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六十六)

6年前 [07-08 10:29 周六]
2017年7月1日。郑友花分《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小故事:以后你没有负担了)
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
有一次儿子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亲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是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
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很高兴。
第二次儿子考了全班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的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
第三次儿子考了全班第十名,父亲激动的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九名了。”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期末考试了,这篇文章送给所有的家长,不管孩子考的怎么样?希望你们都像这位爸爸一样,给自己的孩正面的激励。


20170705方柳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分享
《趁童年还在,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吧》
        小孩子的本性是亲近自然。比如一只蚂蚁、一片树叶、一根柳条,都能吸引小幼儿玩半天。在公园里,小幼儿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蹲在地上看蚂蚁,站在湖塘边看鱼,眼睛眨都不眨;他们能辨别自然界的种种声响,理解自然界的喜怒哀乐,他们把下雨理解为“天空流下的泪水”。
       但是,很遗憾,他们对细节感受的敏锐,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消失了。
      儿童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童年的经历,是孩子灵性的种子,会发芽、生根和结果。趁童年还在,我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大自然的颜色,天空的表情,大海的壮阔,春天的花草,听听蛙虫鸣唱,摸摸树叶的质感,接受阳光的沐浴。让孩子们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发现意想不到的事情;享受其中的乐趣,或别样的美。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 P199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家校结合2’《只要喜欢。就不会‘多动’》:
      类似文中的那个儿子,由于在校的行为表现与老师的要求和期望存在比较大的距离,与大多数的同学不尽相同,被老师认为‘’另类‘’,或者认为患有什么毛病,譬如多动症等,这样的情况确实非常多见。

如果这样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及时与老师沟通,全面准确了解孩子学校的行为表现,了解孩子与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与老师要求之间的差距。重视老师提出的问题,像文中的爸妈那样,  去专业的医学机构给孩子做一个准确的诊断。如果经过医院检查,结果是高智商,没有多动症,我们不就可以心中有数了吗!如果孩子确实存在一定的症状,那么早发现早治疗,也是一件好事!

第二、接纳孩子、相信孩子。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在学校表现确实与众不同,父母必须无条件接纳。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定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坚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所以,父母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孩子从原来水平,向着影更高的水平发展。

第三、父母要保持好心态,情绪要平稳。好心态带来好运气,无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还是面对孩子,只要情绪平稳都会顺畅。

其实,在成人眼里孩子的许多问题行为,都是有理由的、都是合理的。如果父母能始终让孩子有着好心情,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孩子就不会‘’多动‘’,孩子发展的春天也就来到了。





何瑛么每日读不输24卷:《父母要找对自己的位置》: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入学之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究竟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呢?
      现在全民重视教育,这无可厚非;爸爸妈妈关心孩子的教育,注重孩子的学业,这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但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依靠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老师负责教孩子的知识,孩子做人、人格的培养,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成人比分数更重要。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孩子上学后,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以我自己女儿的成长经历来讲,孩子入学前,我全方位的陪伴,尽心尽力的呵护,言传身教,母亲的角色做得正,孩子快乐,母女关系非常融洽。孩子一上学,孩子学习重心的偏移,我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因而焦虑,担心,结果站错了位。和孩子的交流,永远是学习,作业,考试,成绩,孩子的生活被学习全占了,在学校打交道的是老师,回到家,妈妈还是一张老师的脸。直到有一天,孩子喊出了我需要妈妈,不要老师的时候,我才醒悟:我是妈妈,我要做孩子需要的妈妈,要做好妈妈,做好老师无法替代的角色。
1.妈妈就是妈妈,不占老师的位置。
      原来孩子放学,第一句话“今天作业是什么?快点写作业。”现在接过孩子书包:“辛苦了!要不要休息会儿?和妈妈说说,今天学校的趣事。饿了吧?想吃点什么?”再是一个大大的拥抱。孩子乐了,自由发挥,看我在做晚饭,她乖乖地自己安排了,做作业不再是烦事累事怨事。常说欲速则不达,家长越催孩子越慢,孩子作业磨蹭,与爸爸妈妈的催促,爸爸妈妈的错位角色有关。
2.妈妈就是妈妈,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抢孩子的位置。
      孩子上学读书,早上叫早,早餐;放学回家做作业,整理书包;双休日跑机构学琴学画,我什么都管,自己累不说,孩子又不领情,吃力不讨好。听到孩子的内心的声音,换位思考,孩子要成长,要有独立的空间,你大包大揽,孩子偷懒了,停止成长了,又怪你不通人性,她没有自由。做妈妈,就要学会放手。我买来了闹钟,定好时间,让孩子自己醒来,自己穿衣洗漱,吃早饭上学,并适时地鼓励表扬,孩子觉得一下子长大了,找到了自我。学习作业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让她自己安排时间,自己管理,做得好的,欣赏表扬,不够的地方,在一起商量对策。主动应对自己学习上的问题,现在急的是她,想改变的是她,情形发生了质的变化。静观其变,默默地注视,远比着急上火,凡事亲自上阵强得多。

      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父母的角色。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品格塑造4”《三招提高孩子的逆商》:
      逆商(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也称作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是人们重要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很多父母越来越关注并重视培养孩子的高逆商。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逆商?本文作者给出了三点建议:1、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2、教孩子辩证地看待困难与失败。让孩子知道任何负面的东西,都有积极的意义,遇到困难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并不可怕,而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3、引导孩子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案。让孩子学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推卸责任、不轻言放弃,而要积极面对,总结分析原因,寻找方案摆脱困境、解决困难。(原文详阅《不输》27卷169页)。
      面对“逆商”,在家庭教育中有两类比较极端父母的做法值得商榷,一是人为给孩子设置各种各样的“困境”,譬如“魔鬼训练”;二是给孩子设置“保护圈”,尽量让孩子“安全、舒适”。这两种做法共同的缺陷是偏离“真实”的生活,人为设置困境是过于功利急于求成,过度保护孩子是限制孩子成长。我们很多父母始终在纠结,究竟如何教育孩子?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自然地经历真实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生活的能力,包括寻求帮助的能力,在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父母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因此,家庭教育不是家长主动干预或干扰孩子的生活,而是无条件地接纳、尊重、信任孩子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成长。我们常说好的家庭教育是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这里所谓的“温馨”也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父母人为制造的“理想”环境。所以,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真实,一定要真诚!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心理健康5”《用爱和温暖,戒掉孩子的依恋物》:
      婴幼儿时期,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依恋物,或者是毛绒玩具,或者是布娃娃,或者是小被子、小枕头之类的东西。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父母无需为之烦恼或紧张,更没有必要去阻止或“戒掉”。有很多孩子为什么会依恋某些物品?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孩子的这一行为并非恋物癖,而是在婴幼儿时期一种比较正常的行为。很多孩子都会把玩具或被子当作“最好的朋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这些东西丢了,或找不到了,孩子会非常难过和焦虑,甚至会睡不着觉,因为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安全,是他们的“安全物”,安全物的主要功能在于使孩子在受到压力时能平静下来。当妈妈或其他重要的人不在时,这些安全物就是桥梁,把孩子和重要的人物联系起来人类在婴幼儿时期时,即会通过各种感官来满足探索的需求或安抚情绪,为满足口腔吸吮欲望,孩子会吸奶嘴、手指;为满足触觉舒适的感觉,有的孩子喜欢抚摸棉被角、毛绒玩具等。妈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就会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这些东西代表妈妈和安全,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它就成了妈妈的一部分,或者就是妈妈。 亲子依恋是婴幼儿时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它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所谓“皮肤饥渴”,就是说,人存在着身体接触的需要,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更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所以,孩子会“恋”上被子、枕头、小熊这些物品了。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减少对“安全物“的依恋呢?幼小的孩子最需要陪伴,身边最好不要缺人,尽量减少孩子的独处时间;睡觉时爸爸或妈妈陪伴孩子并给他讲故事,如果孩子单独卧室,在孩子的卧室里点一盏小灯,减少孩子一个人独睡的恐惧;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或事物;睡觉前,给孩子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获得平静以及心灵的安抚;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避免硬性让孩子与父母分开睡;多准备几个迁移物,如两三个小枕头、几个相似的毛绒玩具,让孩子难以对某一个“情有独钟”;丰富孩子玩耍的对象,扩展孩子的视野,诱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对象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是啊,婴幼儿最需要温柔和温暖,富足了就安心安稳,缺少了就寻求弥补。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心理健康1”《世界再危险,也不要让孩子早知道》:
      本文作者斯坦曼先生,就安全教育中,父母常犯的错误作了深刻的分析,并就此问题通过真实案例,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他指出,世界是不完美的,充斥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但是,不要太早(孩子很小)让孩子知道。在每一个孩子降世时,都为世界是完美无瑕的,周围都是好人,因此,孩子小的时候安全感是非常饱满的,但此时的父母却不是这样,生活中的成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丰富的人生阅历常常告诫自己,世界上的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此,许多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世界不完美甚至是险恶危机四伏。譬如:“一个人在外乱跑,会被坏人拐走!”“乱穿马路,会被车子撞死!”“乱吃东西,小虫子把肚子咬烂!”等等,让孩子从小就认为,处处都没有生命安全保障,常常惶恐不安。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处于恐惧情绪状态中的时候,思维反应迟钝、行为动作木讷,遇到应急完全失去处置能力。这就是恐吓产生的负面作用,恐惧使人丧失能力。平时生活中所说的“把人给吓傻了!”就是这个道理。世界是不完美的,存在“险恶”,在孩子有能力了解之前,谈论“险恶”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会让孩子生活在担心之中,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现实中威胁人身安全事件确实频频发生,比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食品中毒、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等,常见于各类媒体,这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现象。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重视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因采用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内容。让孩子“看得会”、“听得懂”慢慢地去理解世界的不完美,这就需要父母首先学会接纳。教会孩子管理恐惧情绪,克服恐惧感。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让孩子知道绝大多数是好人,是值得信赖的;但是也确实有坏人,还有一些是大坏蛋。因此,父母对孩子谈论残酷事件的时候,一定要牢记我们的目的,在于加强孩子的安全感,而不是破坏。要给孩子传达人类恒久的信心,让孩子对绝大部分的人抱持这种态度。这样更有助于让孩子养成实际的安全感,并且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世界,不至于走极端,造成心理扭曲。总之,对孩子进行人身安全教育,绝不可恐吓孩子。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