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父亲“缺席”合情合理 孩子成长呼唤父教回归

7年前 [11-05 18:43 周六]

 有多少父亲能真正陪伴孩子成长?有多少父亲积极参与育儿全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是园丁,要把他们养育好,就要直接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想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先从积极参与开始吧!



父亲“缺席”合情合理? 孩子成长呼唤父教回归



  “爸爸,我向你借一天,陪我玩一次,长大后我会还你100天。”这是一个渴望父亲陪伴的孩子的诉求。


  尽管早有研究表明,爸爸对育儿的参与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聪明,适应力更强,性格更加宽容,更富有责任感。但踊跃参与养育孩子全过程的爸爸,仍是凤毛麟角。

  父亲“缺席”合情合理?

  张先生是福州某公司的白领,女儿今年4岁。张先生每天上午8点半就出门上班,晚上常常加班。等所有事情忙完,到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看到的就是女儿熟睡的脸庞。

  每天早上女儿醒来时,张口就是找妈妈,即使张先生在一旁她也不理。“平时,她们母女玩得热火朝天,我却什么话也插不上,就像这家里的第三者。”张先生感到很失落。

  与心怀歉疚的张先生相比,有些父亲则显得“理直气壮”。“带孩子本来就是女人的事。我们男人只要负责在外面打拼就行。”怕“浪费时间”,身为商人的李先生很少带5岁的儿子去公园玩。

  然而,他却不得不承认,由于缺少交流,儿子不怎么愿意和他说话。

  像张先生与李先生这样的父亲,并不在少数。“爸爸忙着赚钱,爸爸没时间,爸爸太疲惫,爸爸要休息……”他们总有很多类似“合情合理”的理由。

  “十几年前,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大多是爸爸。现在,来接送孩子的大部分是妈妈或家里的老人。”一位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生命教育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在微博里写道:“第一次作为家长开家长会,我看了看在场的家长,近30人,有4个是父亲,其余都是母亲、祖母和外祖母。在孩子的婴幼年,男性的缺位是很明显的,但男性对孩子生命成长的影响却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畅销,教育专家尹建莉总会收到大量家长的求教信。但在海量的来信中,“我感觉十之八九是妈妈写来的”。爸爸呢?“他们压根儿就不关心这些问题。”妈妈们对爸爸的要求,已经从“请帮忙”降低到了“别破坏”。

  不仅是在中国,“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已经成为近20年来全球集中的家庭问题之一。有越来越多的父亲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家庭之外,母亲们则更加喜欢整天陪在孩子身边。


 父教缺位,孩子缺“钙”

  “父教缺失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举个例子,象群本是一个很和平的动物群体。但最近南非人发现,小公象变得很暴力,把白犀牛撞倒用脚踩死,很残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科学家们后来发现,南非为了控制象群数量,杀死了太多成年公象,使小公象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榜样,失去了调教它们的力量,就变得暴力起来。这是自然界的反应,人类社会又是如何呢?”

  “清华大学(招生办)刘海洋硫酸泼熊,他就是从小缺少父爱的孩子。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来自于无父亲家庭……”

  “男孩危机”论点的提出者孙云晓不无忧虑地指出,缺乏父教对孩子的成长会导致灾难性的影响,就如同孩子成长中缺钙,对其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社会学者认为,父亲既是承担“养家糊口”责任的重要家庭成员,更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角色。父爱在孩子的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坚强、勇敢等性格的塑造上具有重要作用。

  “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首先会给孩子在心理上带来不安全感。”孙云晓认为,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代表着力量,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如果父教缺失,母亲同时承担父亲的角色,容易导致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是父教缺失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如今很多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呼吁幼儿园配备‘男阿姨’。但是,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待的时间毕竟有限,幼儿园也暂时无法改变以女老师为主的局面,要为孩子的性格‘补钙’,还需要父教的回归。”一位幼儿园教师告诉记者。

  此外,研究者发现,缺乏父教的孩子往往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一些男孩遭受挫折后会有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女孩缺少父教的后果则同样严重。她们内心充满焦虑,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也缺乏与异性相处的经验。

  对于父亲自身来说,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缺席孩子的成长,从他们允许自己游离于孩子世界之外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两代人心灵的距离将渐行渐远。

  孙云晓曾经做过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孩子在遇到烦恼时,倾诉对象中父亲的位置不仅次于母亲、兄弟姐妹,甚至排在网友之后。而父亲们看到这样的结局,内心的遗憾可想而知。

  “父教缺失已成为我们民族发展的隐患。”孙云晓呼吁道。

  没有参与,谈不上教育

  “第一次当选总统时,奥巴马说竞选中有一件事他很自豪,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几天前听米歇尔演说,她谈到做总统的丈夫,至今仍每晚和女儿一起吃晚餐,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儿出谋划策。想想身边那些天天嚷着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比奥巴马忙很多吗?”

  致力于提高中国家庭父亲参与质量的非营利机构“父亲参与促进中心”总干事温志刚认为,中国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及社会竞争激烈、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是父教缺失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少中国家庭采用隔代抚育方式,直接减少了父亲参与育儿的机会,也容易使父亲产生依赖心理。

  “父亲参与促进中心”曾在北京选取了300多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尽管目前不少爸爸已经有了“参与育儿”的意识,但对“参与”的内容并不清楚,对其内涵理解比较片面。

  不少爸爸每天一到家先例行公事地问孩子“淘气了吗”、“学习怎么样”,然后就自顾自休息或者继续忙活去了。

  “设想一下,由你单独陪伴孩子度过完整的一天甚至一段时间,你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吗?你会心烦意乱手忙脚乱吗?你的陪伴,能让孩子真的开心吗?能让孩子妈妈真的放心吗?”面对这些问题,爸爸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2008年,创业10年的温志刚,进入了事业瓶颈期。家里请的阿姨要走了,妻子上班,需要有个人做饭接送孩子。“正巧都赶上了,那我就试试呗。”

  如何打发女儿从幼儿园回家以后、妻子下班之前这段父女单独相处的时间,是温志刚琢磨得最多的事。

  安排菜谱,每天不重样;上网查资料,设计各种游戏,“总想通过这个游戏培养什么能力”,结果,女儿的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要么不参与,要么不理我”。

  温志刚坦言,刚开始陪在孩子身边,5分钟还行,10分钟勉强,再接下来,他就忍不住看手机、打电话,超不过15分钟,他就心思飞了,心神散了。情绪还不稳定,忽冷忽热,高兴时哄一哄,不高兴了就借题发脾气。孩子也拿不准爸爸是不是真的喜欢她,当爸爸突然一反常态地跟她热络起来,她也并不“买账”。

  那段时间,温志刚经常觉得每天的那一个小时过得特别慢。

  温志刚开始看书查资料,在学习中慢慢调整。直到一年后,女儿才开始自然地搂着他的脖子跟他亲昵。“我真正参与了她的生活,她也明白了爸爸每天都会接送她、给她做饭、陪她玩儿,即便有时候我臭脸嚷嚷两声,她也不再担心爸爸是不是不爱她。”

  “如果平时没有真正参与到孩子的生活里,就无法与孩子沟通,更谈不上教育。”温志刚说,爸爸们缺少的不是爱,缺少的是科学的父爱教育理念、家庭的支持、高质量的参与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

 从忙爸爸到好爸爸

  父亲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应该怎样参与孩子的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个致力于父亲参与的公益机构,“父亲参与促进中心”呼吁的主题历经了3次转变:“父亲回归家庭”“父亲学习,自我成长”“提高忙碌父亲的参与质量”。用总干事温志刚的话说,这是找到了“落地的方向”。

  为什么要“落地”呢?“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亚洲地区,男人都面临着无法摆脱的经济压力、权力压力、欲望压力、面子压力……房子、教育、医疗、升职、创业,无数座大山压在身上,仅靠呼吁中国男性回归家庭并不现实。”

  “如果不能增加参与时间,那就提高参与质量吧!”这是“父亲参与促进中心”目前倡导的理念。

  与孩子共成长

  一个仅仅被动尽职尽责的爸爸,和一个积极体验、享受育儿乐趣的爸爸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应该内外一致地让孩子感受到父爱,努力和孩子建立起良师益友型的亲子关系,陪伴时间少但可以全身心投入;参与时间少但注重发挥父亲的关键性作用;育儿时间少但注重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温志刚说。

  “其实,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也是我们自己的时光;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更是我们做父母的自我成长的过程。”王人平在微博里写道。

  据调查,大多数父亲认同,参与子女抚育的过程对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在“父亲参与促进中心”官方网站上,对“父亲的成长”的定义包括“更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促进学习与自我发展、获得人生积极体验、提高自己的能力、更成熟自信、更有责任心、更宽容、更接纳、更有爱心、更懂得赞美等等”。

  因此,温志刚笑言:“好领导、好员工不一定都是好爸爸。但是,好爸爸肯定能成为好领导或好员工。我们相信,爸爸可以改变自己,爸爸可以改变孩子,爸爸可以改变家庭,爸爸可以改变生活。”

  让孩子一起见证父亲的成长,分享或分担父亲在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欢乐和痛苦,这些都是父亲每一天进行的身教,对孩子今后独立成长的意义是重大的。

  高质量陪伴

  “有的爸爸周末抽时间陪孩子玩,会给孩子买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但这个过程中却不断打电话处理自己的事务,孩子根本没有体会到爸爸的爱。”温志刚认为,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光要有陪伴时间,更应该注重质量。

  从“忙爸爸”到“好爸爸”很有效的做法之一就是高质量陪伴。

  “不管这位父亲多忙,他应该学会对孩子表达爱。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褒奖,父亲做起来很容易,但对孩子来说却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注。”孙云晓说。

  其次,亲子阅读(共读、讲故事 )、亲情互动(写信、聊天)、亲子活动(游戏、旅行、社会实践活动、父亲影响力活动……),也是忙爸爸们可以抽时间用心做到的。

  对此,不少教育界资深专家都非常推崇“父子共读”。

  “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通过阅读,父亲可以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通过阅读,孩子也能感受到父亲的智慧与力量。”

  “爸爸们常把工作忙挂在嘴边,其实每天只要能抽出1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这是完全能做到的。”一位早期阅读推广者建议,如果爸爸能够陪伴孩子共同阅读,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增加亲情有极大的益处。

  此外,温志刚还建议,如果父亲们实在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至少应该学会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去获得育儿的积极体验。

  父亲们,行动起来,先为自己制定一个“忙爸爸陪伴计划”吧!

 父亲参与,需要妈妈支持

  “也许你得给丈夫多一些和孩子相处的机会,他才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父亲。”亲子教育专家陈禾对一位网友如是说。

  构建和谐家庭

  “我调查了大概300个家庭,每个家庭的妈妈几乎都对爸爸存在或多或少的抱怨、不满、分歧和期待。我也认识一些事业很成功、育儿也做得非常好的爸爸,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和妻子的沟通良好,家庭关系非常和谐。”

  温志刚说,父亲参与不是爸爸一个人的事。很多妈妈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丈夫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爸爸参与的热情、参与的时间、参与的质量。

  温志刚认为,和谐家庭关系应该是呈三角形结构,爸爸、妈妈、孩子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任何一方缺失,都会导致结构松懈甚至“坍塌”。妈妈们应该创造机会,让爸爸参与到育儿过程中,而不是抱怨、指责、谩骂。

  “妈妈们不要试图改变男人,先改变自己,接纳分歧吧。”少一些抱怨,在孩子面前为丈夫树立能干的爸爸的形象,是鼓励他多参与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告诉孩子,他的爸爸工作努力、为人正直、待人诚恳、见多识广等等,既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给丈夫建立了指导孩子的信心和愿望,又暗示丈夫:孩子多么以父亲为荣。这会让你的丈夫更愿意主动地去陪伴、关爱孩子。

  不当“全能妈妈”

  想让爸爸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乐趣与成就,妈妈们还得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不做“全能妈妈”。

  温志刚的妻子就特别有体会。她曾经撰文讲述过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养育孩子,原本就是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事情。但女人们的大包大揽,常常会使爸爸们觉得养育孩子是‘别人的事’,即使开始时想要为孩子做点什么的爸爸,碰到这种情况也会打退堂鼓,最多也就是一个‘友情赞助’。在这个过程中,更需注意的是,我们不要当‘全能妈妈’,要给爸爸更多的机会。也许爸爸做起这些事情来的确没有妈妈那么得心应手,但没有关系,可以从爸爸拿手的项目开始放手,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讲睡前故事……这样做,既能保证爸爸和妈妈都拥有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又能保证双方都拥有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孩子会知道,这个家的主角就是爸爸妈妈和自己。”

http://edu.qq.com/a/20121227/000189_3.htm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