的钢琴不再发出连贯而优美的曲调,而只是杂乱无章的令人极不舒服的声音。其中还有几个和弦弹得极为粗暴,那种突然出现的强音把正在写作中的我吓了一跳。显然,这是女儿在发脾气,以胡乱敲钢琴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维尼夫雷特,不许胡搞,不想弹就别弹了,搞得真让人心烦。’丈夫忍不住走过去训斥女儿。女儿非但没停下来,反而又使劲地敲了几个键,那种不和谐的声音真让人难受,过大的音量震耳欲聋。

‘维尼夫雷特,怎么不听话?’丈夫冲着女儿大叫起来。我赶忙走到客厅,把丈夫拉回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坐在了女儿的身边。

‘维尼夫雷特,怎么,遇到困难了吗?’我关切地问道。‘我不想学了。’女儿气冲冲地说。‘为什么呢?你真的不喜欢音乐了吗?’‘不喜欢了。’听女儿这样说,我知道这并非出自她的本意,一定是她正在气头上说的气话。‘维尼夫雷特,我知道你说的不是真心话。不过,我可以给你考虑的时间,等一会儿我们再谈这件事好吗?’说完,我离开了客厅去和丈夫商量这件事,并对他说不应该用那样的语气对待孩子。

没过多久,维尼夫雷特过来找我们。‘妈妈,我不是不想学琴。’女儿小声地说,‘只是觉得它太难了,恐怕我永远也学不好。’‘为什么呢?你一直都弹得挺好呀!’‘那是以前,可现在不行了。可能我只有这么一丁点的天赋。’‘不会吧,我们都认为你是有音乐天赋的。’‘可是,以前我学的曲目都很简单,现在一提高难度就不行了,可能我再也学不好了。’”

每当一个孩子成功了,很多人会天真地认为,这个孩子有天赋、有运气,脚下总是踏着祥云。实际上,成功的孩子往往经历着太多的坎坷,而父母的支持则是孩子成功的驿站。当父亲对女儿粗暴的行为大喊大叫时,母亲用大海一般的胸怀去接纳、去包容,从而让攻击、戾气逐步转化为正能量。

2018-6-6

岳升杰每日分享:循循善诱。

“‘我听说莫扎特在小时候也遇见过这样的问题,他也有弹不好琴的时候。’‘什么?’维尼夫雷特听我这样说后大为吃惊,因为莫扎特是女儿最崇拜的音乐大师之一,‘不会吧!他是天才,怎么会有弹不好琴的时候?’‘这是真的,我曾看过莫扎特的传记,说他在小时候也遇到过几次非常大的困难,有几天他糟糕得连最基本的音阶也弹不好。’‘不可能吧。’维尼夫雷特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虽然我现在很糟糕,但音阶还是能弹的。’

‘是吗!那你已经很不错了,还不算太糟糕。’我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开导她,‘我认为你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弹音阶,比莫扎特当时好多了。但有一点比不上他。’‘那是什么?’‘我怕说出来你会生气。’‘不会的。’‘我认为你比他差的是恒心。传记中写道:莫扎特在碰到困难时仍然没有灰心,而是一个音一个音地重新从音阶开始练习。没过多久,他不但恢复了已有的演奏能力,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次的进步,使他的演奏达到了惊人的优秀演奏家的水平。’‘真的吗?有这回事?’

‘当然。我不是对你说过吗?演奏乐器的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常事。你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是也顺利地度过了难关吗?’‘是这样的,但是……’此时,女儿陷入了沉思。‘莫扎特说过:人们都以为我的成就完全来自于天才,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完全归功于我的不懈努力和恒心。’我坐在钢琴旁的凳子上,继续对女儿说,‘你想想,像莫扎特这样的大师都把成绩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何况你呢?你不是很喜欢莫扎特吗?那么你应该向他学习,不仅仅学他的音乐,还应该学他做人的品质和坚持不懈的恒心。’”

  这是女儿维尼夫雷特在学钢琴遇到坎坷后,母亲斯特娜进行的耐心引导。这种温暖如春、循循善诱的引导,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都会在激励中前行!

2018-6-7

岳升杰每日分享:我的高考。

  对我而言,高考已成了一幅褪了色的老照片。它虽然灰灰蒙蒙、斑斑驳驳,但当我驻足凝神,那一幕幕悲凉、兴奋、紧张、激动的画面就像特写镜头一样进入我的视线。

1980年7月7、8、9三天,我在母校——清丰四中参加高考。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有的只是监考老师手中的扇子。下午,炙热的太阳照进考场,闷热难耐,汗从头上涌出,还没来得及用手擦拭,已经滴到了试卷上。监考老师端着脸盆、拿着毛巾,不时地让考生们擦一擦。这一年,我名落孙山,在当时看来,两年的辛苦化为泡影,人生之路陷入迷茫。

1981年7月7、8、9三天,我要到清丰一中参加高考。由于很少去清丰,加之路途较远还要带被褥,我提前回家从舅家借了自行车。至今还记得,当时外祖母为了给我留下自行车,早几天就谢绝邻居,对此,表哥还对外祖母不满,说是得罪了邻居。这次高考,也许是阴天,我没有留下很热的印象。也许苍天有眼,这次我上榜了,最早通知我的是我的邻居。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天傍晚,宛九顺和其他几个邻居去清丰卖草苫儿,在教育局门口录取榜上看到了我的名字。他们顾不得回家就到我家报喜,邻居们都过来祝贺,父亲笑得合不拢嘴,我的心激动得“蹦蹦”乱跳。

每到高考,我就会想到参加高考的峥嵘岁月;我就会想到父亲、姐姐、哥哥、姥姥、舅父、姨等亲人的无私支持;我就会想到姬建标等恩师们的谆谆教诲和鼓励;我就会想到和聂兆贤同学背着馍篮步行几十里路求学的路程;我就会想到和同学们同吃糊涂饭、同住虱子窝的经历;我就会想到“清丰四中”带给我人生的诸多酸甜苦辣回忆。

尽管在高考方面,我是获益者,也算人生的赢家,但那过独木桥式的胆颤心惊,那“范进中举”式的癫狂,实在有违人性。在高考的日子,我祝愿学子们过一种新的生活——热爱生活、享受读书、视高考为一种体验!

2018-6-8

岳升杰每日分享:回忆小学。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祝愿学子们能冷静地超常发挥,希望父母们能平静地超然物外!提起高考,就想到求学;想到求学,就想到母校;想到母校,就首先想到我的小学。

  1971年9月至1976年7月我在南阳建小学读了五年书。那时学校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教一、二年级的民办老师,先后有聂记妮和聂秋成两位老师;一个是教三、四、五年级的公办老师许明诗老师。聂记妮老师教我们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一个老奶奶经常拄着拐仗去找他,他就藏在桌子底下,让我们把桌子围起来。当老奶奶问“俺记妮在这儿没有”,我们就一起说“没在这儿”,老奶奶也看不着,就拄着拐仗颤巍巍地走了。还有两件事就是,课间给他薅白头发;早晨他还没来,许老师就让我们去喊,我们几个人到他门口喊了就跑。聂秋成老师比较严肃、比较重视学习,我记得最清的是,有一次我用小瓶养了泥鳅,在上课时不小心被他发现,他一怒之下将我的瓶子摔了出去,当时我对他很有意见。

三、四、五年级是许明诗老师教我们,他是一位集书法、绘画、语文、历史、珠算等各门学问都很精通的老师。小学毕业时,他送给我一本他写的毛笔字帖,我精心收藏了几年,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现在想来都深感惋惜。春节同学聚会时,有位同学说,当时许老师就发誓,用三年时间改变南阳建学校的落后面貌,我们恰逢其时。每当下学后他一边烧着柴禾做饭,一边让我们背课文。有两个同学因为背不会,往往趁许老师不注意就扒着墙头溜走,许老师也只好以“阿咋得东西,狗屁不懂”骂两句了事。那时我总能在短时间快速地背完,再帮助其他同学背,经常受到许老师表扬,我感觉自己喜欢语文、喜欢背诵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另外就是勤工俭学,我们种的高粱、捋的槐叶,许老师总是把挣的钱用来买篮球、买笔、买本,那时很少交钱的。许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2018-6-9

岳升杰每日分享:阳邵乡中。

  1976年9月至1978年7月,我在阳邵中学读书。那时,阳邵中学有初中和高中,并且高中在三合村农场还设有分校,学制均为二年。小学升初中不用考试,全窝端,我们那一届分为十五、十六两个班,班主任分别是聂清存和徐社方老师,我在十六班。

   刚上初中时,学生需要自备桌凳,即同桌之间一个备桌子,一个备板凳。当时,我家既没有桌子也没有板凳,仅有一个单人坐的杌子,因为同桌提供了桌子,我就只能把杌子让给同桌坐,而我上课就要一直站着。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父亲从三姑家借了一个坏了腿的板凳修了修,我这才能坐着听课。那个杌子、那条板凳、同桌来后马上把杌子让出去的镜头,至今都历历在目。虽然过去我一直认为贫穷带给我的是励志、是改变命运的力量,但现在我也意识到贫穷还给我恐惧、自卑、狭隘、贫瘠、目光短浅、思路狭窄。

初中二年也算我人生的辉煌时期,因为我由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瘦骨伶仃的穷孩子考取了全年级第一名,到清丰四中读书。就小学而言,我在十几人中也只能属到第三名,加之阳邵集学习优秀者众多,我根本没有奢想会出众。也许是其他人都没有重视学习,也许是我贫得只剩学习了,也许是我对学习有足够的兴趣,反正也没有觉得怎么下功夫学习,各科成绩都很好。当然,有几个刻苦学习的镜头还是很清晰的:有一次,我揭批“四人帮”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在两个班诵读,其中一句“像他妈为他生了二弟一样那样高兴”受到追捧;有一次数学考试没能做好,气得我哭着回家;还有一次由于脚被烫伤,耽误了一周,几位老师在办公室为我补课。那时,我总是把考试卷子捆起来挂在房梁上,视若珍宝。

1983年7月到1990年9月,我在阳邵乡中任教8年;从事家庭教育后,我又在阳邵乡中为老师们举办过两年沙龙;现在,虽然阳邵乡中解散了,但它已融入我的血液,我将永远怀念它!

2018-6-10

岳升杰每日分享:清丰四中。

  清丰四中全称为“河南省清丰县第四中学”,地址在韩村乡政府所在地,自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我在此求学。高中三年应是我品尝贫穷滋味最深的几年,因为它不仅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而且还苦其心志、乱其所为,应是黎明前的黑暗!

  1978年9月,我被清丰四中录取。开学那天,父亲借了自行车,二哥带着我和被褥去学校。由于我们没有出过远门,结果走到了大屯乡,后来打听着才到了韩村乡。从韩村到我家大约有二十五里路,其间有八里都是树林和沙岗,由于买不起自行车,三年中基本上都是每周扛着馍篮步行一个来回。

说是“馍篮”,真的没有盛过白馍,都是红薯、白玉米卷、咸菜、辣椒一类的食物。每周二十四个“卷子”,每天大约四个,早晚各一个,上午两个,背多了太沉,背少了不够吃。当然,夏季后两天“卷子”会长醭(发霉),就用水洗一下吃了。现在我仍然保持着那时的“坏毛病”,什么东西发霉了我还会洗一洗吃了,感觉没事,但往往遭到家人的说教、批判。

“行路难”已淡忘,但有两次路遇我还记忆深刻。有一次走到树林里天已经很黑了,一位大伯知道我是下学回家,怕我害怕,就对我说“学生,不要害怕,前面还有人”,实际上,我知道他是在安慰我,路上根本没有人了。还有一次,午休时间,烈日当空,刚出范石村,村边有个新坟说是一个年轻人上吊死了。本来心中就害怕,只见东面树林边有个女的在哭,当我硬着头皮向前走时,她哭着进了树林。

两年高中毕业时,虽然没有考上,但老师们的巨大付出我是记得的。他们不仅教我们高中课程,还为我们补了初中课程。特别是班主任姬建标老师,他动员我复习:“再跳一跳就够到桃子了,怎么能轻易放下?”他帮我免学费,他送我30斤粮票……

现在,清丰四中已成为废墟,但我每次路过那里都感到亲切,它是我的精神丰碑,它将一直激励我前行!

2018-6-11

岳升杰每日分享:濮阳师范。

  濮阳师范座落于濮阳县城东部,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我在那里读书。虽然濮阳师范已经撤销,做为“小中专”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那时它是神圣的,因为考入师范就意味着成了“大学生”“文化人”“公家人”,端了“铁饭碗”。对于我这个偏僻、贫穷农村的“丑小鸭”来说,能考入师范犹如一下子成了“白天鹅”。十年寒窗,尤其高中三年,搞得我身心俱疲,能被录取简直无异于“范进中举”。

  由于严重的身体透支,有一次感冒持续几个月不好,到师范后,我便选择跑步做为健身项目。起初,绕操场跑一圈就上气不接下气,后来能跑几公里,教学时连续两次获得“清丰县青年男子五公里赛跑”第三名,都缘于那时的锻炼。

  进入师范,就好似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无论哪里都是那么美好。教室宽敞明亮,一个人一把凳子一张带兜儿的课桌,晚上日光灯通亮,再不像高中时点着煤油灯,每天都是黑鼻孔。寝室是六个人一间,上下铺,脸盆、毛巾、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再不像高中睡着砖砌的通铺,脏、乱不堪,杂味扑鼻、跳蚤、虱子缠身。吃的方面,学校每月发30斤粮票、19块钱,完全可以吃饱、吃好。食堂的饭菜丰富多采,可在我,能够经常吃到白馍就心满意足了,为了省钱,我早晨买一份酱,就着馍可以吃一天。我清楚地记得,几个月下来我省了十元钱,买了一身衣服。当然,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吃,怕别人看到讥笑。另外,就是很少与同学去参加活动,像看电影一类的,因为多花钱心里就会有犯罪感。行的方面,除了一两次步行从清丰和内黄回家外,其他时候都是坐车回家。

  学习、进取方面,虽没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和雄心,但恢弘的理想还是充满胸膛的。我坚持写日记,读了很多中外名著,背了很多古文和诗词,为从事语文教学和一生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2018-6-12

岳升杰每日分享:求学漫忆。

   5年小学、2年初中、3年高中、2年师范,整整上了12年学,也许是知识改变了命运,也许是知识带来了快乐,也许我就是天生的书呆子,我对学习情有独钟,我一直渴望能静下心来看书、学习。

1983年8月,我到阳邵乡中教学,1985年,我们师范的同学就有考濮阳教育学院的。那时的文件规定必须工作三年,我想着就等一年,还是按规定办吧。但到1986年,文件改成了工作五年,我们感到委屈又气愤。这年虽然没有自己中意的中文专业只有政治专业,但那时也许是书呆子气,对文凭看得很重,就硬着头皮考了,也被录取了。在上与不上的问题上,纠结了好长时间,因为如果走就可能要扣工资。后来自己也确实走了,教育组也确实把工资扣了,三个月后,我请了一下长假又回到学校,因为我回来,又把一位老师调到了小学。进入1987年春天,报考文件又改成了三年,我们多次去教育局反映情况,最后在教育局长的支持下,我们成行了。

  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濮阳教育学院学习的两年,是折腾、纠结的两年。除了因扣工资请假外,还有1986年腊月27日我们结婚,1987年9月初10父亲病故,这些又怎么能不影响学习呢?这期间,我要特别感谢常新局长,张衍昶和胡俊芳两位老师,正是他们的包容和理解才让我如期毕业。

  2000年8月,为了取得本科学历,我报考了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虽然考上了、毕业了,也确实想学点法律知识为现实服务,但由于忙于工作、忙于当官,也确实没有学多少知识。

  除了自己学习,我还帮着爱人学习,她先后考入清丰教师进修学校、濮阳教育学院,后来她又取得本科文凭。记得那时,我们骑着车、冒着大雨到清丰考试;我骑着车,前面坐着孩子,后面带着爱人和行李到油田一高参加考试;把很小的孩子放家去求学。

  如果说过去是播种,那么现在就是收获,我们要用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幸福地驰骋!

2018-6-13

岳升杰每日分享:学校教育。

就一个人而言,一般要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我从事的职业而言,也经历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自1971年9月上小学至1983年7月濮阳师范毕业,这12年是接受学校教育;自1983年8月至1990年9月在阳邵乡中教学,这8年是从事学校教育。

就学校教育而言,我自认为还是有成就的。首先是经过十年寒窗,在入取率仅为8%的情况下,我考取了濮阳师范。从家族来说,我是第一个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也算是祖坟上冒了青烟。从全村来说,我是第二个“考上大学”的人,是第二个靠知识走出来的人,我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

其次是八年教学,我也展现了自己的价值。濮阳师范毕业后我就到阳邵乡中教学,当时自己最想教的是语文,但由于缺数学老师,我教了一年初二的几何。另外,我还教过《青少年修养》、历史等,自认为,不论教哪科都能胜任,都深受学生欢迎。就数学而言,我的功底也是很扎实的,在考濮阳教育学院时,100的卷我考了99分,在教几何方面,我还探索出了一套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说自己属业务型人才,干一行爱一行。

1984年9月开始,我教语文并担班主任。那几年,我一心扑在教育上,以校为家,坚持练字、晨读、写作、跑步,凭借自己的实力、热爱、执着,在全乡教育界赢得一片喝彩。到现在有几件事仍值得我回忆:一是1985年9月入党;二是在第一个教师节代表全乡教师发言;三是在1986年第二个教师节被评为濮阳市模范;四是经常讲示范课并为老师讲课。

做八年老师深知老师的酸甜苦辣,当有些人对老师评头论足时,我总是嗤之以鼻。有一件事我难以忘怀,有一年学校规定单科进入全县前三名奖10元,结果我们的语文成绩达到了这个目标。当我兴高采烈地去领奖时,会计告知我们三个语文老师总共10元!什么时候老师能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社会就真的文明、富强了。

2018-6-14

岳升杰每日分享:社会教育。

1990年10月离开学校起,我一直接受着社会教育。从地点变化,先后在南乐县元村镇、清丰县古城乡、清丰县阳邵乡、清丰县财政局工作;从工作性质,先后从事过征收公粮、计划生育、组织人事、文教卫生、财政税收、企业担保等工作。虽然像公粮征收、计划生育等做为时代产物已渐渐成为历史,已渐渐被人们淡忘,但做为乡镇干部所付出的心血、所受到的锤炼将成为我终生的精神财富。

1990年10月至1994年4月,我在南乐县元村镇工作。几年中,我负责全镇的广播站工作,配合计生书记抓计生工作,担任管区主任。像征收公粮、计生迎检、推广“三一式”、调整土地等中心工作都勇立潮头。这期间,印象最深、困难最大、成就感最强的就是我和李国强、王福禄两同志驻西审什村,用半年时间配班子的历程。那时,西审什村两派对立,班子瘫软,各项工作无法开展。党委派我们老、中、青三人,以支书、村长、会计的身份实行接管。我们三人吃住在村、入户走访,经过半年的工作配齐了班子。由此我相信,无论再难的工作,只要有几个人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克服。王福禄同志已病故多年,我时时怀念他,怀念那段岁月。

1994年5月至1998年6月,在古城乡工作。四年中,我一直担任计生所所长,配合三任计生书记抓计生工作,自认为对全乡计生工作还是有较大贡献的。那时全乡职工测评中,我总是位居第二,全乡上下对我的工作还是认可的。

1998年7月至2012年4月,我在阳邵乡工作,我先后担任组织委员、副乡长、管区书记、财政所长。那几年最难的就是公粮征收,本来这项工作应是阶段性工作,但由于难以征收却变成了全年的中心工作。2006年7月任财政所长后,也许是业务不熟,也许是角色转换慢,连续遭遇坎坷。2012年5月至今,先后到驻郑办和财政局工作,从工作的角度讲,人生的玉米地已经透亮,该是总结收尾的时候了!

2018-6-15

岳升杰每日分享:家庭教育。

  如果将教育分为接受与实施两部分,那么,所有求学的环节都属于接受学校教育,而教学的环节就是实施教育;从出生到入学前的时间为接受家庭教育,而为人父和从事家庭教育事业就是实施家庭教育;对于社会教育,好像接受与实施并行,而接受的部分要大于实施部分。如果说接受和实施学校教育虽有兴趣但自我价值得不到展现;如果说接受和实施社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生存;如果说为人子、为人父这种接受和实施家庭教育纯属自然选择;那么,从事家庭教育则是我自愿、智慧地抉择。

  2004年7月,在我对教育孩子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十字路口,我有幸听了周弘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这次讲座引起我心灵的震憾,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我这个自诩为科班出身、很懂教育的优秀老师却在教育上存在一块大的盲区;原来很多让人困惑很难按常规找到答案的奥秘却隐藏在家庭教育里;原来那支既可点石成金又可陷人于万劫不复的神奇魔棒却是家庭教育。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家庭教育的发现,让我看到了家庭和事业的曙光。从儿子方面,我开始内观、成长自己,随着自己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改变,我的儿子一次次给我惊喜。每当我感觉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在儿子那里就会引起大的变动;每当我这里有一点微波、有一朵浪花,儿子那里就会掀起惊涛骇浪;这种变化用四两拨千斤、蝴蝶效应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从事业而言,我深刻认识到,兴趣是最大的动力,要想走得远、要想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必须真正从内心喜欢。因为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爱学习;因为我“小出身”即从事学校教育,我骨子里喜欢教育;而家庭教育能学习、有教育,且能充分展示我的人生价值,所以,自2009年起,我最终选择家庭教育做为我后半生的梦想!

2018-6-16

岳升杰每日分享:情绪失控。

母亲回到家发现小唐又在玩手机,而且还没有写完作业。“唐甜!”母亲大喊一声,死死在盯住女儿。女儿甜甜赶忙把手机藏了起来,试图做出一个笑脸,故作镇静地说:“我做了一个小时的功课,刚刚玩一会儿。”

奶奶也帮着说:“是的,她刚坐下,说好的只玩半个小时。”母亲没有作声,只感到胸腔里的气压在不断增大,脑海里想着这么长时间的说教和监督也没有改掉女儿贪玩的坏习惯;女儿嘴上说什么道理都懂,却还是这样做,这样没有自制力,长大会成为什么样子;为什么自己生了个这样不争气的女儿。这时,她又想起了妹妹的女儿,人家比女儿还小,可是自律、乐观、活泼,成绩优秀,人见人爱,妹妹从来就没有操过心。这一连串的思绪在她脑海中涌动,像滚雪球一样聚集在一起,她痛苦得几乎想大哭一场。

“甜甜,你真让我伤心,你怎么会这样对待妈妈,你懂不懂这样做会对你有什么影响?我现在不想听你任何解释,你让我失望极了,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那你就不要管我了!”小唐顶了一句。“什么?不管你!你是我的女儿,我当然要管,要是别的孩子,我才懒得管呢?这周末取消你去姥姥家玩。”“为什么?”小唐大叫,愤怒和绝望像洪水一样扭曲了她的脸。“我要去,我就要去,你是一个坏妈妈。这和玩有什么关系?我就要去,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望着暴跳如雷的女儿,母亲也急火攻心,恶言恶语地说:“你必须按我说的做,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你已经很不客气了,我看你能怎么样?”

“啪、啪”母亲狠狠地扇了女儿两个耳光。女儿哭着进入了自己的房间,“咣”的一声将门关上。母亲像泄了气的皮球,既感到内疚又感到失败,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母亲将忧虑和不快带到家里,将母女间的对立无限制拔高,忘记了管教女儿的目的,只是一味地发泄怒气,这是情绪失控的表现。

2018-6-17

岳升杰每日分享:沟通误区。

“那天晚上,我因有事很晚才回家。当我一进门时,儿子小雨就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他兴奋地对我说:‘爸爸,我写的一篇有关小动物生活习性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啦!’这时,我注意到儿子把喂狗用的那只碗打翻了,食物弄得满地都是。当时我很疲倦,心情也很烦躁,一看见这样的情景,顿时就恼火起来。‘知道了。’我白了儿子一眼,‘还写小动物生活习性呢,你看你一点不知道爱护小动物,你把小狗的食物都弄没了。你总是这么不细心,你再看看自己的房间,乱得像狗窝似的,我都跟你说多少次了,你总是当耳旁风。”儿子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了,没趣的去收拾那只被弄翻的碗,并灰心丧气开始整理房间。我看到孩子失望的样子,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太冷酷了、犯错了?虽然有些内疚,但碍于面子,我不想向儿子道歉,再说儿子知道爸爸是爱他的,过一段就会忘记。之后,儿子很长时间不和我说话。”

小雨爸爸的做法和他所说的那些话在他自己看来并没有什么错,也是客观事实,但他不明白这样会让孩子多么沮丧,对孩子打击有多么大,对亲子沟通和亲子关系影响有多么严重。

小雨本想把自己成功的事情高高兴兴地与爸爸谈一谈,从而得到爸爸的表扬和鼓励,没想到被爸爸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孩子会想:我这么高兴的事你都这样烦,那平时你就更不想和我说话了。当孩子形成爸爸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后,当和你谈话时,他就会屏蔽自己。

经常会有父母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一说话孩子就烦,甚至很长时间就不给我说话。”这个例子就是答案,因为你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假如爸爸能明白孩子说话的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听孩子谈一下文章的内容,发表一下见解,或者分享孩子的快乐并给孩子一个拥抱,孩子下次有什么好事肯、定会屁颠屁颠地去和你聊个没完。

2018-6-18

岳升杰每日分享:谁不懂事?

“大约在女儿四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她又开始‘发作’了,就走过去问她:‘维尼夫雷特,你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总是把房间搞得这么乱?’女儿听我这样说并没有停下来,反而当着我的面把桌上的一本书故意拨到了地上。‘这是干什么呀?快把它捡起来!’我指着地上的书说道。‘就是不捡!’‘怎么这么不听话?’‘就是不听话!’听女儿这样说,我当时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这是优秀母亲斯特娜描述女儿“有意”找茬、“不听话”的情况。斯特娜能这样“平静”地离开,我认为就非常了不起!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的话,这就是这位母亲的高明之处!假如我遇到这种情况,以前做不到,现在能做到吗?脑子里打着问号。记得孩子小时候,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要靠道理、权威、气势、力量把孩子打压回去。因为我认为如果这次不“镇住”,孩子就会更“上串”;因为我认为孩子就该听话,这样对待父母是不懂事、不孝敬的表现;因为我做的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假如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孩子是很纯真的,他之所以哭闹、跟你上劲都是有原因的,倒是父母“比孩子还小”和孩子较劲!接着看斯特娜是如何处理的。

“我走后,女儿更加放肆起来。我听见她在房间中大吼大叫,不时将东西乱扔。房间中传来‘呯呯’的声音。我极力按捺住自己愤怒的情绪,控制自己不要发火。不一会儿,吵闹声停止了,代替它的是女儿伤心的哭泣声。这时,我又一次来到女儿房间,用温柔的语调对她说‘我一直认为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所以你乱扔东西时没有骂你,我想你一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说着,我把女儿从地上抱在了怀里。女儿伤心地说:‘妈妈,我觉得自己好孤独呀!’‘妈妈不是每天都陪着你吗?’‘可是,你总不理我,整天就在书房里写字,你一点不在乎我。’”母亲终于明白了原因。

2018-6-19

岳升杰每日分享:先入为主。

小费的妈妈很担心已读六年级的儿子染上吸烟的坏习惯,为此,她总是疑神疑鬼、提心吊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在收拾儿子房间时发现抽屉里放着一个打火机。“我家有两个打火机都是在厨房放着的,再说这种款式的我家也从来没有过。儿子为什么要放在隐敝处?他前天晚上为什么早早就关了房门?还有他前几天没有按时回家说是和同学玩去了,是不是在一起抽烟?”这样翻来覆去地想着,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儿子可能抽烟了!

第三天,看到儿子下学后在房间坐着也不写作业,她就拿着打火机走到儿子面前:“这是什么?”口气严厉得吓人,根本不需要儿子回答便想进一步的教育和训斥。小费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一只打火机吗?”“从哪儿来的?”“捡的。”“在哪儿捡的?”“就在门外的大路上,那天我一出门就看见了。”

这时,妈妈以一副不相信的语调说:“你就那么会捡?为什么还要放到抽屉里?你不要再和我耍小聪明,给我如实交待吧,是不是跟那些坏孩子学会抽烟了?”“没有,我才不会抽烟呢。我只是觉得样子可爱、好玩就放起来了。”“你还真会编,你以为我会相信?”这时,儿子生起气来,大声说:“我才不在乎你是否相信呢,你随便去想吧!”说完,儿子就头朝里躺在床上,把妈妈凉在那里。此时,妈妈也非常生气,认为自己完全是为了儿子好,他却不领情,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难沟通、难教育。”

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妈妈先入为主的观点激怒了儿子,这完全是审问、盘查的态度引起了儿子的反感。对孩子成长的深切希望,常常使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过于激烈、过于偏颇,这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在父母发火的一瞬间,孩子会觉得父母充满了敌意,而无丝毫的温暖。孩子的这种感觉会将他们推向抵制的边缘,更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不关心。这样就激化了亲子之间的矛盾。

2018-6-20

岳升杰每日分享: 信任之光。

小费的妈妈很苦恼,不知道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于是她去向教育专家咨询。专家让她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别人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捕风捉影地对你无端猜疑并指责,你会有什么反应?”还给她分析了教育孩子中怀疑的危害和信任的意义:怀疑会将你的孩子真的推到你怀疑的方向;信任、不折不扣地信任会吸引你的孩子向你期望的方向发展。怀疑就如一团雾霾,让孩子在黑暗中像无头苍蝇乱撞,而信任就如生命中的一束光,让孩子在信心满满、充满正能量中向着光明前行。

经过咨询、思考,小费妈妈决定向儿子道歉。第三天,儿子一回到家,她就看着儿子说:“我们能谈一谈吗?”“谈什么,有什么好谈的?你反正已经认为我是一个会抽烟的坏孩子了。”儿子的态度很冷淡。她已做好了准备,保持着镇定:“我想前天因怀疑你抽烟而向你喊叫时,你一定感到很委屈。我真的太武断了,我应该和你平等地沟通一下,把我的担心说一说,再听听你的解释。请相信妈妈,妈妈以后一定改正。”

看着妈妈真诚地向自己道歉,小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哽咽着说:“我就觉得我在你心目中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是一个朽木不可雕的孩子,我真的想破罐子破摔。和你在一起就没有做对的地方,说什么你都不相信,还没有和朋友在一起舒服。”

“你说的这些我现在感受到了,我只管发泄了,根本没关心你,没关注你的心情和感受。当时我被情绪所困扰,心中充满了恐慌和愤怒,我一直向坏处想。我仿佛看到了你同一些坏孩子搅在一起,似乎看到了你抽烟的样子。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凶神恶煞般的表情一定让你恐惧不安、厌恶反感。”

当气氛缓和后,妈妈说:“我再次向儿子道歉,前天不该向你发那么大的火,深深地伤害了儿子。”“没什么,妈妈,那个打火机真是我在外面捡的,我没有抽烟,请妈妈相信我。”“好,我相信你!”

2018-6-21

岳升杰每日分享:不打孩子。

“哈里斯夫人有一天困惑地对我说:‘我的儿子莱恩真让我头疼死了,一点也不听我的话,打了他几次都不悔改,真让我没办法。你说该怎么办?’‘什么?你要打孩子?!’我非常吃惊地问她。‘当然,如果不打他,不知道他会不会翻上天去。’原来,4岁的莱恩时常在吃饭时把饭菜撒到桌子上,有时还故意把桌子抹得一团糟。他这样做被妈妈发现了好几次,每次妈妈都很生气地揍他的屁股。哈里斯夫人总是大声斥责:‘莱恩,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这样,你就是不听,打了你多少次了,还不改,你想让妈妈打你打得更厉害吗?’第二天,莱恩还是像往常一样把饭菜倒在桌子上。听完哈里斯夫人的叙述,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有一天,我的女儿维尼夫雷特在门外遇见了哈里斯夫人并很有礼貌地向她问候。哈里斯夫人早就听说维尼夫雷特是个听话的孩子,就友好地和她谈了起来。哈里斯夫人问:‘你真是个好孩子,那么守规矩,你妈妈打过你吗?’维尼夫雷特好奇地反问:‘为什么要打我?我妈妈从来都不打我。’”

这是《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妈妈从来不打我”一节中记述的文字。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同样是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简直是天壤之别,简直是外星人和地球人对话,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对方。一方是斯特娜惊讶,一个母亲竟然打孩子,怎么能教育出好孩子?一方是哈里斯夫人感叹,这孩子不用打竟然这么懂事?

“打孩子”这个问题上,目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绝对不打,像斯特娜夫人,周宏老师。周宏老师曾用“智慧不够,拳脚来凑”讽刺那些打孩子的愚昧父母。第二种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打,比如“重重地抬起,轻轻地落下”“青春期以后不能打”“只能打屁股”等。第三种是绝对要打。以封建文化为代表的“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有新时代的“狼爸虎妈”。我主张第一种,不打孩子!

2018-6-22

岳升杰每日分享:我是父亲!?

  “威利布尔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因为他聪明且漂亮,从小就被周围的赞扬所包围。由于父亲的错误教育,这个8岁的孩子现在却显得非常忧郁,时时处于一种不安的心理状态之中。

  “因为父亲教过许多富有才华的学生,所以就经常拿儿子与那些优秀的学生比较。‘威利布尔,你真没出息!’有一天父亲回到家对威利布尔这样说。‘怎么啦?’8岁的威利布尔迷惑不解地问道。‘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个孩子只有14岁。你明白吗?14岁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而且成绩非常好。’威利布尔知道父亲又开始责怪他了,于是埋下了头。‘怎么不说话,你不是很有本事吗?我看你只会吹牛。’

  “由于威利布尔平时的成绩不太好,但他也很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时常向父亲保证一定要努力学习。现在听见父亲这样说,马上产生了逆反心理。‘好啦!我就是没有本事,那又怎么样?’‘什么?你还敢顶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没出息的孩子。明知自己不行还一副不得了的样子。’‘我就是没出息,你不喜欢我就不要理我好了。’‘我不理你谁理你,我是你的父亲!你以为我愿意理吗?如果是别的孩子我才懒得理呢!’‘哼,我的父亲?我不要这样的父亲!’说着父子俩就开始了激烈的争吵,最终以父亲给儿子的一记耳光而结束。”

  这是斯特娜描述的国外一例父子交流的场景,这种场景对于我们中国父母也不陌生吧?父亲这个职业,除了生物本能,更多的应是教育职能,而教育职能的最低要求应是人性教育。所谓人性教育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孩子由一个小动物教化成一个健康的人;二是用与时俱进符合现实人性的方法去教育。如果说在古代,如果说那些没有知识且愚昧的父亲用这种比较、打击、挖苦的方法教育孩子还有情可愿的话,那么对于发生在现代、对于发生在人们公认为最懂教育的教授身上,就应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2018-6-23

岳升杰每日分享:谁是笨蛋?

  “难道威利布尔真的就是一个天生不听话的孩子,天生的笨蛋吗?在我看来,父亲才是一个天生的笨蛋呢,虽然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他不能正确地面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他不给孩子一个足够的向前迈步的空间,也不给孩子弥补自己缺点的时间。在儿子失意的时候,他不但不去用爱心鼓励孩子而用与别人比较的方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打击了儿子的信心,导致儿子自暴自弃,终于走上了另一条令人惋惜的道路。

  “我认为,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应该是有智慧有涵养的人,但他并没有用合理和正确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像这样的人,完全没有资格做为人师表的教授,这样的人来当教师,只会误人子弟。”

  这是斯特娜在叙述了威利布尔的父亲教育方式后做的评论,这是斯特娜在看到威利布尔成为坏孩子后发出的感慨和愤怒!

  这则案例让我想到了周宏老师讲的一个案例:一位教授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儿子“送”进了监狱,但他一点没感到惭愧。他总是趾高气扬地讲自己是多么优秀,自己教出了多少人才,只是上天不公,给了他一个不争气的儿子。直到有一天听了周老师的报告,才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从此,每周都去监狱看望儿子并向儿子忏悔。

  这则案例还让我想到2017年倪萍主持的《等着我》栏目中“南京八旬老教授寻子,23年儿子给父写‘绝交信’后消失”的案例。84岁的黄林森和79岁的刘雅琴夫妇都是南京某大学的退休教授,在23年前的1994年,24岁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没等他们送行就到北京工作。不久给他们写了“绝交信”,宣布给父亲、家庭以及所有与父亲有来往的断绝关系,从此再没有音讯。

  由此,我想到父亲——做老师的父亲——“有本事”的父亲,如果连自己的孩子就培养不好,就不能说你懂教育、了解人性。人最大的能力是与时俱进,如果新时代的父亲仍然固步自封,那我们就真的是笨蛋了!

2018-6-24
岳升杰每日分享:前行之光。
  “每一位做母亲的人都忘不了孩子走出自己第一步时的激动心情,都会在脑海中牢牢记住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在孩子刚刚学步时,孩子一步一步地向母亲靠近,母亲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时,母亲会用各种表示(笑咪咪的眼神、夸张的表情、激动的神态、亲昵的动作、温柔的语言)来鼓励孩子往前走。母亲乐于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尽自己的努力向前走,最终怀着激动之情看到母亲的怀中。在那时,孩子每向前走了一步,都会得到父母的赞赏,每向前挪动了一点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

  以上是斯特娜描述的母亲教孩子学走路时的情景,这种原生态的教育是最符合人性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每个孩子都学会了走路。“学走路、学说话”式的朴素教育被周宏老师总结为“赏识教育”,也许是我第一次接触家庭教育就是周宏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许是我内心真的为这种教育所震憾, 虽然这种“你很棒!”“大拇指”的教育也不断遭到质疑,但我始终认为在当前的中国这种教育太需要了,这是照亮每个孩子的前行之光。

如果把“学走路、学说话”的教育称为最好的教育,那么每位父母都是成功的教育家,都有着成功的教育经历。这也启示我们,假如你一直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你的孩子一定会健康、优秀,假如你的孩子出了问题,说明你的教育方式偏离了这种教育,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个“宝”找回来。对此,斯特娜也进行了如下分析。

“我认为,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但是最有效的就是对孩子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有所反应,就像孩子刚开始学步那样。这种敏感的反应能够表示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事情可以很小,反应也可以很简单,但效果却非常明显。但是在我们周围,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往往用埋怨和比较的方法。这样,不仅没让孩子良好地发展,反而让孩子停留在原地甚至倒退。”

2018-6-25
岳升杰每日分享:小事不小!

  “有一天,维尼夫雷特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发呆。当时我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女儿一向是个开朗的孩子,而今天却一反常态。我想女儿一定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走过去问她:‘怎么啦,女儿?’‘我觉得自己很笨。’‘为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说?’‘因为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追逐之中,我发现他们都比我跑得快。’

“‘你是和谁一块玩的?’‘卡特、吉姆、科斯特、米娜’‘哦,我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我听她这样说,几乎笑出声来。‘有什么好笑的,本来嘛,他们都比我跑得快。特别是科斯特,总是跑在最前面。而我呢,总是他们后面的尾巴。’

“‘可是,你想过他们为什么比你跑得快吗?’女儿听见我这样说,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只是迷惑不解地看着我。‘不明白吗?他们跑得快是很正常的,因为据我所知,卡特6岁、吉姆5岁、科斯特7岁、米娜6岁,他们都是比你年龄大的孩子,而你只是4岁的小姑娘。如果他们还没有你这个只有4岁的小姑娘跑得快,那么他们不是就太笨了吗?’‘噢,原来是这样的!’

“‘当然了,你如果这么小就比他们跑得快,那么他们还能有一点信心吗?我看,你也不要不高兴了,给别人一点信心好不好?’说到这里,女儿一下子从悲观的心境中挣脱出来,恢复了以往的笑容。”

这是斯特娜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女儿走出困境、重获信心的例子。当4岁的女儿因为跑步自信心受挫时,斯特娜耐心和女儿沟通并想办法鼓励女儿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现实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有些父母要么认为“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会儿就忘了”而漠然置之,要么站到成人的角度讲一番道理,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是说生活中每时每刻的教育都关乎孩子的成长,都不是小事,但这些“大事”确实都包含在生活中的一件一件小事中,我们必须牢记“小事不小”!

2018-6-26
岳升杰每日分享:独立灵活。

 “在维尼夫雷特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学会自己做事情,自己穿衣、洗脸、上洗手间、吃饭等等。女儿为自己能够干这些事情感到骄傲,她知道她能自我管理并不断学习技巧,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从幼儿时期开始,女儿就表现出她要干自己事情的愿望。当她自己去抓勺子的时候是因为她想喂自己饭吃,我从来不像其他父母那样害怕她把衣服和桌子搞得一团糟而不许她尝试。如果禁止她的话,就挫伤了她的积极性,使他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那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我认为,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立起她的勇气容易得多。只要女儿显示出要为自己做事情的时候,我一般都会放手让她去做。

  “在很多时候,对于较小的孩子,父母总是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忙来忙去。由于孩子小,父母们似乎责无旁贷地要走过去帮助他们,特别是孩子有困难时。但是,我认为父母必须控制这种冲动,因为父母习惯去帮助孩子,常常没有认识到有些帮助是没有必要的。孩子们或许早已掌握了那些技巧。有时候父母替孩子做事情,经常会受到孩子们的抵制,他们会说:‘我自己来。’每个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欲望。如果他们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照顾自己、帮助父母,他们会为自己有能力而感到良好。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自然地愿意去为自己做事情,也乐于为他人做事情。”

  这是斯特娜在“你是最好的,你应该表现自己!”一节中对培养女儿独立能力的阐述。通过这番讲解,我似乎看到一个魔术师与看客的区别:假如把孩子及周围的环境比做道具,同样的道具,魔术师能玩得花样百出,好像每一样道具都有了灵性;而看客要么看看热闹,要么呆板地模仿却漏洞百出,好像道具也成了“死的”、“呆的”东西。所以,父母只有懂得家庭教育,你和孩子才能“灵”、才能“活”!

  

2018-6-27
岳升杰每日分享:《分离》

                                   

——写在儿子参加工作之际

飞机

离开地面才能飞翔

脚踏白云

头顶蓝天

万千景象

无限风光

 

孩子

离开父母方能成长

体验独立

劈波斩浪

走向成熟

生命绽放

 

父母

目送孩子走向远方

风筝高飞

线在手上

享受孤独

输送能量

 

人生

每次分离都是考场

酸甜苦辣

皆须品尝

笑傲之道

自我成长

 

岳升杰

2018年6月27日

2018-6-28
岳升杰每日分享:教育真经。

  “直到现在,维尼夫雷特小时候的一些事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在写字的时候,她也忙着找一支笔想要写写画画;当我浇花的时候,她也要提一个玩具桶来帮忙。这是一种参与的欲望,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欲。

但是我发现在大多数的家庭之中,孩子的这种愿望可能被恐惧、呵护和父母的包办或服务所挫伤。因为父母有可能担心他们受伤,或者弄坏东西,或者担心他太费力,于是就拼命地阻止。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受到打击,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从而使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由于父母对孩子能力低估,放大他们的无能之处,这样就使孩子本来具有的勇气在瞬间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认为,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并对他们实施必要的鼓励,非常有利于对他们潜力的开发。这样也会很容易地培养起孩子做一个成功的人的信心。”

这是斯特娜记述的激发孩子信心的方法,即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当然与之相反的则是对孩子包办、恐惧,不让孩子做事,最后导致孩子失去勇气和信心。李中莹老师在谈到激励孩子自信的方法时,他说:让孩子做、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做得到;因为孩子能做得到而受到肯定和鼓励。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似乎非常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有些父母虽然认为一些事情孩子确实力所能及,比如上小学的孩子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但他们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所以不让孩子做。有些父母在界定“力所能及”上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孩子虽然已三十岁,但因为没有做过,所以力不能及,当然就需要父母去代劳。

最近,我似乎看到家庭教育的方法可以浓缩为鼓励和让孩子做事情两种,接着又想到父母的榜样,于是,我眼前一亮,好像鼓励、让孩子做事、榜样就是家庭教育的牛鼻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真经!

2018-6-29

岳升杰每日分享:鼓励教育。

“我曾接触不少年轻的父母,发现他们常常不明白什么是鼓励,根本没有理解鼓励的真正涵义,也没有认识到鼓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我认为鼓励是一种培养孩子自信的方式,它会为孩子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它能让孩子知道,对他感兴趣的事他有能力做出贡献,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可以对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的反应。鼓励能教会孩子生活的基本能力,孩子需要这种能力去成为个人生活与社会交流中的成功者。

有的父母认为只有惩罚才能有效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往往导致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以上是斯特娜对鼓励的观点。国外有位教育家说:“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其他别的什么办法。”对这个说法我非常欣赏,我时时想:“他怎么说得这么到位呢?”另外,董进宇老师好像有个说法“你如果说不会方法,你就瞪着眼鼓励孩子就行了”对此,我深有同感。通过十几年对家庭教育的学习,我越来越聚焦于鼓励,它犹如一座闪闪发光的金字塔吸引着我们走入正途。我发现,凡是优秀的孩子都是长期鼓励的结果;而“一般”的孩子则是少用或不用鼓励的结果;当然,那些“顽劣”的孩子都是指责、打击的结果。

为什么鼓励这么重要?除了它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的化身以外,它还要带动一些副产品,它需要父母转化负能量,它需要父母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它需要父母让孩子去多做事。它就像一团正能量的火球,把所有正向的东西都吸引到它身边,让这个火球越滚越大。我又在想,既然鼓励这么重要,而操作又是如此简单,为什么很多父母却做不到呢?从大方面说,这源于父母们(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没有深入学习家庭教育,没有掌握这种真谛;从小方面说,他们要么没有坚信这种观点,要么别着脖子否定这种观点!因此,我越来越侧重把“岳洱亲子乐园”的核心区域归结为鼓励教育。

2018-6-30

岳升杰每日分享:孰轻孰重?

  “有一次,我正在收拾房间,并为一个好看的花瓶插上刚买回来的鲜花。当时我正在为玻璃花瓶底部铺上一层小石块作为装饰。‘妈妈,我来帮你吧。’说着,维尼夫雷特就抓起了一把小石子。‘不,你会打破花瓶的。你在旁边看妈妈铺,好吗?’‘我不会打破花瓶的。’女儿仍然坚持要帮我。我这时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到别的房间去玩玩具,不然妈妈就要生气了。’维尼夫雷特没趣地离开了客厅。

“看着女儿扫兴的样子,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会抹杀掉她的好奇心及敢于探索的勇气。于是,我马上去把维尼夫雷特叫了回来。‘我认为你帮助妈妈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吧,我来教你。’维尼夫雷特的眼睛中一下子就迸发出兴奋的目光,又去抓了一把小石子。‘不,维尼夫雷特,你不应该一次拿那么多,应该一个一个地放,不要用力扔进去。轻轻地放进去,这样瓶子才不会被打破。’女儿按着我的指导,最后把石块摆放得非常好看。

“看见女儿把这件事做得很好,我在心底里感慨万分,一个玻璃花瓶的价值远远不如女儿的自信心,我起初为什么那么在乎那个花瓶呢?当女儿受到鼓励后非常兴奋,在这样一点一点的实践中,她的自信心就会很自然成长起来。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希望能加入到人群,同别人一样能够做许多事。我认为这几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并且这种欲望就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在家庭教育中,因为没有现成答案,父母经常会遇到像斯特娜这样说错、办错的情况,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及时察觉,能不能放下面子及时挽救?“万恶懒为源”很多“问题孩子”都是“懒”造成的,而孩子的“懒”绝不是天生的,都是父母后天培养的。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可能会耽误时间、毁些东西,但这与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相比孰轻孰重,需要父母掂量!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