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四十四)

7年前 [02-17 07:17 周五]
邓天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194页


        守时要从孩子和家长共同出发


       大清早,又听到楼下的妈妈连声高呼:儿子快点,要迟到了!”过了好一会,才听到孩子磨磨唧唧下楼的声音……
        是啊,从何时起,“快点”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口头禅,而孩子似乎在这样一声声的催促中更加磨蹭。如此恶性循环,亲子关系不仅紧张,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更加严重。
        其实,孩子完全可以守时。而这种守时的观念,也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步被灌输、培养,最终成为孩子的好习惯。从此家长省心省事,孩子从容自若。
       新学期伊始,孩子掌握了这项本领,就会事半功倍。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一定要从家长和孩子双方共同开始,并循序渐进依次进行。
       1. 从孩子方面入手
    (1)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逐步由概念到具体导入时间概念
        记得儿子刚入幼儿园的时候,每晚都会和我碎碎念:“妈咪,我明天不想去幼儿园。”“妈咪,明天不去幼儿园好不好?”
        这个时候,我开始给他导入星期的概念。让他知道每周有七天,从周一到周五是小朋友上幼儿园、家长上班的时间;而周六和周日,是全家人在一起休息玩耍的时间。
       很快,他就会板着小指头数了:“再过两天就是周六了。”就这样,儿子从懵懂一无所知,到逐步有了星期的概念,并且知道了在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
       然后,他了解和感知了“假期的概念”和“上学的概念”。我又告诉他一年12个月的概念;春雨、夏阳、秋收和冬雪;以及某些特殊的日子,比如家人的生日,圣诞节和春节,这些日子一年只有一次;一年有365天,但是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
        儿子5岁的时候,我送给他一块手表。手表上有时针、分针、秒针。我们一起观察三根针转动带来的变化,让他体会时间的变化和流失。记得当时他有所感触地告诉我:“妈咪,我再也回不到4岁了,对吗?”这对一个5岁的孩子,已经难能可贵。他知道时间珍贵,知道失去的时间,永远无法重现。因此,在他心中就有了一个珍惜时间的概念。
        渐渐地,某个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逐步渗入到他的生活中。比如他6岁的时候,已经清楚地知道,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去幼儿园,几点放学回家,几点到几点应该做什么事情。
      (2)教孩子管理时间的方法,引导他逐步自我实施
        我通常采取倒推时间的方法,和儿子一起精确地做计划。比如他每天早上7点起床,为保证睡眠充足,晚上8点入睡,晚9点半准时上床;晚8点40分前完成所有事情;放学时间下午6点,和小朋友们玩耍一个小时,晚七点到家,从7点到8:40分共100分钟,儿子做作业30分钟,30分钟听英语,20分钟弹琴……
        就这样,我们倒推时间,用简易的方法灵活做计划,我一边计划一边给他画导图,从这个时间点到那个时间点需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不识字,所以我用简笔画替代。一张图纸,时间清晰,儿子也看得明白。
       儿子逐渐了解并掌握了这种方法。比如在假期里,他和小朋友们有约,定到明天上午9点在公园见面,今晚儿子就拿出纸笔开始涂画,并喃喃自语:想要九点见面,就要8:40出发,就要8:10吃饭,就要7:50分起床……最后把画纸放在我面前:“妈咪,我们今晚要10点半之前睡觉。”
     (3)给孩子灵活掌握的时间,让他感受到守时的快乐
       教儿子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一直提醒他,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应付突发事件。比如和小朋友们约在公园玩,玩到什么时候由实际情况定就好。玩就玩得开心痛快,不必纠结时间,而且要准时或者提前一会到达,我们应有的礼貌,这也是我们要做到的事情。
        我和儿子还习惯把每天的事情分类,比如分为必须做的事情,和可以调整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我们会重点计划,坚决执行;其余的时间,我都让他自主分配,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提前完成计划,空余时间也由他自主安排。
        这样,儿子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知道在既定的时间,节约时间对他有益,他自然学会了抓紧时间、集中注意力,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
       2. 从家长方面入手
    (1)适可而止的提醒胜过无休止的唠叨,以身作则很有必要
        家长最好“点到为止”,而非“唠叨不休”。一遍又一遍的“快点”,不但不能让孩子快起来,反而让孩子逆反:“我偏不快。”因为孩子清楚,家长不可能让他不守时,即便他不努力,家长仍会想方设法为他借力,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家长的无效催促,何尝不是浪费时间呢?
        现在的家长工作压力很大,回家后,也想彻底放松。放松没有问题,怕的就是懒散,拖延与言而无信。比如答应孩子一起出去玩,却总是爽约或者不遵守时间,又如何要求孩子守时守约呢?
     (2)学会放手让孩子承担结果,是训练孩子守时的关键
        家长不要一边催促,一边帮助孩子做事情。比如家长认为孩子的作业太多影响休息,干脆动手替孩子完成抄写。似乎站到孩子的立场上,其实这种做法很有问题。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教会孩子不满现状。
        不如做一个调查,了解同学的作业情况,如果别人不是这样,就先找孩子是否写字慢,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如果孩子没有做完,就让孩子承担后果。
       儿子曾经因为没有遵守时间,导致一系列的事情往后推迟。结果晚上他推迟了一个多小时才睡觉,导致第二天没有精神。他承担了自己没有守时的后果,从此也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时间与安排。
      (3)耐心等待,不一味斥责,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守时的习惯
        等待孩子成长,就像等待一朵花开的过程,它总是会悄无声息的为绽放做准备,当天时地利都具备时,花朵就会在不经意间,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容颜,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要不断的调整自我,配合孩子的成长轨迹,跟上孩子的脚步,慢慢来。

        让一个天性自由散漫的孩子,一步步踏上人生的征途,需要耐心等待、悉心引领,而非焦躁与斥责。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对于孩子能否守时的问题也是同样,焦虑的家长无法平静认真做事,又如何要求孩子守时、守信、从容自若地面对每一天呢?



20170212方柳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分享
《最好的教育理念是身传言教》
       我的老板是一个特别霸气威猛的男人,像黑社会的人。我第一次看见他,就很害怕。我是他的助理,我帮他完成工作上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每次,他都非常客气地跟我说“谢谢”。他说一次“谢谢”我就发抖一次,感觉是不是什么做的不够好,让他这么客气,这就是我的工作啊?谢什么谢?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了了跟他说:“老板,不用谢了,太客气了,怪吓人的。”老板说:“我是个有孩子的人,我要以身作则。”后来,我再也没拒绝过他说谢谢,尽管我依然不习惯。
        以身作则不是装,不是在孩子面前变成另外的样子。以身作则是一种习惯,一种日常的行为,是一种能让人看到但又不刻意的东西。如果作为成年人,你丢失了某种好的行为和习惯,那就要尽可能多的让自己捡回来。不是捡回来一时,而是永远捡回来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5卷 P190



20170212方柳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分享
《最好的教育理念是身传言教》
       我的老板是一个特别霸气威猛的男人,像黑社会的人。我第一次看见他,就很害怕。我是他的助理,我帮他完成工作上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每次,他都非常客气地跟我说“谢谢”。他说一次“谢谢”我就发抖一次,感觉是不是什么做的不够好,让他这么客气,这就是我的工作啊?谢什么谢?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了了跟他说:“老板,不用谢了,太客气了,怪吓人的。”老板说:“我是个有孩子的人,我要以身作则。”后来,我再也没拒绝过他说谢谢,尽管我依然不习惯。
        以身作则不是装,不是在孩子面前变成另外的样子。以身作则是一种习惯,一种日常的行为,是一种能让人看到但又不刻意的东西。如果作为成年人,你丢失了某种好的行为和习惯,那就要尽可能多的让自己捡回来。不是捡回来一时,而是永远捡回来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5卷 P190


20170212方柳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分享
《最好的教育理念是身传言教》
       我的老板是一个特别霸气威猛的男人,像黑社会的人。我第一次看见他,就很害怕。我是他的助理,我帮他完成工作上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每次,他都非常客气地跟我说“谢谢”。他说一次“谢谢”我就发抖一次,感觉是不是什么做的不够好,让他这么客气,这就是我的工作啊?谢什么谢?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了了跟他说:“老板,不用谢了,太客气了,怪吓人的。”老板说:“我是个有孩子的人,我要以身作则。”后来,我再也没拒绝过他说谢谢,尽管我依然不习惯。
        以身作则不是装,不是在孩子面前变成另外的样子。以身作则是一种习惯,一种日常的行为,是一种能让人看到但又不刻意的东西。如果作为成年人,你丢失了某种好的行为和习惯,那就要尽可能多的让自己捡回来。不是捡回来一时,而是永远捡回来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5卷 P190


何瑛(上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3卷精彩语丝回顾《成功之路》:《你的良苦用心孩子理解吗》P40
原文摘抄:只顾挣钱,丢掉了父亲的角色:原来症结在这里。小琪的父亲把自己当做一架挣钱的机器,他把自己的责任划分到挣钱的区域里,而将父亲的角色远远地抛弃了。
何瑛感悟:
小琪的父亲,只顾挣钱,丢掉了父亲的角色。“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她吗?”“他从不关心我,只知道挣钱,有时我想我妈重新找一个。”翻开读本,反复读着父女对白,今天如何做父亲,做孩子喜欢的贴心的父亲,父亲角色的站位到底在哪里?拼命做不是孩子需要的,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父亲在家庭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父亲,养家糊口,工作挣钱,这是父亲角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孩子的主心骨,陪孩子玩耍,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学习的示范,等等,都是父亲角色的内涵。找回生活中缺失的父亲角色,做孩子合格的父亲,让每一个孩子拥有生动丰满的父亲,这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今天做好父亲的衡量尺度,做好父亲的艰难所在。很多家庭选择丁克,社会压力,怕不能胜任;很多父亲,做得又苦又累,又不得要领,像小琪的父亲。陪伴孩子,在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孩子会感激不尽,陪伴让孩子理解你的用心良苦,你的工作,你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补上小小的一课,赢得孩子的心,站好父亲的角色位置,您就是孩子心中期盼的伟岸的父亲!曾经有一位事业有成的父亲,和我说起青春期的儿子,那种挫败痛心我至今难忘,教子失败,钻心地疼。公司老总,社会地位有了,房子车子票子什么都有了,可儿子丢了!我离乡背井到上海打拼,全为了儿子!我打拼还有什么意义?想赢得儿子,找回儿子,先得找回他自己!好在他在反思,在痛心疾首,十多年的忽略,十多年的冷落,今天开始把孩子接纳过来,老师您说还来得及吗?今天醒悟了,从今天开始,永远不会晚,孩子呼唤我们的改变。!爱之深,痛之切,才能改之快,改得彻底!
可阅读全文,明天继续分享。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